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21天的改变吧 关注:1贴子:26
  • 4回复贴,共1

【资料】语文试卷答题技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努力的自己。


1楼2014-01-16 11:31回复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5楼2014-01-16 11:42
    回复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8楼2014-01-16 11:45
      回复
        说明文阅读
        一.说明方法
        1.举例子:具体形象
        2.打比方:生动形象
        3.作比较:突出强调
        4.分类别:条理清晰
        5.列数字:具体准确
        6.下定义:科学准确
        7.引用:更具体
        二.说明语言
        1准确性
        2平实和生动
        记叙文阅读
        一.修辞方法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
        3.夸张:突出特征
        4.排比:加强语气
        5.反问:态度鲜明,增强语气
        二.表达方式
        1.记叙
        2.议论
        3.抒情
        4.描写
        5.说明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
        1.渲染气氛
        2.烘托情感
        3.表现任务性格或主题
        4.推动情节发展
        议论文阅读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具体有力
        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全面深刻
        句子作用是:
        (1)总领全文【在开头】
        (2)承上启下
        (3)引出下文
        (4)提纲挈领【在最后】  


        10楼2014-01-16 11:46
        回复
          阅读和诗词鉴赏答题公式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11楼2014-01-16 1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