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吧 关注:633贴子:1,889

【科普贴】煮酒论温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IP属地:陕西1楼2014-01-16 12:36回复
    温姓是中华“百家姓”之一。姓氏来源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出自姬姓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其远祖先是黄帝,近祖先是颛顼,受姓祖先为己平(温平)。


    IP属地:陕西2楼2014-01-16 12: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温姓起源于今河南温县西南,形成宗族、望族是西汉的并州祁(今山西祁县)。


      IP属地:陕西3楼2014-01-16 12:37
      回复
        根据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的数据统计,温姓人口数量约190万,在中国各姓氏中排名第104位.


        IP属地:陕西4楼2014-01-16 12:38
        回复
          关于温姓之源,过去有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源说”和“多源说”。“三源说”主张温姓有三个源头:一是出自己姓,为颛瑞高阳氏之裔,是昆吾氏之子立温国后以国为氏。二是颛顼高阳氏之裔,昆吾氏之子苏国之后,源于苏国己姓。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温子即苏子,苏氏为己姓,则温出己姓无疑。”此说主张温氏始祖为西周初年苏国的始君苏忿生。三是认为温氏源于姬姓,为唐叔虞之后。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载:“温,唐叔虞之后,晋公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又郤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新唐书·宰相世袭表》沿袭此说。主张温氏始祖为唐叔虞和郤至,经考证这个是宋明后修谱时的附会。


          IP属地:陕西7楼2014-01-16 13:20
          回复
            “多源说”更为复杂,除了上述三源之外,还有刘氏改姓温,菲律宾国王苏禄东次子温哈赤改姓温,少数民族改姓温等等。一个著名姓氏,尽管有种种说法,但是只能有一个本源,共奉一个始祖。研究中华姓氏,就要正本清源。根据这一原则,经过认真探索,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认为温氏出自己姓,为颛顼高阳氏后裔,始祖温平,是温国的缔造者、创始人,温人以国为氏,始有温姓。


            IP属地:陕西8楼2014-01-16 13:20
            回复
              这有两个依据:一、历史文献。相传《唐太常丞温信碑》云:“温,颛顼裔,为己姓。”这个太常丞温信可能就是温佶,大约属于后人的误记。《国语·郑语》说:“己姓,昆吾、苏、顾、温、董”。韦昭注:“五国皆昆吾之后别封者。”这说明,温国与昆吾、苏、顾、董四国都是颛顼高阳氏后裔昆吾的后代,同为己姓。温于夏代前期建国,夏代末年,商族崛起,今本《竹书纪年》载:“帝癸二十六年,商灭温。”商族于公元前1605年,在伐夏过程中灭掉温国。文献记载温国兴亡史有根有据,所说温姓源于温国。绝非空穴来风。二、碑碣墓志等实物资料。济源市文物局干部卢化南先生对温佶碑和温邈墓志的考古发现与文物价值已经作了详尽的介绍。这对于探讨温氏之源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过去虽然大都主张温氏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但具体得姓始祖不详。如今这两块碑石明确无误地记载温国始君名平,找到了温姓始祖,解决了温姓之源。其重要价值,不限于此,还对温姓流变作了记载,是说著名的太原堂温氏就是温平的后裔。《唐故太常丞赠谏议大夫温府君(佶)神道碑》说:“温氏裔颛顼,为己姓,其后有平,佐夏灭穷,厥用祚土,子孙因居其邑页仍其侯。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规格甚高,史料价值甚高。再一个是《唐故征君左补阙温先生(邈)墓志铭并序》云:“温先生讳邈,字顺之,本己姓,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自平至乂,二十六代,仕周为司马,别封于祁,始为太原人。”由此可知,温族始于夏代前期,始祖名平,因助夏灭有穷氏有功,受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建立温国。温平至二十六孙温乂时,别封于外地。温佶碑说别封于郄地,温邈墓志说别封于祁。郄与祁字形与音相近,两地相距不远。有可能是温乂别封到郄地,至西汉初,其后裔温疥之孙温何迁至太原祁县。其后裔中名人辈出,有东汉精忠报国的温序、三国魏凉州刺史温恢、西晋司徒温羡、东晋安郡公温峤、赫赫有名的唐初三彦——温大雅、温彦博、温彦将。追根溯源,这些人都是平的后裔。温佶是温大雅的五世孙,温邈是温大雅的六世孙。因而温氏主流郡望——太原堂温氏是由温平后裔形成的。根据文献记载与碑刻资料,可知中华温姓本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始祖为平公。


