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网发布的一则不能成为新闻的新闻,再次激起了涟漪,网络上支持者,反对者,赞许者,批评者,纷繁精彩,恰如每年两会上的争论,年年有之,年年亦复如是,杳无消息。这就是广东省的区划调整。
致公党的一份提案,一下来了八大调,涉及广东全域,几乎每个城市都被涉及。鄙人窃以为,此方案出发点是好,直接切中了广东时下行政层级过多,机构过于臃肿,财政供养人员庞大,政府支出巨大的弊端。在粤苏争霸的大背景下,广东不解决这些问题,被江苏超越,必是意料中事。
八大调整方案中,除了早已被定为战略的广佛方案之外,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潮汕揭重为一体的潮汕方案了。理由当然很明显,三市面积都不大,三个地级市相距过于接近,相同的经济文化人文背景,历史上本就一家等。笔者自大学毕业来工作原因,行走中国南方十省区,走过城市几十座,在此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愚见。
一、他山之石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北上广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带动中国经济的三个引擎地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处北方,且政治地位原因,优势无可替代。珠三角得改革先机,区位优势率先开放,长三角在浦东开发后逐渐以政策优势及一体化优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后来居上,如今最明显的就是广东与江苏的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之争。
笔者工作于浙江,也曾多次前往苏南苏中,深感其经济高度一体化及交通一体化公交化的优势。江苏得益于上海的带动,交通项目只要上海有份,均可均沾,浙江则主动划出本属舟山的洋山港给上海,宁波作为深水大港,也主动加强与上海合作,避免恶性竞争。长三角区域,特别是沪宁杭沿线各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交通实现公交化,高铁,动车,普通列车等班次极其密集,除春运外几乎可以随到随走,票价也从几百几十到十几块,丰俭由人。医保互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浙沪公交卡在江苏可以互刷,也有优惠,上海地铁通往江苏昆山等等,一体化程度极高。而苏州,无锡,杭州,宁波这些明星城市,也从没想过要与上海争夺什么,一心一意一体化,逐渐的安徽也在加入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
反观广东,与省内主要城市,广州与深圳间火车每天149趟,广州与珠海间火车直到近几年才开通,每天只有38趟,广州到湛江6趟,广州到汕头2趟,且到湛江与汕头的速度与汽车相当,广梅汕龙川至汕头段至今仍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广深间各自提出了金融中心建设方案,加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争夺更加激烈。珠三角的一体化进程远远落后于长三角,不管是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等等,亦复如是。
二、潮汕什么时候能够”不这样“
在潮汕地区,纵然是叫着嚷着说了好几年的一体化同城化,其雷声大雨点小的特点,更加明显。由于广东省历史上对粤东西北的投入短板,造成了这一区域的交通十分不便,经济发展缓慢。有限的资源使得各家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利用各种方法争夺。历史上潮汕地区作为广东省第二世界,曾经一度成为浙江温州,义乌等地的学习榜样,而今,当年学习普宁的义乌成为世界知名城市,普宁还是落后的普宁。名噪一时的汕头,跟当年赶来学习的温州,厦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而自认为发展十分不错的潮州,揭阳,在国内也是排名百名开外,多项指标落后内地城市,今年1-11月,揭阳财赤78亿,潮州财赤38亿,汕头财赤55亿。跟多年前的自己比,光鲜靓丽,而跟省内甚至国内先进比,自惭形秽,甚至内地许多城市,都已超过汕揭潮。
关于潮汕的失落,以往分析的文字已经数不胜数,也不想赘述。而笔者在03年接触南网之初便已呼吁潮汕经济一体化建设,整合资源。彼时尚有许多人说:“各自发展好.",然而真的是”各自“好么?我无法找到潮汕分治之时潮汕在全国全省经济占比的数据,但是从03年接触南网以来,汕揭潮三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一直都是逐年下降的,人均一直都是越来越低于全省全国平均的,各项经济指标一直都是不甚理想的。当然,跟以前的自己比,成绩是巨大的。
笔者曾经指出,潮汕地区落后的总根源,就是三市内耗的恶果,争夺资源,争夺名利,不是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努力方向,而是互相争夺要当中心。民间有这样一件事,汕头在人民广场有了个音乐喷泉,于是潮州就搞了个比汕头更高的喷泉,紧接着揭阳就搞了个更高的江中喷泉,然后汕头有规划了个海上喷泉,虽然这个项目由于前任书记黄志光的下马而没实现,民众议论,如果海上喷泉落实,是否另外两市也要升级?
