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344965?tid=67马来西亚华裔子弟的华文水平向来都是大马华人的骄傲,我们经常听见外国人赞叹:“你们的华语很标准、流利啊!”。
然而若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其实马来西亚人的华语与“标准”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距离。这类问题不仅发生在没有接受汉语拼音训练的老一辈人身上,就连接受华文教育的年轻人也开始不注重中文咬字、发音;除此之外,餐厅菜单、挂在街上的广告牌等书面文字竟然也出现词不达意、错字百出的现象。
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水平究竟是谁在把关?我国中、小学生接受的华文教育是否存在师资分配的隐忧?大马华人的华文水平下滑的现象会不会日趋严重?
林翠燕:DPLI华文组停办
培训华文师资受挫
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华文组讲师林翠燕说,根据以往的记录“大学毕业生文凭课程(DPLI)”中文组所录取的学生,主要来自马大、博大、拉大的中文系毕业生。因为若要成为公务员,申请人的文凭必须受公共服务局承认。
她透露,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只於2007至2009年,连续开办了3届DPLI中文组,培训了共56名合格的中学华文教师,之后便取消了DPLI中文组培训课程。
换言之,自2010年开始苏丹依德里斯师范大学就已经向各大专中文系毕业生关上了门,不再开办DPLI中文组的师资培训班。
她说,“停办DPLI华文组课程,为我们造成了困境:有不少纯中文系毕业生没有管道成为中学华文教师,这也是华教的极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