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67,188贴子:14,631,909

汉服简考(论文征求意见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了四五个月,终于可以开始发布了。
汉服简考——对汉服概念和历史的考证(草稿版)
岭南汉服学术部 独秀嘉林(汪家文)
注意:目前是草稿版本,连载发布,期盼同袍和网友提出意见,以便修正,暂勿转载。待连载完毕后发布全文正式版时,欢迎传播!


1楼2014-01-31 00:48回复

    目录(大致)
    前言 5
    1、汉服与汉服运动的研究概述 5
    1.1、汉服运动概况 5
    1.2、汉服研究概述 7
    2、对汉服概念和定义的考察 9
    2.1、目前流行的汉服定义 9
    2.2、修正汉服的概念定义 11
    3、古籍中的汉服记载 12
    3.1、对“汉服”的常见理解 12
    3.2、古籍中的“汉服”概念 15
    3.3、古籍中的“衣冠”“中国衣冠”“汉衣冠”“华服”“汉装” 22
    1)古籍中的“衣冠”“衣冠南渡” 22
    2)古籍中的“中国衣冠”“中国服” 25
    3)“汉衣冠”“汉装”“中国衣冠”“华服”“中国服饰” 28
    4)诗文集中的“汉衣冠”等 35
    5)“华服”区别“胡服” 39
    3.4、“衣冠”“右衽”“华服”“中国衣冠”等代表汉族人民、国家或文化、文明: 40
    4、左右衽的认同观 44
    4.1、二十四史中的“左衽” 44
    5、汉服因暴力消亡 55
    5.1、明朝以前汉服遭受的磨难 55
    5.2、“剃发易服”与悲壮的反抗 56
    6、清代持续禁止汉服
    6.1、清代画作中的汉服
    6.2、皇帝语录——清帝对禁止汉服的阐述
    1)皇太极
    2)多尔衮、顺治
    3)康熙
    4)雍正
    5)乾隆
    6)嘉庆
    结尾
    参考资料、延伸阅读


    3楼2014-01-31 00:51
    收起回复
      前言
      汉服复兴运动从兴起至今已十年,由汉服重现而带出或促进的传统服饰、传统礼仪、传统节日、国学读经的发展看似如火如荼,然学术界、文化界对汉服的关注和研究仍未深入触及全面考察和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领域,各地汉服活动也限于活动形式枯燥、思想内涵流失、学术水平不高的困境,因此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和运动的深度与层次都亟待提升。而此大课题需要广大同袍和学者共同努力。
      本文在目前已有的关于汉服运动和汉服运动研究的成果基础上,尝试修正对社会上有关汉服概念和汉服历史的错漏和误区,添加笔者考察并归纳的一些文献资料,以期抛砖引玉。相关论述难免错漏不当,希望大家讨论、指正。
      本文主要内容有:简要总结当代汉服运动的研究现状;总结并修正汉服的定义;考察古籍文献中“汉服”概念的出现与运用;考察古人对服饰左右衽的认同观;通过清代画作管窥满清贵族对汉服的喜爱;通过皇帝语录考察满清历代统治者对汉服文化的严酷禁止。重点是对古籍中汉服概念的记载,和满清统治者如何费尽心思禁止汉化这两方面内容——前者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古人面对汉服的心理状态,后者使我们体会清代汉文化生存与复兴的艰难,更深刻地理解人为的文化压迫和奴役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巨大阻滞作用,从而坚定对捍卫各民族文化平等发展、自由传承权利的信心。


      4楼2014-01-31 00:56
      收起回复
        2.2、修正汉服的概念定义
        可以看出,目前社会上汉服的定义和诠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是论述汉服存在于黄帝时期至明末期间,并未涵括辛亥革命前后曾零星和短暂出现的汉服,特别是21世纪所爆发的汉服复兴运动——当代汉服已经出现在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穿着汉服已经成为一种媒体界“见怪不怪”、文化界必不可少的现象——这种论述显然不利于将汉服从“古装”概念中分离出来;
        其二是将汉服定义一分为二,亦表示汉朝服饰——实际上,一方面,在古代“汉服”“汉衣冠”“华服”等多表示汉族衣冠、中国衣冠,而用来指代汉朝衣服的并不多(后文详述),另一方面,对表现汉服的民族属性和传承意义十分不利,在当代几乎所有的汉服复兴者都不承认“汉朝服装”的含义,而对媒体常将汉服称为“汉朝服装”或“古装”的错误报道感到不满。
        因此,笔者在《通过明清历史对比初探中国落后原因》修改稿中,将以上汉服定义修改为“古代汉服”(由于“现代汉服”的概念和体系构建涉及服饰学术和社会心理问题,不在本文研究范围):
        现在所指古代汉服,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在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的近四千年中,以华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系;或者说:历史上的汉民族传统服饰(古代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而在2013年杨娜主编的《汉服运动大事记2013版》中,汉服的时间属性已不限于明末以前:
        汉服,即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唐服、衣裳,是从黄帝即位(约公元前2698年)至今四千多年中,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在清代,汉服因为满清推行剃发易服酷令而被迫消亡。[1]
        笔者综合以上定义和论述,并考察古籍中汉服概念的运用情况,结合自己在汉服复兴中的感触,给出一个汉服概念定义,以期方家指正:
        汉服,即中国汉族传统服饰,曾称汉衣冠、汉装、衣冠、中国衣冠、华服、右衽等,是发展传承了四千多年(清代因剃发易服而消亡,21世纪初开始复兴),区别于其他民族,体现礼仪风俗、审美品格、思想哲学等汉文化内涵,并彰显中华民族认同精神的服饰体系。
        [1]引自:杨娜(兰芷芳兮)主编《汉服运动大事记2013版》,http://wenku.baidu.com/view/c6aa8e0c4b35eefdc8d333a1.html,2013年10月15日,第7页


