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世事堪嗟。烟暝酒旗斜。……”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其中“嗟”字的读音,如果按普通话读jie1的话无法押韵,但若按通常对”斜“的方式处理就可以押韵,请问这样的做法合适吗?这是由于语音的演变导致的,还是即使是古人也会像这样改变读音来押韵?对这个现象是否有概括?
答:
字音演变使然,不必改读。
如果按写作当时的读音是否押韵来区分「实际押韵」与「名义上押韵」的话,那麽:
科举时代之前,一般都是「实际押韵」。
科举时代开始,写「格律诗」时,大致是依托於韵书《切韵》的音系,再根据唐都长安的实际读音畧微调整了几个韵部来押韵的。这个押韵格局,大致相当於「平水韵」,是作为科举考试时的考纲要求来推行的,因此影响深远。当然,唐人在写非格律诗时,还可以再在其中几个韵部的通押方面宽松一些。於是,「诗」的押韵,从此就大致停滞於「平水韵」的格局了。就是说,对於唐诗的押韵来说,大致可以算是「实际押韵」(初唐中唐的长安音)。宋及宋之后的朝代,「诗」的押韵性质相当於从古(从唐代)。
对於「词」,在唐末还大致跟「诗」的押韵差不多,但宋词的押韵则往往已经突破了「诗」的押韵格局了。因此,宋词的押韵,往往又相当於「实际押韵」了(但可能其中也有少数从古的)。当然,宋词裏可能会有各种当时方音来押韵的情况,而且并无科举考纲对宋词押韵进行限定,因此押韵情况比较复杂,不容易总结出一个共同的押韵体系。宋代之后写的「词」,似乎又大致停滞在宋词的押韵格局了,性质又变为「名义上押韵」了。
对於「实际押韵」来说,作者本身自然不须用改读韵脚的方式来迁就押韵了。
对於「名义上押韵」的作者来说,以及对於诵读之前朝代诗词的后来朝代的读者来说,就会出现实际诵读时有些诗词听起来不押韵的情况了。这就涉及到「叶音」(叶的意思跟协差不多)这个概念了。
「叶音」这样的改读韵脚以迁就押韵的方式,在中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隋朝的陆德明在《经典释文》裏对诗经押韵进行讨论时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并认为「不烦改读」。即,中古已有对《诗经》等先秦押韵材料进行叶韵改读的情况了,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同。
用「叶音」的方式来读诗经,在宋朝似乎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具体的认同广泛度似难考证。而在顾炎武奠定的清儒音韵学的体系裏,梳理了音韵理论体系,并厘清了许多音韵问题,其中就包括反对「叶音」的明确立场。就是说,「叶音」在清朝也是无认同度的。
当然,上述说的「叶音改读」,其实都是对於先秦押韵材料而言的。古代似乎未见有用这个方式来诵读中古诗词的。对「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进行改读的说法,似乎不像是近现代以前提出的(即使古代真有,那也是无足够认同度的)。
至於为甚麽反对「叶音改读」,其实原理并不复杂:
# 韵母改读,那麽声母介音为甚麽不改读?
# 为甚麽只改读韵脚字,而不全部字都改读?
# 改读之后,虽然听起来押韵,但可能跟作者当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因为改读只是按今音来改的,今音相对於古音可能韵腹元音已经有所演变)。
# 改读时无统一规则,改读者往往随意而改,以至於在不同的诗裏可能用不同音来改读。
# 「叶音改读」只是考虑了「让今音听起来押韵」,但未考虑到「要读出古韵的界限」。比如说,平水韵的「虞」、「鱼」是不押韵的(大致是虞wjo/鱼jɔ,或虞ju/鱼jo),真要改读,就应该考虑还要改读成「虞」、「鱼」不押韵。
# 现代已有较为成熟的中古拟音方案,至少诵读中古诗词时是可以直接按《切韵》音来诵读全篇的(当然,诵「词」时就相当於用唐音诵宋词了),根本无须用「叶音改读」的方式了。对於中古之前的押韵材料,由於无准确读音体系的记载,建议按中古音诵读即可(虽然会有一些不押韵的,但总比用现代音读押韵的比例多一些)。
若果然还是想「叶音改读」,那麽,或许可以根据对《切韵》进行拟音得到的中古音音系的基础来改(而非按今音来改),即将这个改读方式系统化。比如说,「麻花华家霞茶查」这些字中古读[a]韵,「嗟斜蛇些且椰野也」这些字中古读[ia]韵,那麽真要系统改读,就应该后一组字全部都改读[ia]韵,而且在任何场合都改读(比如,假如有一首诗是押「嗟斜蛇些」而无「麻花……」等韵字的,那麽也一样应该将这些字改读为[ia])。而且,最好是根据平水韵来定改读规则,至少使得平水韵的每个韵部都有一个不同於其他韵的韵部读音。当然,其实我的确觉得并无「叶音改读」的必要,还是直接用中古拟音来读所有字(而非仅对韵脚字)更好。
至於字音在各朝是怎样演变的、演变的原理是甚麽,则是另一个问题了。这个答案就不提及这些了。
“……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世事堪嗟。烟暝酒旗斜。……”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其中“嗟”字的读音,如果按普通话读jie1的话无法押韵,但若按通常对”斜“的方式处理就可以押韵,请问这样的做法合适吗?这是由于语音的演变导致的,还是即使是古人也会像这样改变读音来押韵?对这个现象是否有概括?