当然其争夺还不仅限于此,三市由于地理相近,产业趋同,一旦知道对方有一个项目,另外两市便也去”争取“,大家都开展前期工作,跑部钱进。产业趋同下其基础设施也要配套齐全,三市如今都规划要建设亿吨大港,而相邻的厦门港2010年加上漳州港区也才1.39亿吨的吞吐,集装箱582万标箱,其吞吐包含来自潮汕地区的货源,即便如此,也仍然有人要说”各自发展好“。
相同的当然还有很多,例如都要搞CBD,都有总部经济的规划等等。而潮汕三市,都在暗中较劲,认为自己才是当然不让的区域中心,粤东中心城市。
潮汕落后,不但争利,还要争名,关于潮汕机场,厦深铁路潮汕站的命名,也迁延多年,各方耿耿于怀。笔者在潮汕机场复工之初,各方因为机场命名争得面红耳赤之时提出,与其争一个虚名,不如呼吁一下机场交通的配套更为实际。尔时又有网友嘲笑在下”杞人忧天“,各项目配套会同时实现。如今,当年规划要同时开通的揭阳到惠来高速,如今还未开工,汕揭高速,要到今年月底才会全程打通。此时潮汕机场已经开通两年。
而同样的厦深铁路潮汕站,也因为一个名字争持不下,而配套道路十分落后,笔者于厦深铁路开通翌日前往潮汕站乘坐火车,将沿途于沙溪高速口到潮汕站的县道实情发布于微博,竟然也招来指责,谓之:”别的地方也这样“。同时也有部分人为汕头市民要到潮州坐火车,到揭阳坐飞机而沾沾自喜。且不论汕头市场占潮汕客源一半以上,从经济学角度,如此忽略市场顾客的举动,是否是同城化的表现,不辩自明。
汕头的厦深铁路联络线,作为本应于厦深铁路同时开通的组成部分,却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开工,而阻挠开工的那方并没有意识到,除非能把阜鹰汕铁路搅黄,否则这联络线是迟早要开工的,即使没有阜鹰汕,也还有城际轻轨,都会建设这样的联络线,既然是迟早要建,为何要拖住不让建,却也是同城化的表现?
在所谓同城化之下,汕头车主开车前往机场要在揭阳被收十元入城费,而汕潮揭的公交一体化竟然还是到各市的交界口换成对方的公交。通信同城收费,金融同城化,电视同城等等,至今杳无音讯。
潮汕落后的一个原因之一还存在于思想的固化,也就是上面说的”各自发展好“ "别的地方也这样”。我们看一个地区有没有前途,能不能抢占先机,在于这个地区的政府与市民,有没有力量与勇气做出创新改革,也就是做出“第一个不这样”的事情,潮汕也只有做出更多第一个“不这样”的事情,才能在改革中实现复兴。
三、三千万人的期盼,应是潮汕复兴
作为潮汕分分合合的种种,各位看官也分析过很多,赞弹者皆有,赞者,是看到可以改变潮汕地区自分治以来内耗,互扯后腿,重复建设的弊端。弹者,正如足下所忧虑,资源归于汕头一市。
有人说,1992年潮汕分治,既然当时分开了,如今又合并回来,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可是我却想说,潮汕分治二十二年来经济发展的实况,当下经济发展的实况,未来发展内耗,重复建设,互扯后腿的实况,都证明了当年分治的错误。恰如一个司机开车,开了几百公里发现开错路了,难道就为了不浪费已经烧掉的那些汽油,还要继续开下去而不掉头走回正确的道路吗?
至于所谓的资源集于一市,我们大可看看浙江温州,当年大不如汕头地区,他们没有分治,如今以温州市区为中心,北有乐清,南有瑞安,都是百强县,加上平阳,苍南,永嘉等等的特色经济,跻身全国30强毫无问题。长三角上海是强大的吸收资源体,却从没有人担心自己的资源会归于一市。
当今经济早就不是30年前那样的状态了,单打独斗绝对是会被人彻底抛离,正是潮汕如今的窘况与隐忧。当然,能够做到同城化是个美好的设想,只是同城化喊了这么多年,实质性的进展除了医保互认,年票互认这些汕头做出让步的地方,还有跟多可以足为外人道者么?去机场揭阳还要收别人进城费,去高铁站走潮州那条两车道县道,公车不能通行至潮汕站,去另外的市仍然还是要在交界处“换乘”,厦深进汕头联络线,不管潮州愿不愿意,除非阜鹰汕铁路黄了,不然迟早是要建的,却还有人要横加阻拦,甚至反对,这是哪门子的同城化?你可知道上海地铁都可以去到昆山,人家已是同省化了。
关于潮汕合并与否的争论透露的并不是一个参政党的意见,而是这一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的一千多万人,在中华大地上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另外一千多万人,以及海外各国国土上生活着的,更多一千多万人,他们对于这个家乡,这个潮人共同家园振兴腾飞的期盼!我也相信,支持者,反对者,自然都有自己的依据,而共产党人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善于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是否合并,也总会有个结论。我是支持合并,不为一己之私,暂不合并的话,也请切实加快同城化,不要空谈误国!
