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吧 关注:65贴子:508
  • 6回复贴,共1

大学不留遗憾,大一到大三一定要思考并做完的5件大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学不留遗憾,大一到大三一定要思考并做完的5件大事,否则大四就来不及了。
  大四的简历, 实际上不是用文字编写出来的, 而是靠大一到大三的一点一滴的行动书写出来的。一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简历, 来自于你从大一到大三所忙碌的五件大事: 学术、 技能、 社团、 实习、 考证。


1楼2014-01-12 19:34回复
    一、 学术: 拿什么证明你的“学习力”
    知名的招聘单位, 一般会把学术成绩当作一个重要的筛选标准, 以下这个问题在着名外企的网络申请表中几乎是一个必问的问题:
      Please indicate your academic standing during each period of education that applies to you. Top 10% of students? Top 25% of students? Lower half of students? (你的学习成绩排名第几?综合排名前10%, 25%还是中等偏下?)
      招聘单位为什么这么重视你的成绩?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成绩证明了你的“学习力”.学习力, 与领导力、 创造力等重要素质一样, 是任何大公司都极其看重的员工素质。 着名的西门子公司就把“学习力”列为应届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九种职场素质之首(学习能力、 沟通能力、 关注客户的能力、 结果导向能力、 战略能力、 指导和帮助下属的能力、 环境感应能力、 动手能力、 团队能力)。
      (2) 成绩证明了你的竞争力。成绩优秀的学生素质更高, 这个规律至少在90%的情况下是正确的。
      (3) 成绩证明了你的“上进心”.如果在学习中没有争上游的心态, 你怎么可能在职场争上游?
      (4) 成绩证明了你的责任心。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 如果你现在就不在乎自己的学习天职, 你怎么可能在未来在乎自己的工作天职?
      如果你现在是大一到大三的学生, 想一想这个问题, 拿什么证明你的“学习力”?


    2楼2014-01-12 19:37
    回复
      二、 技能: 为职场“量身而学”
        多数大学生在“被动”地学习各种技能, 既然学校要求我过四级或六级, 那么我自然要拼命学习才能通过考试; 既然学校给我安排了电脑课程, 那么我自然要学习如何使用WORD, EXCEL, PPT……
        被动式学习可能会导致你的技能与市场脱轨, 或者说和市场结合得不够紧密。 比如说,当你费劲地拿到了四级证书, 却发现招聘方要求的是“四级并且口语流利”;当你自以为EXCEL用得相当不错, 屈臣氏的销售助理笔试竟然要求你用两个EXCEL表格的数据进行运算, 然后自动生成第三个表格!
        职场总是这样清清楚楚地对技能提出要求:
        Citigroup(花旗银行)招聘“信用卡客户服务专员”: 能够讲广东话
        中国移动招聘人力资源助理实习生: 会使用SPSS统计方法
        如果你从大一开始研究招聘启事, 那么你有三年半的时间“量身定做”自己所需要的技能; 如果你从大四开始准备, 你可能只有一个月甚至于一天的时间去准备!
        所以说, 大一到大三的学生们, 从今天开始研究招聘启事, 然后, 按照招聘启事的要求, “量身而学”去掌握各种技能吧!


      3楼2014-01-12 19:37
      回复
         三、 社团:争取做到“又大又专”
          21世纪的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做书虫, 而是注重发展自己的兴趣, 张扬自己的个性。激扬青春, 尽情挥洒!这就催生了大学校园里林林总总的社团和组织: 爱心社、 DIY工作室、 E时代梦想工作室、青年志愿者协会; 以及各种热门主题的校园活动: 环保手工艺品设计大赛、 “小灵通杯”DV大赛、 三下乡、 雅芳校园代理……
          纵观新毕业生的求职简历, 每个人都罗列一大堆社团活动, 令人眼花缭乱。那么, 招聘方到底看重哪些社团活动呢?
          1. 大, 永远是硬道理
          既然每个人都能罗列出一大堆社团活动, 用人单位的胃口自然也越来越大。面试官会反复询问你所策划的活动的规模、 参与人数、 你所调动的人数和资源以及社会影响等等。相比之下, 面试官更倾向于录用策划过大型项目的申请人。相比之下, “邀请北大青鸟印度专家来我校举办讲座”肯定不如“与广东发展银行合作举办‘点亮爱心’千人募捐活动”那样吸引招聘方的眼球。
          2. 专业社团, 更胜一筹
          无论什么样的社团活动都能够锻炼大学生的领导能力、 沟通能力、 组织能力等等, 但是在招聘方的心目中, 你所参加的社团往往代表了你的性格、 兴趣甚至求职趋向。


        4楼2014-01-12 19:38
        回复
          不留遗憾的去做,去拼 !加油,小子,我能行!没有过不去的坎


          6楼2014-01-23 13:22
          回复
            哇喔~学长是好样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3-30 11:38
            回复
              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4-01 23: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