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永不回头的...吧 关注:113贴子:29,231
  • 36回复贴,共1

评价五月天的八张专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源:知乎网 作者: 邹小樱
《同名创作专辑》
从地下到地上,许多编配还带有学生乐团的气息。尽管和声的创作还是非常简单,如《拥抱》就只有四个和弦,但已经展现出他们和别的乐团不一样的地方。整张专辑录制水准虽然不高,但胜在五月天的第一步就开始自己的土法炼钢之旅,一开始就自己学着录音、制作,让他们之后的生涯受益匪浅——没有人能够左右他们的音乐,除了他们自己。在第一张作品中,五月天已经开始融入了各种的弦乐音色,虽然编的不怎么样。总之,这张专辑至少有五首歌可作为他们的金曲,即使日后他们写出再牛逼的歌,至少这里有五首歌不会被埋汰。你是一种感觉,写在夏夜晚风里面,这就是这个时期五月天的最真实写照。
《爱情万岁》
五月天旋律性最佳的一张专辑,没有之一。
英伦吉他依然成为这张专辑的主轴,《温柔》里面简单的双音间奏编配至今听起来依然经典(这首歌的三吉他编排当然也是经典),其实我真的不想听什么还你自由版。除了《雨眠》这首歌被我认为是鸡肋之外,其他每首歌都各自有无法磨灭的闪光点。对于大陆第一代的五迷来说,这张专辑才是认识五月天的伊始,当时通过互联网和零星的电视节目,我们同步接收到了《爱情万岁》,因此这张专辑是我心目中最流行、也最好听的一张五月天。这里头青涩的爱情观,让我想到了《And I Love her》《If I Fell》时期的……嗯。《憨人》奠定了五月天往后的音乐价值观,而这里头的《反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看似b-side的曲目也成为了一小戳资深五迷为证明自己和90后五迷不一样之处的作品。
《人生海海》
五月天企划概念最佳的一张专辑。由《一颗苹果》开始,到《人生海海》作结,他们在此与青春作别,从此一头扎入社会洪流。这张专辑的录音制作水平达到了他们史上最高峰,那些觉得阿信唱得很烂的,可以听听在这张专辑里面,阿信的青春肆意,恰如其分的表达。此前我已说过,《人生海海》这首歌于我来说是《here comes the sun》一般的存在,是我人生的主题曲(之一),所以对这张专辑的评判当然会有偏颇。不过值得留意的是,这张专辑很多曲目的编排都是刻意地化繁为简,五月天对传统三大件电声乐器的运用到此达到了最高峰,你可以买一本《怪兽家点名》,看看里头的团谱,会发现这里头的美妙的。用简单的吉他和弦,简单的和弦外音,就能做出优美的、独一无二的五月天的声音。
《时光机》
五月天复出后的分水岭。面对如日中天的周杰伦所掀起的潮流,五月天也作出了自己的改变,说实话我讨厌这种乱七八糟的改变。当然五月天很多特质都没有改变,《轻功》依然是四个和弦就能写出如此朗朗上口的旋律,《而我知道》也搭配着叙事性很强(现在看起来可以叫做微电影)的MV继续在校园里头称王称霸,但我真的不喜欢这里头扭扭捏捏的五月天。很多作品现在听起来都是失败的,《雌雄同体》抄beatles哪首歌之前我在知乎里面提到过,《赌神》《武装》这样的作品也开启了阿信后来惯用的写作手法——但这种手法我个人非常抗拒,纯粹是找不到话的做法。现在看来这张专辑最大的亮点在于怪兽——《九号球》是他第一次在五月天中发表的作品,此后怪兽展现了他的作曲才华。尽管怪兽作曲的天赋不如阿信,但在阿信创作力下滑的阶段,怪兽硬生生撑起了半片五月天。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对于五月天来说,也是一张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首先《倔强》唱到内地街知巷闻,另一方面,五月天也开始运用大量的华语主流流行音乐编曲制作手法(并非传统的乐团表现手法)到自己的专辑里头。如果把五月天这个名字隐去,《神的孩子都在跳舞》根本让人无法想象这是一个乐团的作品。由此,距离五月天大一统华语乐团的时代已经很近了,他们也非常驾轻就熟地掌握了搞定乐迷的大量手法:要用完全非乐队化的KTV金曲(《让我照顾你》到后来的《突然好想你》再到后来《我不愿让你一个人》);要有很适合舞台表演的快歌;要有很励志的作品;这三点让他们成为叫好叫座的演唱会之王。可是,这时候的五月天,已经和我最初喜欢的那个,渐行渐远(正应了《步步》这个主题)。
《为爱而生》
五月天至今八张作品中最烂的一张。也是我唯一没有买的五月天录音室专辑——这有多大的怨念你说?同样是讲述爱,和《爱情万岁》相比起来,这张专辑真的弱爆了。不过玛莎《最重要的小事》中开始展露的作曲才华值得被重视,而后来在诺亚方舟巡演中重新拿出来玩的《一千个世纪》配合这个主题听起来也蛮不错的。不过当年的那个Xbox广告可以歇菜了…
《后青春期的诗》