致公党的一份提案,一下来了八大调,涉及广东全域,几乎每个城市都被涉及。鄙人窃以为,此方案出发点是好,直接切中了广东时下行政层级过多,机构过于臃肿,财政供养人员庞大,政府支出巨大的弊端。在粤苏争霸的大背景下,广东不解决这些问题,被江苏超越,必是意料中事。
八大调整方案中,除了早已被定为战略的广佛方案之外,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潮汕揭重为一体的潮汕方案了。理由当然很明显,三市面积都不大,三个地级市相距过于接近,相同的经济文化人文背景,历史上本就一家等。笔者自大学毕业来工作原因,行走中国南方十省区,走过城市几十座,在此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愚见。
一、他山之石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北上广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带动中国经济的三个引擎地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处北方,且政治地位原因,优势无可替代。珠三角得改革先机,区位优势率先开放,长三角在浦东开发后逐渐以政策优势及一体化优势,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后来居上,如今最明显的就是广东与江苏的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之争。
笔者工作于浙江,也曾多次前往苏南苏中,深感其经济高度一体化及交通一体化公交化的优势。江苏得益于上海的带动,交通项目只要上海有份,均可均沾,浙江则主动划出本属舟山的洋山港给上海,宁波作为深水大港,也主动加强与上海合作,避免恶性竞争。长三角区域,特别是沪宁杭沿线各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交通实现公交化,高铁,动车,普通列车等班次极其密集,除春运外几乎可以随到随走,票价也从几百几十到十几块,丰俭由人。医保互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浙沪公交卡在江苏可以互刷,也有优惠,上海地铁通往江苏昆山等等,一体化程度极高。而苏州,无锡,杭州,宁波这些明星城市,也从没想过要与上海争夺什么,一心一意一体化,逐渐的安徽也在加入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
反观广东,与省内主要城市,广州与深圳间火车每天149趟,广州与珠海间火车直到近几年才开通,每天只有38趟,广州到湛江6趟,广州到汕头2趟,且到湛江与汕头的速度与汽车相当,广梅汕龙川至汕头段至今仍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广深间各自提出了金融中心建设方案,加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争夺更加激烈。珠三角的一体化进程远远落后于长三角,不管是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等等,亦复如是。
二、潮汕什么时候能够”不这样“
在潮汕地区,纵然是叫着嚷着说了好几年的一体化同城化,其雷声大雨点小的特点,更加明显。由于广东省历史上对粤东西北的投入短板,造成了这一区域的交通十分不便,经济发展缓慢。有限的资源使得各家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利用各种方法争夺。历史上潮汕地区作为广东省第二世界,曾经一度成为浙江温州,义乌等地的学习榜样,而今,当年学习普宁的义乌成为世界知名城市,普宁还是落后的普宁。名噪一时的汕头,跟当年赶来学习的温州,厦门,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而自认为发展十分不错的潮州,揭阳,在国内也是排名百名开外,多项指标落后内地城市,今年1-11月,揭阳财赤78亿,潮州财赤38亿,汕头财赤55亿。跟多年前的自己比,光鲜靓丽,而跟省内甚至国内先进比,自惭形秽,甚至内地许多城市,都已超过汕揭潮。
关于潮汕的失落,以往分析的文字已经数不胜数,也不想赘述。而笔者在03年接触南网之初便已呼吁潮汕经济一体化建设,整合资源。彼时尚有许多人说:“各自发展好.",然而真的是”各自“好么?我无法找到潮汕分治之时潮汕在全国全省经济占比的数据,但是从03年接触南网以来,汕揭潮三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份额一直都是逐年下降的,人均一直都是越来越低于全省全国平均的,各项经济指标一直都是不甚理想的。当然,跟以前的自己比,成绩是巨大的。
笔者曾经指出,潮汕地区落后的总根源,就是三市内耗的恶果,争夺资源,争夺名利,不是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努力方向,而是互相争夺要当中心。民间有这样一件事,汕头在人民广场有了个音乐喷泉,于是潮州就搞了个比汕头更高的喷泉,紧接着揭阳就搞了个更高的江中喷泉,然后汕头有规划了个海上喷泉,虽然这个项目由于前任书记黄志光的下马而没实现,民众议论,如果海上喷泉落实,是否另外两市也要升级?
