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论坛里 看到tadpole先生以下这麼一贴。主要在说「假二等」其实都是「真二等」,并不是因为与「真三等」相撞才退居二等。这和一般的讲法,有很大出入。
乍一看,觉得原作很有道里。因为我对韵图还在初步了解阶段,请大家为我解释一下。以下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
「从来没有撞车现象,请别乱抄公式,别人错了你也跟着错。
庄组“假二等”是道道地地的真二等。请看看山摄的汉越语就了解庄组“假二等”的声母和山摄的二等声母一致,属于 tr- 之类。章组三等的声母跟山摄的三等声母一致,属于 ch- 之类。
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撞车现象。从声母的观点来看,庄组“假二等”是道道地地的真二等,位置绝对正确。汉越语的韵母也是证明没有“假二等”这回事。庄组“假二等”放到三等则是绝对错误。汉越语声母你多多看看,就会了解从来就没有撞车现象。汉越语声母更能反映原来的声母。如曾摄二等的「色」,「测」,在普通话是平舌音,但是在汉越语是翘舌音。
你太固执了,中毒太深,一下子头脑转不过来。你应该从我讲的思考路线重新认识韵图:
(1)重纽现象是你的当头棒喝。你早就应该醒一醒了,却还迷迷糊糊。韵图显然比韵书古老。韵图有上古音的特色,该是上古汉语末期的代表。你从反切如何看得出重纽?醒一醒吧?
(2)汉越语一次又一次证明庄组“假二等”是道道地地的真二等。这跟汉越语山摄二等声母看的出来。也从汉越语的韵母看出来。绝对不是避免撞车。“避免撞车”是错误观念。庄组假二等跟章组三等同韵,只是汉语现象,汉越语这两组字不押韵。
(3)从“古无轻唇音”你应该了解轻唇音是后来产物。同样的,章庄精的区别是后来产物(由颚化及塞喉影响而变)。韵图显然是代表上古末期声母,上古齿音本来是很简单的。假二等,假四等,重纽四等,都不是 accident 。他们都有其他同等的字来证明它们的位置绝对正确,不容改变。」
乍一看,觉得原作很有道里。因为我对韵图还在初步了解阶段,请大家为我解释一下。以下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
「从来没有撞车现象,请别乱抄公式,别人错了你也跟着错。
庄组“假二等”是道道地地的真二等。请看看山摄的汉越语就了解庄组“假二等”的声母和山摄的二等声母一致,属于 tr- 之类。章组三等的声母跟山摄的三等声母一致,属于 ch- 之类。
也就是说,根本就没有撞车现象。从声母的观点来看,庄组“假二等”是道道地地的真二等,位置绝对正确。汉越语的韵母也是证明没有“假二等”这回事。庄组“假二等”放到三等则是绝对错误。汉越语声母你多多看看,就会了解从来就没有撞车现象。汉越语声母更能反映原来的声母。如曾摄二等的「色」,「测」,在普通话是平舌音,但是在汉越语是翘舌音。
你太固执了,中毒太深,一下子头脑转不过来。你应该从我讲的思考路线重新认识韵图:
(1)重纽现象是你的当头棒喝。你早就应该醒一醒了,却还迷迷糊糊。韵图显然比韵书古老。韵图有上古音的特色,该是上古汉语末期的代表。你从反切如何看得出重纽?醒一醒吧?
(2)汉越语一次又一次证明庄组“假二等”是道道地地的真二等。这跟汉越语山摄二等声母看的出来。也从汉越语的韵母看出来。绝对不是避免撞车。“避免撞车”是错误观念。庄组假二等跟章组三等同韵,只是汉语现象,汉越语这两组字不押韵。
(3)从“古无轻唇音”你应该了解轻唇音是后来产物。同样的,章庄精的区别是后来产物(由颚化及塞喉影响而变)。韵图显然是代表上古末期声母,上古齿音本来是很简单的。假二等,假四等,重纽四等,都不是 accident 。他们都有其他同等的字来证明它们的位置绝对正确,不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