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的记忆
文/ginnyeva
海峡对面的家伙也太嚣张了。他的上一任国王是个无可救药的同性恋,再之前是个天天跟苏格兰人过不去的战争疯子。这也就算了,现在,他的国王还将军队驻扎在了我这里,占领了我的大部分土地,而且一留在这里就是百年。
我的人民呢?我看到了他们中很多人心里一直挂念着我——他们的国家,即使个体力量弱小,也还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他们爱我,我很感动,但我自己做不了什么能够表示我对他们的感激的事情,只能为战场上的他们祈福,希望他们凯旋之日有尽可能多的人活下来。
啊,上面说的也许仅仅是平民们了。对那些自己苟且偷生、置他们的国家而不顾而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贵族们和依旧坚持将宗教合作凌驾于民族矛盾之上教士们,我甚至想说他们根本就不是我的子民!可我不能,出于一个国家的责任。对,因为他们是法国人,所以我怎么着都只得养他们……唉,这些没用的家伙真是令人气愤。
黄昏将过、夜晚未至,一天的战争在这个时候往往也应该结束了。抑制住自己看到漫山遍野法国战士或百姓的尸体的痛苦以及听到英军帐营传来的粗野的笑声的愤恨,我强迫自己抬起头,向着那遥远的西方,极力望着那被不知是被鲜血还是被残霞染红的海岸以及更远处闪着火光的海,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欧洲大陆是多么风光,甚至这百年中也有过二十多年的时间那海岸还划在我的疆界以内。难道真的就要一蹶不振了吗?上帝啊,你看看今天的法兰西,他竟然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连保护自己的土地和民族都做不到!
不,我还活着,我不会死。我一定要变强,我也必须这样。而且我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也许是上帝听到了我的自责和誓言吧,几天后,他引我见到了那位少女。
她说她得到了上帝的指引,听了圣凯特琳和圣玛格丽特的教诲。她说她是被他们派来、来拯救法兰西于水火之中的使者。并且,她说,她无所畏惧。
看着她那不知世事的样子,说真的我当时有些想笑呢。可是她似乎天生身上就散发着一种威严,她虔诚的眼神纯净而火热,使我不敢在她面前做一点不严肃的行为。因为她的双眸燃烧着热血,她因为自信而挺直的腰板让我看到了久违的希望——这是才法兰西人应有的精神!胜利,彻彻底底的胜利!这才是法兰西百年以来日夜盼望着的事情!
她固守,不,我应该说她始终都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就凭这一点,我说她比软弱的公爵们强一百倍都不过分。她是个奇女子,言谈举止在旁人看来尽管有些……对不起我必须说是有一点疯癫的,但她自己的自信以及那些火热的话语又是那么有感染力!天呐,你们是没有见到过她激励软弱的王子时的样子!不仅仅是在场的拉·伊荷队长受到了感染,连我自己也重拾了勇气,仿佛前面的路上再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一样了!我想她在卢瓦河边与迪努瓦公爵的对话一定连上帝都被感动了,不然那奇迹般的西风又会是如何在不可能中出现的呢?
她是我们法兰西挥向西北方的一把利剑!她更是战场上迎风飘扬的军旗!
有她挥旗扬剑冲在前方,我们的军队才在战场上完全放开,不再因畏惧而保守地退缩,才夺回奥尔良,夺回雅尔,甚至惊人地将国境线推回了兰斯!没有这一切,我又怎能有机会为下一任国王查理带上王冠,又怎能期待更多的胜利?我对她的感激实在太多,用语言根本不能够完整地表达出全部。因为就是她把我从垂死状态救了回来,没有她我今天怎能站在这里回忆发生过的这一切?
但是上帝啊,你为何要开命运的玩笑?你为何让拉特雷穆瓦耶公爵犯下那样致命的路线错误,又为何指派英国佬俘虏她,煽动教会的人审判她,给她安上莫须有的罪名,亲手把你真正虔诚的信徒送上火刑柱?
我完全失去了控制,疯了似的尖叫着冲向刑场中央的木架和绑在它上面的目光依旧虔诚而坚毅的少女,尽管不祈求能救她下来,也全力向前伸出手希望拉住她,哪怕只有一下。
我忘了自己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人类,忘了她不能看到我更不能触碰到我的手指。上帝啊,如果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法国人,我宁可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她再次亲自披挂上阵!可是我不能够,不能够!为何连这样简单的愿望都不让我实现?我和少女在你面前为何都如此弱小而无助,世界又为何非要如此残酷?
柴堆爆炸着噼噼啪啪的响声。火舌无情地舔这她的全身,撕扯着她的头发,直到什么也没有剩下。但我坚信尽管即将被火焰吞噬,她仍做着最后的努力证明自己的无辜以及忠心。她的嘴没有停止过开合,那口型是如此熟悉。
“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予我;如果我以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
“耶稣!耶稣!法兰西!”
我仿佛失去了全部。
不用你说我也知道自己是战争最后的获胜者。重回诺曼底的鸢尾花海,亲手立起三花旗,眼泪最终落了下来。贞德,贞德,贞德。我默念着她的名字,画了个十字祈祷她能够安息。她若在天堂看到我这个样子还会严肃地告诉我“使命未结束”吗,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扑向她热爱的也热爱她的法兰西?胜利的喜悦与失去她的痛苦交织,我几乎被扯成了两半呢。
作为一个国家,他的艰难谁能体会得到?
