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11月25日讯 记者陆静莹报道∶「Byebye苏屋邨,我爱你!」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公共屋邨孕育无数家庭,万家灯火下,邻里关系融洽。但随时代更替,旧式公屋彷佛沦为淘汰品。有逾50年历史、见证长沙湾保安道变迁的苏屋邨,明起将围上围板,正式清拆重建;不少苏屋邨旧街坊均盼重建后,可搬回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公共屋邨是集体回忆的摇篮,有52年历史的苏屋邨成就不少「人情味」。91岁的温良先生,昨趁告别苏屋邨活动重回旧地,他是第一代的管理员,亦曾居於该邨的彩雀楼。「想当年」的苏屋邨,是不少名人的安乐窝,包括许冠杰、许冠文和许冠英,及Beyond的黄家强及其兄黄家驹。 昨有不少已迁至元州邨等旧街坊,专诚会来拍照留念;其中姓蔡的家庭,三代同堂在「苏屋邨」牌匾下留倩影。他们在90年代迁到该邨居住,喜欢其旺中带静。另有旧街坊不约而同指,对中秋节的苏屋邨印象难忘,因他们会在走廊外的栏杆放置燃点中的洋烛,试想像楼高12层的屋邨,都布满洋烛,是多具节日气氛? 虽然苏屋邨将拆卸重建,不过邨内的名物都会保留,包括牌匾、以往售卖火水的「小白屋」,玛嘉烈公主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