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明日香吧 关注:21贴子:298
  • 12回复贴,共1

20140124 霹雳的一些诗号/展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个专贴好了~做一些记录。


IP属地:福建1楼2014-01-24 09:29回复
    主要是一些诗号、骈体。
    =。=不分先后,随便记记。


    IP属地:福建2楼2014-01-24 09:32
    回复
      1、帝如来诗号:“三身果报自凡根,六界因缘无了痕。善逝从来非本相,枯荣生灭尽空门。”
      三身,指的是法身、报身、应身,
      应对帝如来自生之遭遇:法身(行脚僧)、报身(鬼如来)、应身(帝如来)。
      六界则是地、水、火、风、空、识,
      帝鬼如来皆是因缘所致,过往一切必须面对。
      前两句的大略解释:佛性起自凡根、万般水过无痕;


      善逝,就是如来十号之一,
      追求极乐却血流成河,通往地狱之路是由善良铺成的。
      最后的觉悟,因果被推动后,自己只能用死终结这一切,不存于世者涤罪犀角与鬼如来。
      佛果修成即不执相,因此便无所谓的本相,如此世间万物枯荣、形体生灭,无所著相,意即诸法本空、因缘本空、便是佛法的真谛。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01-24 09:40
      回复
        2、丑:“废一足,知世路难行。藐一目,看清浊昏明。残一臂,晓手下留情。毁半面,喜雨过天清。”


        印象深刻的一个诗号,小人物,但是后半生的忏悔让人感怀。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1-24 09:42
        回复
          3、缎君衡:“大好江山云缥渺,身在囹圄心自高。燕雀岂识鸿鹄志,翻袖决胜千里遥。”


          因魔皇逃离而受刑流放,他却改绝境天牢为逍遥居。天性乐观豁达,不自苦也不自我怀疑,随遇而安。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4-01-24 09:45
          回复
            4、帝如来与魔王子辩法时候所对:“风吹屋上瓦,瓦落破吾头。吾不怨此瓦,此瓦不自由。”
            出自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四曰: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此但可哀怜,劝令真正修。岂可自迷闷,与渠作冤仇。
            其余二十首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615486/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01-24 09:52
            收起回复
              5、缎君衡四首七律:
              弦歌吟啸接残阳,渺渺余情未碍狂。已叩本心同往昔,任凭弹指送流光。
              鱼龙千劫成亏在,人物一时啼笑忙。他日儿孙如我老,可能家祭起彷徨。
              余年与世共推移,滑稽何妨兼数奇。万卷书曾共睥睨,一身心得任支离。
              开池劫后灰如墨,拱海桑生水作泥。多谢沙虫与猿鹤,我非物化莫相期。
              出山泉浊况通衢,事了还如劫烬余。应笑呕心缘自苦,总归残局要人扶。
              传家一砚真堪托,窥座群鸥未肯呼。且向乡关问秋色,首丘识得老狐无?
              抱褐金门樗散材,屠龙有技半堪哀。悲欣谁肯凭时命,得失天教掷劫灰。
              安稳溪山付家国,纵横枰局饱风雷。了无一欠平生事,尘土斜阳尽此回。


              IP属地:福建7楼2014-01-24 10:05
              收起回复
                接上面5
                这四首之间,是依一定的顺序落笔的。比如如第一首,他固然琴酒自若,等着最后的湮灭,但毕竟才和十九分开,路上大约也想到了魔皇,人非草木,岂有不难过的道理?所以这一首结束时,他无疑是想着家和孩子们的,这才会吟出“他日儿孙如我老,可能家祭起彷徨”这样的句子来。
                第二首,回首生平,沧海桑田,但这条路是自己选的,一路行来坦然无悔,因为他的格局和养气功夫在那里,读万卷书,养浩然气,天下事一肩任之,纵然身心支离,那又如何。但对着干涸的血渍,他还是会想起中阴界的那场大劫,那些人都是他的故人与袍泽。对于中阴界这样的生人与亡灵并存的世界言,虽然九泉路渺,但死亡本身并不算是终结,至少还有来世可期,或还没入轮回,大家在死后的世界中还仍能再取。只不过,这对他而言却是不可得了。但这里不必作悲解,曾读万卷书,曾看沧桑变,家国河山,也不曾弃他,所以他在用沙虫代指死去的那些军人和故人时,用了“多谢”两个字,这首诗既有他那种任凭境遇如何我仍是我的独有内敛狂傲,也有他性情中算计筹局之外的平和待人、对于他人总有某种善意底线在的个性特质。
                第三首有自慨意味,也有对自我选择的不后悔,“总归残局要人扶”,“窥座群鸥未肯呼”是也。结尾两句则是一种道别,向他呆了大半辈子的中阴界道别,但这种道别的语气都是专属于他缎君衡的诙谐自若,“且向乡关问秋色,首丘识得老狐无?”这一生的路到尽头了,狐死首丘,所以他回到逍遥居,只不过不知这家乡的秋色,还记不记得老夫我是谁呢,大致就是这种蕴着感伤的洒脱。
                逍遥居在绝城长城,也是中阴界最靠近无涯之涯的地方,问一句乡关可好,既是中阴界,也是无涯之涯这故乡吧。
                第四首就不用多说了,用在了剧里,从某种意义言,这个算是是他的退场诗了,相当于他对自己这一生的某种自评。最后,此生了无一欠,此躯,共尘土斜阳同尽。


                IP属地:福建8楼2014-01-24 10:13
                回复
                  7.
                  魈瑶:孤狼,这就是做人的滋味吧?好辛酸啊。
                  奈落之夜·宵:如果当人是如此痛苦,当人……是如此残忍丑陋,那么……我宁愿只当一名杀人武器……不再为人……
                  明月不夜羽:只有人才是真正的魔鬼。
                  剑雪:执着,人也。


                  10楼2014-04-09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