君已逝去,我将永恒。
永恒,却又是多么可怕的孤独。
即便如此,为了永远十九岁的她,我将守住诺言,以挺拔的姿态活下去。
——FIN——
注:百年战争时期法兰西的国旗是三花旗,而不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三色旗。
文/ginnyeva
海峡对面的家伙也太嚣张了。他的上一任国王是个无可救药的同性恋,再之前是个天天跟苏格兰人过不去的战争疯子。这也就算了,现在,他的国王还将军队驻扎在了我这里,占领了我的大部分土地,而且一留在这里就是百年。
我的人民呢?我看到了他们中很多人心里一直挂念着我——他们的国家,即使个体力量弱小,也还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他们爱我,我很感动,但我自己做不了什么能够表示我对他们的感激的事情,只能为战场上的他们祈福,希望他们凯旋之日有尽可能多的人活下来。
啊,上面说的也许仅仅是平民们了。对那些自己苟且偷生、置他们的国家而不顾而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贵族们和依旧坚持将宗教合作凌驾于民族矛盾之上教士们,我甚至想说他们根本就不是我的子民!可我不能,出于一个国家的责任。对,因为他们是法国人,所以我怎么着都只得养他们……唉,这些没用的家伙真是令人气愤。
黄昏将过、夜晚未至,一天的战争在这个时候往往也应该结束了。抑制住自己看到漫山遍野法国战士或百姓的尸体的痛苦以及听到英军帐营传来的粗野的笑声的愤恨,我强迫自己抬起头,向着那遥远的西方,极力望着那被不知是被鲜血还是被残霞染红的海岸以及更远处闪着火光的海,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欧洲大陆是多么风光,甚至这百年中也有过二十多年的时间那海岸还划在我的疆界以内。难道真的就要一蹶不振了吗?上帝啊,你看看今天的法兰西,他竟然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连保护自己的土地和民族都做不到!
不,我还活着,我不会死。我一定要变强,我也必须这样。而且我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也许是上帝听到了我的自责和誓言吧,几天后,他引我见到了那位少女。
她说她得到了上帝的指引,听了圣凯特琳和圣玛格丽特的教诲。她说她是被他们派来、来拯救法兰西于水火之中的使者。并且,她说,她无所畏惧。
看着她那不知世事的样子,说真的我当时有些想笑呢。可是她似乎天生身上就散发着一种威严,她虔诚的眼神纯净而火热,使我不敢在她面前做一点不严肃的行为。因为她的双眸燃烧着热血,她因为自信而挺直的腰板让我看到了久违的希望——这是才法兰西人应有的精神!胜利,彻彻底底的胜利!这才是法兰西百年以来日夜盼望着的事情!
她固守,不,我应该说她始终都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就凭这一点,我说她比软弱的公爵们强一百倍都不过分。她是个奇女子,言谈举止在旁人看来尽管有些……对不起我必须说是有一点疯癫的,但她自己的自信以及那些火热的话语又是那么有感染力!天呐,你们是没有见到过她激励软弱的王子时的样子!不仅仅是在场的拉·伊荷队长受到了感染,连我自己也重拾了勇气,仿佛前面的路上再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一样了!我想她在卢瓦河边与迪努瓦公爵的对话一定连上帝都被感动了,不然那奇迹般的西风又会是如何在不可能中出现的呢?
她是我们法兰西挥向西北方的一把利剑!她更是战场上迎风飘扬的军旗!
有她挥旗扬剑冲在前方,我们的军队才在战场上完全放开,不再因畏惧而保守地退缩,才夺回奥尔良,夺回雅尔,甚至惊人地将国境线推回了兰斯!没有这一切,我又怎能有机会为下一任国王查理带上王冠,又怎能期待更多的胜利?我对她的感激实在太多,用语言根本不能够完整地表达出全部。因为就是她把我从垂死状态救了回来,没有她我今天怎能站在这里回忆发生过的这一切?
但是上帝啊,你为何要开命运的玩笑?你为何让拉特雷穆瓦耶公爵犯下那样致命的路线错误,又为何指派英国佬俘虏她,煽动教会的人审判她,给她安上莫须有的罪名,亲手把你真正虔诚的信徒送上火刑柱?
我完全失去了控制,疯了似的尖叫着冲向刑场中央的木架和绑在它上面的目光依旧虔诚而坚毅的少女,尽管不祈求能救她下来,也全力向前伸出手希望拉住她,哪怕只有一下。
我忘了自己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人类,忘了她不能看到我更不能触碰到我的手指。上帝啊,如果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法国人,我宁可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她再次亲自披挂上阵!可是我不能够,不能够!为何连这样简单的愿望都不让我实现?我和少女在你面前为何都如此弱小而无助,世界又为何非要如此残酷?
柴堆爆炸着噼噼啪啪的响声。火舌无情地舔这她的全身,撕扯着她的头发,直到什么也没有剩下。但我坚信尽管即将被火焰吞噬,她仍做着最后的努力证明自己的无辜以及忠心。她的嘴没有停止过开合,那口型是如此熟悉。
“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上帝能赐予我;如果我以得到,希望上帝仍给予我!”
“耶稣!耶稣!法兰西!”
我仿佛失去了全部。
不用你说我也知道自己是战争最后的获胜者。重回诺曼底的鸢尾花海,亲手立起三花旗,眼泪最终落了下来。贞德,贞德,贞德。我默念着她的名字,画了个十字祈祷她能够安息。她若在天堂看到我这个样子还会严肃地告诉我“使命未结束”吗,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扑向她热爱的也热爱她的法兰西?胜利的喜悦与失去她的痛苦交织,我几乎被扯成了两半呢。
作为一个国家,他的艰难谁能体会得到?
君已逝去,我将永恒。
永恒,却又是多么可怕的孤独。
即便如此,为了永远十九岁的她,我将守住诺言,以挺拔的姿态活下去。
——FIN——
注:百年战争时期法兰西的国旗是三花旗,而不是今天我们见到的三色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