        8楼2014-01-31 01:12
        收起回复
          [1](汉)蔡邕《独断》卷下,《左氏百川学海》第03册甲集三,武进陶氏涉园影印宋咸淳本1927年版,电子版第49页;(汉)蔡邕《蔡中郎集》卷1·《独断》页33,《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0920.cn#page/n74
          [2]《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5页
          [3](唐)樊绰著、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卷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唐)樊绰撰,木芹补注《云南志补注》卷4,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4]《二十四史全译·新唐书》第8册·卷222上,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815页
          [5]《新唐书》卷222上·南蛮上,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59页
          [6]金毓黻辑《大元大一统志》·残本11(电子页码179)、辑本卷4
          [7]《大明一统志》第10册·卷87,台联国风出版社1977年版,第5360页
          [8]《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39页
          [9]《新唐书》卷222中·南蛮中,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66页
          [10]《二十四史全译·新唐书》第8册·卷216下、卷222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5页、第4823页
          [11](宋)晃说之《阴山女歌》,《全宋诗》第2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06页
          [12](清)徐帆辑《宋会要辑稿》第196册·蕃夷二,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7696页
          [1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8册·卷97,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53页
          [1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6,中华书局1986年版,考2710页上
          [15](清)厉鹗《辽史拾遗》卷13页12,《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4605.cn#page/n102;《丛书集成》本为“过惠州,城至低小,外城无人居,内城有瓦屋仓廪,人多汉服。”见:《辽史拾遗》页253卷13,《丛书集成初编》第3899册,商务印书馆影印史学丛书本
          [16](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2·中京四面诸州,《中国兵书集成》第3-5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8年版,第1105页
          [17](清)和珅《热河志》卷60页14,《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2545.cn#page/n30
          [18](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6·元旦朝会,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3页
          [19](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54页、校勘562页
          [20](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6页21,《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1882.cn#page/n132
          [2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3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60页
          [22](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8,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60页
          [23](宋)熊克《中兴小纪》页80卷7,《丛书集成补编》第3858册,商务印书馆据史学丛书本排印,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宋)熊克《中兴小纪》卷7页8,《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7259.cn#page/n100
          [24](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107页19,《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9964.cn#page/n126
          [25](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77·契丹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1页
          [26](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77·契丹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3、1014页
          [27](宋)祝穆撰,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卷61,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78页
          [28](明)《大明一统志》第9册·卷72,台联国风出版社1977年版,第4545页
          [29](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7页16,《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577.cn#page/n168
          [30](清)徐帆辑《宋会要辑稿》第196册·蕃夷二,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7697页
          [3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8册·卷97,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54页
          [32](宋)叶隆礼撰,李西宁点校《契丹国志》卷23·衣服制度,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174页
          [3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6,中华书局1986年版,考2710页中
          [34](宋)余靖《契丹官仪》,《武溪集》卷18,《丛书集成续编》第101册,上海书店,第174页;《武溪集》卷18页6,《四库全书荟要》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80108.cn#page/n12
          [35]《辽史》卷55·仪卫志一,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7页
          [36]《辽史》卷55·仪卫志二,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51-554页
          [37](清)谈迁《北游录》·记闻下,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0页
          [38](明)《续文献通考》卷92,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版,考3611页上;(清)《钦定续文献通考》卷92页1,《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4
          [39](明)《续文献通考》卷92,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版,考3611页中;(清)《钦定续文献通考》卷92页3,《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6
          [40](明)《续文献通考》卷92,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版,考3611页下;(清)《钦定续文献通考》卷92页5,《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10
          [41](明)《续文献通考》卷92,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版,考3612页上;(清)《钦定续文献通考》卷92页7,《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16
          [42](明)《续文献通考》卷92,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版,考3612页中;(清)《钦定续文献通考》卷92页8,《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736.cn#page/n18
          [43](清)《续通典》卷59,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典1490页下;(清)《续通典》卷59页10,《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727.cn#page/n20
          [44](清)《续通典》卷59页11,《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727.cn#page/n22
          注:《万有文库》版中为“……其裘冕终辽世,郊丘不建,不书其衮服”,见:(清)《续通典》卷59,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典1490页下
          [45](清)《续通典》卷61,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典1500页上;(清)《续通典》卷61页7,《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727.cn#page/n100
          [46](清)《续通典》卷59,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典1492页上;(清)《续通典》卷59页16,《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4727.cn#page/n32
          [47]《明世宗实录》卷546,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第8823页
          [48](明)全元立《送章参军之任丽江》,见:(清)胡文学辑,袁元龙点校《甬上耆旧诗》卷17,宁波出版社2010年版,第486页;(清)胡文学辑《甬上耆旧诗》卷17页8-9,《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9115.cn#page/n64
          [49]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9册·卷54·仁祖七年正月已未,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12页
          [50]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9册·卷55·仁祖九年闰十一月壬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87页
          [51](明)刘城撰《峄桐文集》卷10·吴次尾先生传,《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21册,北京出版社影印光绪十九年养云山庄刻本,第500页;王树林校笺《侯方域诗集校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
          [52](清)倪在田《续明纪事本末》,台湾大通书局1957年版,第214页
          [53](清)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阅世编》卷8,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5页
          [54]《清史稿》第30册·卷216,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8982页
          [55](清)乾隆《金世宗论》,《御制文二集》卷3页6,《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3262.cn#page/n12
          [56](清)徐珂《清稗类钞》第9册·鉴赏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362页
          [57](清)徐珂《清稗类钞》第13册·服饰类,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146页
          [58](清)何恭弟《苗宫夜合花》卷9,台湾广文书局1980年版;(清)何恭弟《苗宫夜合花》卷9,《中华秘本》第11卷,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版
          [59](清)驷溪云间子集撰、乐山人纂修《草木春秋演义》下册第20回,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第4辑


