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吧 关注:125,250贴子:818,051

儒家吧一个加精贴 无力吐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儒家经典《礼记》

这是帖子的内容
好了 大家开始找亮点


IP属地:山东1楼2014-01-25 18:35回复
    @伊通百通 我感觉你应该先来说说看法


    IP属地:山东2楼2014-01-25 18: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是你写的礼记?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1-25 18:46
      回复
        这是你写的礼记?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1-25 18:47
        回复
          还加精,明显是屌丝写的屁文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1-25 18:48
          回复
            爪机党表示亚历山大!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01-25 19:45
            回复
              关公战秦琼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1-25 23:40
              回复
                哈哈~我就说嘛,原来是这个奇葩 的杰作~
                这个算啥,下边这个截图才能呈现这块奇葩的特征:
                有这种奇葩反儒,真没必要担心了~ ╮(╯▽╰)╭


                8楼2014-01-25 23:5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伊通百通 有如此战友 有何想法?


                  IP属地:山东9楼2014-01-26 08:16
                  回复
                    @mo0573 有如此战友 有何想法?


                    IP属地:山东10楼2014-01-26 08:18
                    收起回复
                      “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儒家经典《礼记》
                      看第一句话就有疑问,这段话在《礼记》的什么地方?找不到啊。
                      我看到《礼记礼运》是这么说的:“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IP属地:北京11楼2014-01-26 10:00
                      收起回复
                        曾国藩的确写过这句话。出处待考证。仪礼和礼记内肯定没有。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01-26 11:59
                        收起回复
                          曾国藩临渊履薄、明哲保身,是深谋远虑的知命君子。家书醉翁之意不在酒


                          13楼2014-01-26 12:27
                          收起回复
                            《吕氏春秋· 恃君览》
                            行论: 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杀鬼侯而脯之,以礼诸侯於庙。文王流涕而咨之。纣恐其畔,欲杀文王而灭周。文王曰:「父虽无道,子敢不事父乎?君虽不惠,臣敢不事君乎?孰王而可畔也?」纣乃赦之。天下闻之,以文王为畏上而哀下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http://www.doc88.com/p-689404276820.html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4-01-26 16:3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从前纣王暴虐无遭,杀死梅伯把他做成肉酱,杀死鬼侯把他做成肉干,在宗庙里用来宴请诸侯。文王流着眼泪为此叹息。纣王担心他背叛自己,想杀死文王灭掉周国。文王说,“父亲即使无道,儿子敢不侍奉父亲吗?君主即使无道,臣子敢不恃奉君主吗?君主怎么可以背叛呢?”纣王于是赦免了他。天下人听到这件事,认为文王畏惧在上位的人而哀怜在下位的人。所以《诗经》中说;“就是这个周文王,言与行小心翼翼。心地光明侍奉上帝。因而得来大福大吉。”
                              天下人认为什么什么、诗经中说什么什么算数吗?我看不能算。仅听其言还不够,还要观其行。实际上文王在位期间,做了大量的兴周灭商的准备工作。正是由于有文王打下的基础,武王才能伐纣成功。
                              很明显文王的说法只是为了骗取纣王的信任,他内心根本就不是这样想的。这故事反而证明了“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根本就不是儒家的思想。
                              个人以为孟子对齐宣王所言:“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才是儒家的主张。


                              IP属地:北京15楼2014-01-26 18: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