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3月30日
漏签
0
天
谜月520吧
关注:
184
贴子:
8,982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3
下一页
尾页
53
回复贴,共
3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谜月520吧
>0< 加载中...
人民日报聚焦“文学乱象”:文学不能“虚无”历史--观点--人民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温馨小屋303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人民日报聚焦“文学乱象”:文学不能“虚无”历史--观点--人民网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117/c1003-24146637.html
温馨小屋303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可这公孙篡位也无道可言,不到一个月的来年春天,大夫雍廪又把他杀了(九年春,雍廪杀无知)。这是因为篡位前的公孙无知曾经虐待过他(初,公孙无知虐于雍廪)。(《左传.庄公8年》)
齐国政权立马虚位以待,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机会还是留给了有准备的人,不过这回有准备的可不是一个人。齐襄公有两个有出息的儿子【注】,特别是他们的老师那可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且心怀天下的有识之士,又是一对莫逆之交——鲍叔牙和管仲,他们也因此番大业的成功,而成就了自己历史名人的不朽地位。
公子小白的老师鲍叔牙,眼见齐襄公荒淫无道国无章法,料定国内必生动乱,便早早奉小白出奔其母舅之国莒国。(初、襄公立,无常。鲍叔牙曰:“君使民慢,乱将作矣。”奉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是长公子纠的师傅,公孙无知篡位后,原君主的合法继承人当然命不可保,他不得不奉公子纠奔其母舅之国鲁国避难。(乱作,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来奔。)(《左传.庄公8年》)
如今公孙无知被暗杀了,鲁庄公马上采取行动,以长子应该继位为由,与齐大夫立盟后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未料次子小白也同时回奔,且抢先入主母国,登上君位。如此以来,公子纠依然是流亡者、觊觎政权者,当然也是一个必须被杀者。(九年春,齐人杀无知。公及齐大夫盟于既。夏,公伐齐纳子纠。齐小白入于齐。秋七月丁酉,葬齐襄公。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左传.庄公9年》)。
温馨小屋303
颇具盛名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第一编 管仲相齐 王道的复兴与幻灭
第一章 管仲相齐 桓公称霸 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685—643年)
第一回 小白大人有大量 拜死囚管仲为相
庄公9年(—685年),齐桓公即位后,师保鲍叔牙前来荐举管仲道:“管仲治国能力远远超过高傒,请您拜他为相国吧!(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齐桓公从之,遂拜管仲为相。
管仲何许人也?往日的齐小白的政敌公子纠的忠诚师保,今日的齐桓公的仇人是也。
庄公9年春公孙无知死,鲁庄公即与齐国结盟,夏天即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即位。但是公子小白也同时从莒国赶往齐国。为了保住公子纠的继承人的位子,管仲奉鲁庄公之命伏击小白,他射艺精湛地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腰带钩,弄得小白差点没命。若不是齐小白急中生智,立刻咬破舌头口吐鲜血立刻倒地装死,那后果就不是现在这样子的了。(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史记.齐世家》)。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开栏的话
文学反映社会现实,表现人类心灵,始终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性价值。在几十年间实现了巨大跨越的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文化生态日趋丰富,无论是作家的生命体验、创作方式,还是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经验,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伟大的文学需要刚健、有力、严肃的文学批评和深刻、准确、科学的文学理论。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于整个社会的思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想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艺创作虽然活跃,当代文学主体理论建设却严重滞后,对一些重要的文学原点问题的认识模糊,文学批评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等现象滋生蔓延,对于文学创作和受众鉴赏水平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
文学批评是行动的美学,基于现实的迫切需要,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本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从即日起共同开设“文学观象”栏目,组织文学界知名学者,就当前文学发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热点话题和焦点问题进行辨析、探讨,开展深入有力的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以期正本清源、引导创作,推助当代文学繁荣健康发展。
张江:近年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总体上呈现出活跃、繁荣的局面,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作品和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毫无顾忌地挑战社会的价值底线和伦理底线,被各方面批评为“文学乱象”,其中之一就是文学的历史虚无主义。
