烤圈吧 关注:176贴子:1,777
  • 3回复贴,共1

袁隆平的神坛与江湖:送儿子去香港专攻转基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4伊始,曾经自称“中间派”的袁隆平,再次就转基因话题开了腔,不过这一次,他在媒体上的形象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欲说还休——“转基因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此语一出,顾准之女顾秀林老师如被雷劈,半晌才吐出几个血字:“反道的,都没有好下场。袁隆平这个两面派,和张启发一样,罪孽,恶毒。必须彻底揭露和彻底批判!”
  虽然我与顾秀林对转基因的观点完全相左,但对袁此次表态却有着同样的不解与错愕。这个对Bt蛋白(抗虫稻核心基因)看起来还一知半解的传统育种专家,为何会对基因工程如此兴致盎然?
  还是先从杂交稻说起吧。


1楼2014-01-08 15:32回复
      一亩水稻千斤重 可惜不能换地种
      顾秀林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抨击袁隆平时,她却打准了一个要害——“袁隆平院士的路线是追求单产冠军,在技术上搞的是专种专肥,这里有一点锦标主义,适宜的范围很小。只要想一想:中国有高产田有低产田,增加粮食供给,低产田、低产区的潜力最大。袁隆平的锦标赛模型不尊重各地栽培条件的多样性,一味地用专种专肥造锦标,不关注在中低产地区普遍性提高单产,这是取巧走捷径、走旁道,不是走正道。”
      没错,以亩产926公斤的“袁氏超级稻”为例,不仅需要高肥高水,还必须人工插秧、七天一打药、人工除草和量身定造的“配方精确施肥法”,总之“不能计较成本”。注意,这还是建立在5个农技专家天天吃住在试验田、选田也是选在“土地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沛,雨量充足,小环境气候非常适合”之所在的基础上……
      难怪有人统计:专家的产量和农民的产量完全不同,一般情况下,850公斤的专家产量,到农民种植时能做到650公斤已经不错。
      因此,亩产近千公斤的超级稻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剧本——“在水肥条件好、小气候条件好、栽培水平高的地方,选择便于管理、参观的地块建立超级稻百亩示范片,重肥、密植、精管,严格防病治虫,成熟时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再通过媒体宣传”。
      敢问,这和普通农户大规模种植有什么关系?
      这种毛病不止出现在袁的团队,已经波及到整个中国水稻育种行业。2006年时,很可能是世界水稻亩产的最高记录在中国云南诞生,“协优107”超级稻达到了亩产1287公斤的水平。这是什么概念?几乎是中国平均水稻亩产水平的三倍!
      后来,袁隆平淡淡地对记者说,他去过“1287公斤”的现场,那里低纬高海拔,日照很丰富,水稻的生长期很长,特别适合水稻生长。在平原地区130多天生长期的品种,在那里是270天,病虫也非常少。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当地创造了高产纪录,“主要是生态环境特别好”。
      “在那个地方可以,但没有办法推广。”袁隆平专门补了一句。


    3楼2014-01-08 15:33
    回复
        史记·隆平世家
        袁隆平这辈子已经做了两件事。一是开创并完善了中国的水稻杂交育种事业,二是给很多人提供了饭碗。
        杂交稻的一个巨大利益诱惑点在于:这种水稻是无法留种的,农民每次播种时,都必须向种子公司购买。小麦从1952年的48.8公斤每亩增长到2008年的317.5公斤,增长6.5倍。这个增产幅度要远高于水稻,可你知道吗?不知道,因为小麦可以留种,宣传它做甚?
        正因此,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这个“为国争光”的领域当中来。你只需要利用大量现有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材料,选配一个新的杂交稻组合,就可以去申报新种子。哪怕你搞出来的品种与现有的品种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反正杂交多少有撞大运的成份,万一成了呢?
        所以,中国杂交稻主产省每年新申请的种子品种都数以百计,这就诞生了一个巨大的育种产业链。近年流行的方式是拍卖,好的品种以上千万元成交不成问题。最次的情况是,一个组合能卖出两三百万元,最少不低于100万元的价格。
        这“炒种子”的泡沫可远不如楼市坚挺。据统计,2013年杂交水稻余种量为2.6亿斤,占需种量的50%,供种余量达历史最高,生产严重过剩。
        关于这一点,袁隆平看得也足够远,看看“隆平高科”网站上的密密麻麻的组织结构——从育种科研到育种公司、经销商再到肥料公司,围绕着袁隆平品牌,已经实现了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条。
        不过,还有一些人来钱的方式可能更加隐蔽。据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陈绍光实名举报,湖南省某些领导通过组建隆平高科,搞了大量内幕交易。
        此外,袁隆平的大儿子袁定安是“安徽袁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二儿子袁定江是隆平高科的副董事长、常务副总裁,他也正是隆平高科股票和房地产投资的操盘者。翻开隆平高科历年业绩报告发现,对于公司净利润贡献最多的就是房地产方面的权益性投资收益。2009年时,曾有媒体质疑隆平高科大股东涉嫌利益输送。
        “加强研发和拓展国内市场,争取有3—5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国内市场杂交稻种销量达到500万斤”,这是袁隆平点头同意的“袁氏农业”未来三年KPI。袁隆平为杂交稻代言或许源自对事业的追求或是对祖国的热爱,但无法否认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家人同样有福共享。
        噢,差点忘了,袁隆平还有个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的小儿子袁定阳,他是研究转基因的。


      4楼2014-01-08 15:33
      回复
        收了钱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1-17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