          14楼2014-01-31 22:18
          回复
            楼主,正版求@啊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4-01-31 23:02
            回复
              只是我不内行哦


              16楼2014-02-01 22:53
              回复
                更新3.2节。
                http://www.gzhf.org/1213119.html
                目前已知对于“汉服”一词最早的文物记载,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描述4件“雕衣俑”的服饰,发掘报告中记述:“所雕衣着为交领右衽长袍。黑地上彩绘信期乡纹样,边缘起绒锦式样,下裾朱绘。这大概就是《礼记·玉藻》‘朝玄端,夕深衣’所说的深衣了。外为对襟短襦,上有彩绘绣花纹样。”[1]
                [1]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研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马王堆汉墓文物》一书有“雕衣侍俑”照片,并有文字描述:“头梳垂云髻,身着交领长袍,外罩对襟短襦。”见:傅举有、陈松长编著:《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19楼2014-02-06 23:35
                回复
                  [1] 《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上,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23页
                  [2] (宋)黄保大:《圣王施徳行礼》,(宋)魏天应、林子长编注:《论学绳尺》卷2页22,《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8340.cn#page/n44
                  [3] (宋)沈括:《梦溪笔谈》页3卷1,《丛书集成初编》第281册,商务印书馆影印明津逮秘书本
                  [4] (宋)高承:《事物纪原》页106卷3,《丛书集成初编》第1210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5] (清)沈自南:《艺林汇考服饰篇》卷6页6,《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1678.cn#page/n106
                  [6]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91,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27页
                  [7] (宋)《宣和画谱》页231卷8,《丛书集成初编》第1652册,商务印书馆影印明津逮秘书本
                  [8]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页25、卷2,《丛书集成初编》第1654册,商务印书馆影印明津逮秘书本
                  注:四库本篡“虏”为“部”,见:《图绘宝鉴》卷2页28,《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7767.cn#page/n82
                  [9] (明)朱谋垔:《画史会要》卷1页7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440页
                  [10] (宋)司马光,(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286,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330页
                  [11] “契丹主改服中国衣冠,百官起居皆如旧制。”见:(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42上页42,《四库全书荟要》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75963.cn#page/n86
                  [12] “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改服中国衣冠,百官起居皆如旧制。”见:(宋)叶隆礼:《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3页10,《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9328.cn#page/n58
                  [13] “契丹主改服中国衣冠,百官起居皆如旧制。”见:(宋)沈枢:《通鉴总类》卷18上页55,《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1114.cn#page/n110
                  [14] 引《契丹国志》:“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帝改服中国衣冠,百官皆如旧制。”见:(清)厉鹗:《辽史拾遗》卷3页47,《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4601.cn#page/n96
                  《丛书集成》本为:“改服中国,百官皆如旧制。”见:《辽史拾遗》第67页、卷3,《丛书集成初编》第3897册,商务印书馆据史学丛书本排印
                  [15] (宋)王称:《东都事略》卷128页1,《四库全书》版,hhttp://archive.org/stream/06059307.cn#page/n82
                  [16] (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13页34,《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5431.cn#page/n70
                  [17] “嘉佑六年,上书自言慕中国衣冠,愿以此迎使者。朝廷许之。”见:(清)《钦定续通志》卷604页15,《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9520.cn#page/n54
                  [18] “嘉佑六年,自言慕中国衣冠,当以此迎使者。诏许之。”见:(清)《钦定续文献通考》卷248页41,http://archive.org/stream/06065809.cn#page/n174
                  [19]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2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9页
                  [20] (宋)岳珂:《桯史》页69、卷9,《丛书集成初编》第2869册,商务印书馆影印津逮秘书本
                  [21]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53,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44页;(明)冯琦原编,陈邦瞻增辑:《宋史纪事本末》卷12页35,《四库全书荟要》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75862.cn#page/n70
                  [22] 《明太祖实录》卷7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第1353页
                  [23]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卷1页41,《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6356.cn#page/n112
                  [24]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0,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0页
                  [25] 《明史》卷57·礼11,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36页
                  [26] (清)李光地撰,祖武点校:《榕村语录》卷21,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80页;(清)李光地:《榕村语录》卷21页21,《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47901.cn#page/n44
                  [27] 《旧唐书》第13册·卷163·胡证,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59页
                  [28] 《旧唐书》第15册·卷190上·谢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90页
                  [29] (唐)陈鸿祖:《东城老父传》,《全唐文》卷720,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14页
                  在《太平广记》中“首饰华服之制”作“首饰靴服之制”,见:(唐)陈鸿祖:《东城老父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485,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995页
                  [30]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5·唐纪41,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265页
                  [31] (宋)陈造:《都梁八首》,《全宋诗》第45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091页