答:
字音演变使然,不必改读。
如果按写作当时的读音是否押韵来区分「实际押韵」与「名义上押韵」的话,那麽:
科举时代之前,一般都是「实际押韵」。
科举时代开始,写「格律诗」时,大致是依托於韵书《切韵》的音系,再根据唐都长安的实际读音畧微调整了几个韵部来押韵的。这个押韵格局,大致相当於「平水韵」,是作为科举考试时的考纲要求来推行的,因此影响深远。当然,唐人在写非格律诗时,还可以再在其中几个韵部的通押方面宽松一些。於是,「诗」的押韵,从此就大致停滞於「平水韵」的格局了。就是说,对於唐诗的押韵来说,大致可以算是「实际押韵」(初唐中唐的长安音)。宋及宋之后的朝代,「诗」的押韵性质相当於从古(从唐代)。
对於「词」,在唐末还大致跟「诗」的押韵差不多,但宋词的押韵则往往已经突破了「诗」的押韵格局了。因此,宋词的押韵,往往又相当於「实际押韵」了(但可能其中也有少数从古的)。当然,宋词裏可能会有各种当时方音来押韵的情况,而且并无科举考纲对宋词押韵进行限定,因此押韵情况比较复杂,不容易总结出一个共同的押韵体系。宋代之后写的「词」,似乎又大致停滞在宋词的押韵格局了,性质又变为「名义上押韵」了。
对於「实际押韵」来说,作者本身自然不须用改读韵脚的方式来迁就押韵了。
对於「名义上押韵」的作者来说,以及对於诵读之前朝代诗词的后来朝代的读者来说,就会出现实际诵读时有些诗词听起来不押韵的情况了。这就涉及到「叶音」(叶的意思跟协差不多)这个概念了。
「叶音」这样的改读韵脚以迁就押韵的方式,在中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隋朝的陆德明在《经典释文》裏对诗经押韵进行讨论时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并认为「不烦改读」。即,中古已有对《诗经》等先秦押韵材料进行叶韵改读的情况了,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同。
用「叶音」的方式来读诗经,在宋朝似乎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具体的认同广泛度似难考证。而在顾炎武奠定的清儒音韵学的体系裏,梳理了音韵理论体系,并厘清了许多音韵问题,其中就包括反对「叶音」的明确立场。就是说,「叶音」在清朝也是无认同度的。
当然,上述说的「叶音改读」,其实都是对於先秦押韵材料而言的。古代似乎未见有用这个方式来诵读中古诗词的。对「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进行改读的说法,似乎不像是近现代以前提出的(即使古代真有,那也是无足够认同度的)。
至於为甚麽反对「叶音改读」,其实原理并不复杂:
# 韵母改读,那麽声母介音为甚麽不改读?
# 为甚麽只改读韵脚字,而不全部字都改读?
# 改读之后,虽然听起来押韵,但可能跟作者当时的读音已经不同了(因为改读只是按今音来改的,今音相对於古音可能韵腹元音已经有所演变)。
# 改读时无统一规则,改读者往往随意而改,以至於在不同的诗裏可能用不同音来改读。
# 「叶音改读」只是考虑了「让今音听起来押韵」,但未考虑到「要读出古韵的界限」。比如说,平水韵的「虞」、「鱼」是不押韵的(大致是虞wjo/鱼jɔ,或虞ju/鱼jo),真要改读,就应该考虑还要改读成「虞」、「鱼」不押韵。
# 现代已有较为成熟的中古拟音方案,至少诵读中古诗词时是可以直接按《切韵》音来诵读全篇的(当然,诵「词」时就相当於用唐音诵宋词了),根本无须用「叶音改读」的方式了。对於中古之前的押韵材料,由於无准确读音体系的记载,建议按中古音诵读即可(虽然会有一些不押韵的,但总比用现代音读押韵的比例多一些)。
若果然还是想「叶音改读」,那麽,或许可以根据对《切韵》进行拟音得到的中古音音系的基础来改(而非按今音来改),即将这个改读方式系统化。比如说,「麻花华家霞茶查」这些字中古读[a]韵,「嗟斜蛇些且椰野也」这些字中古读[ia]韵,那麽真要系统改读,就应该后一组字全部都改读[ia]韵,而且在任何场合都改读(比如,假如有一首诗是押「嗟斜蛇些」而无「麻花……」等韵字的,那麽也一样应该将这些字改读为[ia])。而且,最好是根据平水韵来定改读规则,至少使得平水韵的每个韵部都有一个不同於其他韵的韵部读音。当然,其实我的确觉得并无「叶音改读」的必要,还是直接用中古拟音来读所有字(而非仅对韵脚字)更好。
至於字音在各朝是怎样演变的、演变的原理是甚麽,则是另一个问题了。这个答案就不提及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