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
这是一段曾经被刻意隐瞒的历史。
然而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它不应该被遗忘。
有人用这样的断语来形容:“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炮灰”。这句话可以说一针见血道出了战争对于人类的伤害。在云南腾冲的地面上,每1.5米就埋着一个亡灵。他们曾经用血肉之躯抗击日本侵略者,创出过同古大捷、仁安羌大捷、于邦大捷的辉煌战例。其中仁安羌大捷中以区区一个团兵力解除了七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然而两次出征缅甸,第一次10万人,死亡6万多,其中5万人是在溃退野人山路上因弹尽粮绝、遭遇蛇虫、瘴气、饥饿等而死,消灭日军6、7千人,可以说是一次大败仗;第二次一共投入兵力20万人(其中中国驻印军6万,中国本土从滇西出兵14万)死了10万,其中中国驻印军死了1.7万,全歼日军10万人,可以说是惨胜。还有不少因为掉队、被俘等虽然活着,却永远回不了国、回不了家乡的老兵,至今还滞留缅甸、滇西,过着窘困不堪的生活。这就是“中国远征军”悲壮的历史。
这是一段曾经被刻意隐瞒的历史。
然而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它不应该被遗忘。
有人用这样的断语来形容:“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炮灰”。这句话可以说一针见血道出了战争对于人类的伤害。在云南腾冲的地面上,每1.5米就埋着一个亡灵。他们曾经用血肉之躯抗击日本侵略者,创出过同古大捷、仁安羌大捷、于邦大捷的辉煌战例。其中仁安羌大捷中以区区一个团兵力解除了七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五百余人。然而两次出征缅甸,第一次10万人,死亡6万多,其中5万人是在溃退野人山路上因弹尽粮绝、遭遇蛇虫、瘴气、饥饿等而死,消灭日军6、7千人,可以说是一次大败仗;第二次一共投入兵力20万人(其中中国驻印军6万,中国本土从滇西出兵14万)死了10万,其中中国驻印军死了1.7万,全歼日军10万人,可以说是惨胜。还有不少因为掉队、被俘等虽然活着,却永远回不了国、回不了家乡的老兵,至今还滞留缅甸、滇西,过着窘困不堪的生活。这就是“中国远征军”悲壮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