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聊城吧 关注:23贴子:737
  • 0回复贴,共1

山东茌平乐业才能安居 上楼农民接轨城市生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走进茌平县冯官屯镇刘马社区,十几栋崭新的楼房,宽敞洁净的街道,干净卫生的可移动式垃圾桶,一排排的健身器材……要不是小区外面绿油油的麦田,还以为是来到了城市小区。“现在地也不种了,每天正常上下班,住进楼房还用上了暖气,俺觉得跟城里人没啥两样!”正在广场上跟几个老姐妹聊天的社区居民桑桂菊如是说。
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茌平县在加快建设农村社区的同时,加快产业化进程,让上楼农民先“乐业”再“安居”,并且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进而实现生活方式的“市民”化。
“乐业”才能“安居”,让农民上楼,就业是关键。茌平县通过实施“双区同建”策略,产业区与居民社区同步建设,为上楼农民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让他们走出家门进工厂,逐渐改变过去那种以土地种植为主的生活方式。通过土地增减挂,全县14个乡镇建起了20多个特色产业园区,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解决了上楼农民的就业问题。该县振兴办事处的吴官屯新型社区,与该街道的高科技创业园一路之隔,创业园内引进的汽车配件、太阳能、模具加工等14个科技企业,解决了吴官屯社区600多人的就业问题,使上楼农民迅速转变为产业工人。
在刘马社区,农民用水、用暖不花钱,60套一室一厅的养老房免费住,小学离社区不足1.5公里,镇上的垃圾转运车每天来清运垃圾;冯官屯镇前张社区将12个村合在一起,一共建了80栋楼,社区不但建设了学校、医院等设施,还配套建设了自己的污水处理厂,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照明……为让上楼农民与城市生活接轨,茌平县所有农村社区全部配备了设施齐全的物业服务,水、电、暖、医、有线电视、网络、学校、超市实现全覆盖。县里还帮助各社区安装了高清摄像头,成立巡逻队,建立治安巡逻点,确保上楼农民的财产安全。社区建设的大型文化广场、文化书屋,安装的建设器材,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场所。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物业管理费多由村集体收入支付,社区居民只要支付很少一部分甚至完全免费。
“社区自建了锅炉房,为所有用户免费供暖,费用由村集体承担。”桑桂菊告诉记者,村里腾出的340多亩土地将建成大型玫瑰种植基地,实现的效益可以基本满足社区水、暖、卫生等各种费用。“家里5.5亩地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镇上的花卉种植合作社,丈夫、儿子、儿媳在镇上的家纺工业区上班,俺再去花卉合作社打打工,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据茌平县一项统计显示,冯官屯镇刘马、薛店两个社区的600多户上楼农民,已经流转土地的占到50%以上,而全县上楼农民土地流转量总面积达到11.3万亩。


1楼2014-01-22 10: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