文学与历史是分不开的。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历史建构和传承。这不仅适用于历史题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材创作,而且也适用于一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学应该如何介入历史?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趋向。不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不能理性地、公正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不能客观地描述和表现历史,任意践踏历史,随意评说历史,肆意消费历史,这在近年来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史书写中,均有表现。凡此种种,不但对文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而且给巩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带来诸多负面效应,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历史虚无主义的“艺术”表征
陈众议:历史虚无主义的“艺术”表征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简而言之,一谓“戏说”,二谓“割裂”,三谓“颠覆”。
先说“戏说”。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戏说”历史在文艺界悄然生发,并逐渐蔓延流行,及至90年代以后甚至发展为“胡说”与“恶搞”,譬如将历史事件剥离特殊的历史语境肆意发挥,或无视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功过与是非,无根据地冠以纯粹的想象,甚至玄想;又譬如拿“元历史”加“元文学”等概念虚化历史,将历史叙事推向“关于叙述的叙述”等虚无主义极限。于是,孔夫子成了修侠情圣,杜甫被“再创作”为杂耍混混,唐三藏成了花花
@青贝向西走D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公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相关文艺作品在嘻哈和狂欢中沦落为纯消遣和纯消费的对象;作家、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被束之高阁,乃至荡然无存。
再说“割裂”。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选择,历史过程中充满了代表人民意志和历史发展要求的英雄人物及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然而,文艺界不乏有意阉割历史者,这些人或通过历史的碎片化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华民族的基本诉求;或以偏概全,即抓住片面和细节否定全面和整体,丑化、抹黑历史人物;甚至有意张冠李戴、以讹传讹,以达到歪曲历史之目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命领袖、民族脊梁。正所谓灭人之国,必先毁其历史,坏其崇尚。历史虚无主义在某些文艺作品中径直表现为对中华民族历史人物的嬉笑怒骂、颠倒黑白。譬如它们无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的丰功伟绩,蓄意解构革命领袖的人格、放大伟人的小节,甚至捏造事实、混淆视听,竭尽诋毁诽谤之能事。再譬如它们将孙中山描写成窃国大盗,反之则片面夸大蒋介石的孝道,乃至将其描绘成真君子。在一些作品中,精忠报国的岳飞成了千古罪人,而遭人唾弃的秦桧倒成了“旷世良臣”。
历史人物及其评价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张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立场和价值取向不同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有些创作者不理解什么是“历史人物”,以及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朝戈金:所谓“历史人物”,通常是指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的人。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秉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以他们的历史行为和社会行为为根本,在具体的历史坐标中定位,衡量其所作所为是否顺应了时代大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愿望。
过去,有些文学作品概念化、脸谱化,好人全好,坏人全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坏。对此,我们当然反对。英雄也有常人的一面,反面人物也有普通人的爱恨情仇。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从此描写英雄人物,便要尽情挖掘、渲染其所谓阴暗的一面;描写反面人物,便要肆意搜集、放大其所谓被遮蔽的一面。当下有些作品,在涉及历史人物时,仅仅凭借作者一己之好恶,以当下某些风潮甚至西方的所谓“人性”标准,来苛求或袒护历史人物,无论丑化还是美化,都是对历史的践踏。
文学在处理历史人物时,必须区分主流和支流、公德与私德。历史上有一些人物,公德很好,私德也许并不完美。另有一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些人,私德有可取之处,但公德却有很大问题。一个残暴凶狠、逆历史潮流而动,对国家和民族犯下严重罪行的人,对待父母、妻子、子女却又温情无限,这样的情况并非不可能存在。然而,作为“历史人物”,我们不能根据家庭私德,来遮掩、开脱他的历史行为上的罪过,进而博取读者对其公德方面重大缺失的同情。比如某著名汉奸,如果仅从家庭私德的角度去衡量,或也有常人所具有的家庭亲情,甚至不失为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伴侣。但是,必须明确一点,汉奸之为汉奸,不是因为家庭私德,而恰恰是因为这些人在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反动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历史人物的小的人性不能被无限放大,并最终替代了人物大的反历史、反人性的一面。前段时间某部电影的叙事,就令我们痛切地感到这一点。
对文学创作而言,历史人物的公德与私德都可以描写,通过这种描写在作品中展现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人物形象,这是符合美学规律的。但是更应该知道,历史人物以其自身的行为,早就写下了自己的历史。文学创作克服人物扁平化,并非是混淆甚至取消伟人与罪人、圣贤与恶徒、高尚与猥琐等评判标准之间的界限。是与非、好
谜月520
远近闻名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与坏、正与邪、公义与私欲等等这些人类善恶评价标准,是永远无法废除的。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张江:在历史题材创作中,什么是历史真实,它与艺术真实是什么关系,也有一个正本清源的问题。有人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事情,就是历史真实;还有人认为,文学需要虚构,于是就可以无所顾忌,率性而为,用细节代替历史。这都是错误的。
党圣元:首先必须明确,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并不等同于历史真实。我们所说的“历史真实”是指合规律性的本质真实,而不单单指事件真实或者细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