              IP属地:陕西9楼2014-01-16 13:22
              回复
                温姓起源于温县无可争议,但是温氏始祖是谁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除了古温国肇立者温平外,还有因周朝时温地曾归晋国而说晋国开国者唐叔虞是温姓始祖。还有一种说法直接将晋国封温的三位大夫之一郤至说成是温氏始祖,因为郤至虽然是封温最晚且时间最短的一位大夫,但只因史书上有称其温季之说,就有人将其说成为温氏始祖。针对这些说法,中国最权威的姓氏研究机构——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于2008年4月19日在江西上饶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中华百家姓氏源流(温氏)研讨会。会议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确认《温县志》、《路史》、宋朝沈括《温氏谱序》、唐朝温佶碑和唐朝温邈墓志所载温氏源出夏代温国一说较可信,温佶碑和温邈墓志更是清晰地记载了温国立国君是平公和太原堂温氏形成等历史。这些说法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华百家姓氏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唐叔虞和温季不能称其为温氏始祖,他们的后裔若有姓温,也只能是改附,而不能称之为起源。


                IP属地:陕西11楼2014-01-16 13:2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温氏枝叶繁茂,玉树临风,约从晋代开始,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近现代以来,不少温氏族人频频向海外迁徙,从而形成了分布于海内外的温氏。


                  IP属地:陕西12楼2014-01-16 13:25
                  回复
                    温姓的宗族文化,主要反映在“精神风范”、“郡望名门”、“堂号堂联”、“家序辈字”、“传闻典故”等方面。温姓有着明显不同于他姓的内容,有着自己族姓的特色,这也是其不同于他姓之处。


                    IP属地:陕西13楼2014-01-16 13:25
                    回复
                      温氏的郡望名门,主要有:河内郡,温氏发源地所在郡,表示不忘祖地;汲郡,有北魏名家温子升等;太原郡,有唐代温氏三彦;河南郡,有晋代温羡六龙和宋代温仲舒,还有河北清河郡、山东平原郡等,都是温氏名人较多之地。温氏的堂号较多,多以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亲睦族为标志,常把祖先的嘉德懿事贯用于堂号之上,以彰显其族和激励后代。


                      IP属地:陕西15楼2014-01-16 13:26
                      回复
                        温姓历代被载入史册的人不胜枚举,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唐代。此期温姓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璀璨


                        IP属地:陕西18楼2014-01-16 13:35
                        回复
                          温平即己平,古温国立国者。因在夏朝少康帝复国时消灭有穷王过程中建立大功而被封到温国,乃以国为氏称温平。唐代温彦博家族墓志记载: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命氏。其后子孙尊他为温姓得姓始祖。


                          IP属地:陕西19楼2014-01-16 13:35
                          回复
                            温季即郄至。因被封于温地,人称温季。其家族显赫,世代任高职于晋国。在与楚进行的鄢陵之战中,出谋献策,身先士卒,为大败楚军立下汗马功劳,。因功高震主,遭人猜忌,又忠心不避死,是古来少有之忠臣。


                            IP属地:陕西20楼2014-01-16 13: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温疥史书上最早记载的温姓著名人物。汉功臣,封惸侯。汉王四年,在成皋之战中,破曹咎军。后担任燕相。孙温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而太原成为望族,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


                              IP属地:陕西21楼2014-01-16 13: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