没有青春没有诗,这是这张专辑刚出来时我的评价。当然现在30岁了,重新听着这些歌也渐渐明白了他们的用意。可无论如何,“造作”,这个词依然是我对他们的判断。五月天太会伪装自己了,他们用各种方式让自己不会老去,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18岁的年轻歌迷的群体里屹立不倒。实际上他们有更多真实的想法,但无奈在五月天这个帝国里,和消费主义相悖的东西都是不妥的。《你不是真正的快乐》《如烟》《我心中尚未崩溃的地方》通通契合乐迷的需求,可我依然看到的是过分的包装。
《第二人生》
一张带有回归性质的作品。大段的电吉他solo和riff,如《三个傻瓜》,《歪腰》展现了五月天还是一个拥有技术含量的团体。怪兽的电吉他音色和走向在过去的几张专辑中逐渐被强调,而今更是成为五月天的标识,这种越发日式的演奏风格的突出,也是怪兽本人在这个团体中所扮演角色进一步强调的映衬。石头依然低调,《星空》一听就是石头的作品,他原本可以做的还有更多。玛莎的《诺亚方舟》拿奖了,其实他的曲子能找到五月天最早期的那种影子。这么多年过去了,玛莎是唯一一个、几乎没有变化的人。这张专辑中的Bass部分,他也一如既往地卖力,也是五个人中最精彩的部分,听《洗衣机》的bass line本就很过瘾。许多资深的五月天听众,包括在《怪兽家点名》中有一篇长篇访谈的作者叶云平老师也同意,《第二人生》是五月天开始回到正规的作品,乐团化的成分被加强,或许也是他们明白了,五月天安身立命之本,是因为他们是一个乐团,这个核心不能变。如果你问我说,像五月天这样的流行乐队所做的音乐,和那些流行歌手通过乐团化做出来的音乐(如林宥嘉《自然醒》)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抛给五月天,然后他们用《第二人生》回答了。乐队成员之间,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主唱和伴奏带的关系。无论如何,《第二人生》给予了我信心。


IP属地:四川1楼2014-01-28 18:43回复
    其实这个乐评人后来说,他买了《为爱而生》的,只是他忘记了


    2楼2014-01-28 20:16
    收起回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1-29 09:13
      回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1-29 09:14
        收起回复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1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1-29 09:14
          收起回复
            我看过很多乐评,我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差异真大。你再怎么做也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啊


            6楼2014-02-11 14:01
            收起回复
              一直想看耳东关于五月天已死的乐评可是一直找不到


              IP属地:江西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3-12 21:22
              收起回复
                赞赞、、


                8楼2014-03-12 21:52
                回复
                  我也是为了凑齐再下定决心买了<为爱>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3-14 02:05
                  收起回复
                    “无论如何,《第二人生》给予了我信心。”
                    我还问了邹老师为何这么说,因为他在豆瓣把第二人生批得血淋淋的呀~


                    10楼2014-03-18 13:06
                    收起回复
                      能不抱大腿么,需要“资深”五迷来左右你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3-18 14:08
                      收起回复
                        现在呢?转眼过去这么多年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5-11 13:11
                        回复
                          好久不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5-30 01: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