当然其争夺还不仅限于此,三市由于地理相近,产业趋同,一旦知道对方有一个项目,另外两市便也去”争取“,大家都开展前期工作,跑部钱进。产业趋同下其基础设施也要配套齐全,三市如今都规划要建设亿吨大港,而相邻的厦门港2010年加上漳州港区也才1.39亿吨的吞吐,集装箱582万标箱,其吞吐包含来自潮汕地区的货源,即便如此,也仍然有人要说”各自发展好“。
相同的当然还有很多,例如都要搞CBD,都有总部经济的规划等等。而潮汕三市,都在暗中较劲,认为自己才是当然不让的区域中心,粤东中心城市。
潮汕落后,不但争利,还要争名,关于潮汕机场,厦深铁路潮汕站的命名,也迁延多年,各方耿耿于怀。笔者在潮汕机场复工之初,各方因为机场命名争得面红耳赤之时提出,与其争一个虚名,不如呼吁一下机场交通的配套更为实际。尔时又有网友嘲笑在下”杞人忧天“,各项目配套会同时实现。如今,当年规划要同时开通的揭阳到惠来高速,如今还未开工,汕揭高速,要到今年月底才会全程打通。此时潮汕机场已经开通两年。
而同样的厦深铁路潮汕站,也因为一个名字争持不下,而配套道路十分落后,笔者于厦深铁路开通翌日前往潮汕站乘坐火车,将沿途于沙溪高速口到潮汕站的县道实情发布于微博,竟然也招来指责,谓之:”别的地方也这样“。同时也有部分人为汕头市民要到潮州坐火车,到揭阳坐飞机而沾沾自喜。且不论汕头市场占潮汕客源一半以上,从经济学角度,如此忽略市场顾客的举动,是否是同城化的表现,不辩自明。
汕头的厦深铁路联络线,作为本应于厦深铁路同时开通的组成部分,却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开工,而阻挠开工的那方并没有意识到,除非能把阜鹰汕铁路搅黄,否则这联络线是迟早要开工的,即使没有阜鹰汕,也还有城际轻轨,都会建设这样的联络线,既然是迟早要建,为何要拖住不让建,却也是同城化的表现?
在所谓同城化之下,汕头车主开车前往机场要在揭阳被收十元入城费,而汕潮揭的公交一体化竟然还是到各市的交界口换成对方的公交。通信同城收费,金融同城化,电视同城等等,至今杳无音讯。
潮汕落后的一个原因之一还存在于思想的固化,也就是上面说的”各自发展好“ "别的地方也这样”。我们看一个地区有没有前途,能不能抢占先机,在于这个地区的政府与市民,有没有力量与勇气做出创新改革,也就是做出“第一个不这样”的事情,潮汕也只有做出更多第一个“不这样”的事情,才能在改革中实现复兴。
三、三千万人的期盼,应是潮汕复兴
作为潮汕分分合合的种种,各位看官也分析过很多,赞弹者皆有,赞者,是看到可以改变潮汕地区自分治以来内耗,互扯后腿,重复建设的弊端。弹者,正如足下所忧虑,资源归于汕头一市。
有人说,1992年潮汕分治,既然当时分开了,如今又合并回来,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可是我却想说,潮汕分治二十二年来经济发展的实况,当下经济发展的实况,未来发展内耗,重复建设,互扯后腿的实况,都证明了当年分治的错误。恰如一个司机开车,开了几百公里发现开错路了,难道就为了不浪费已经烧掉的那些汽油,还要继续开下去而不掉头走回正确的道路吗?
至于所谓的资源集于一市,我们大可看看浙江温州,当年大不如汕头地区,他们没有分治,如今以温州市区为中心,北有乐清,南有瑞安,都是百强县,加上平阳,苍南,永嘉等等的特色经济,跻身全国30强毫无问题。长三角上海是强大的吸收资源体,却从没有人担心自己的资源会归于一市。
当今经济早就不是30年前那样的状态了,单打独斗绝对是会被人彻底抛离,正是潮汕如今的窘况与隐忧。当然,能够做到同城化是个美好的设想,只是同城化喊了这么多年,实质性的进展除了医保互认,年票互认这些汕头做出让步的地方,还有跟多可以足为外人道者么?去机场揭阳还要收别人进城费,去高铁站走潮州那条两车道县道,公车不能通行至潮汕站,去另外的市仍然还是要在交界处“换乘”,厦深进汕头联络线,不管潮州愿不愿意,除非阜鹰汕铁路黄了,不然迟早是要建的,却还有人要横加阻拦,甚至反对,这是哪门子的同城化?你可知道上海地铁都可以去到昆山,人家已是同省化了。
关于潮汕合并与否的争论透露的并不是一个参政党的意见,而是这一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的一千多万人,在中华大地上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另外一千多万人,以及海外各国国土上生活着的,更多一千多万人,他们对于这个家乡,这个潮人共同家园振兴腾飞的期盼!我也相信,支持者,反对者,自然都有自己的依据,而共产党人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善于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是否合并,也总会有个结论。我是支持合并,不为一己之私,暂不合并的话,也请切实加快同城化,不要空谈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