                  23楼2014-02-27 02:36
                  回复
                    3.6、表示汉族人民、国家或文明
                    “中国衣冠”等词在很多情况下泛指中国的文明、国家或百姓,以下简单地举例说明。
                    唐朝李白:“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1]是说安史之乱后人们搬迁到江南。
                    叙述南唐史事的《钓矶立谈》:“当是时,天下瓜裂,中国衣冠多依齐台,以故江南称为‘文物最盛处’,然其濯濯,如此云尔。”[2]说的是北方士人南迁对江南文化品位的提升。
                    《宋书》:“华服萧条,鞠为茂草,岂直天时,抑由人事”[3],此处“华服”指代汉族生活区[4]。
                    宋朝林駧在论述方言时称:“若夫南方‘都’之音‘猪’,宋人‘来’之音‘离’,此中国衣冠之所萃,礼乐之自出,而乃如是耶?”[5]指中国文明礼乐会聚、发端之地尚且有方言。
                    宋宁宗时刘光祖奏称:“女真乃吾痛心疾首之仇,天亡此虏,送死汴京……陛下为中国衣冠之主,人归我而我绝之,是之谓弃人,未有为中国衣冠之主弃人而人不怨者也。”[6]《宋史》转载:“女直乃吾不共戴天之仇,……陛下为中国衣冠之主”[7],此处“衣冠”指代的是与女真民族相对的中国文明教化[8]。
                    宋理宗时李鸣复奏称:“彼敌之狡谋,固已视吾中国衣冠为几上肉,排墙之祸作矣!”[9]这里的“中国衣冠”即是指宋朝(中国)百姓和文明成果。
                    南宋汪彦章奏表称:“臣伏以天下为家,既靡殊于疆界,圣人去恶,当务绝其本根。惟北荒传袭之区,异中国衣冠之俗,逢时休盛,举国震惊,悉主、悉臣来袭,汉仪之旧,实墉实壑,率循周典之同蠢,兹遗孽之妖,敢肆怙终之恶。”“中国衣冠”泛指中国文明制度。[10]
                    南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臣窃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之所钟也,人心之所会也,衣冠礼乐之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以相承也,岂天地之外偏邪之气之所可奸哉?不幸而能奸之,至于挈中国衣冠礼乐而寓之偏方,天命人心犹有所系。”[11]《宋史》的记载有删节:“惟中国天地之正气也,天命所钟也,人心所会也,衣冠礼乐所萃也,百代帝王之所相承也。挈中国衣冠礼乐而寓之偏方,虽天命人心犹有所系”[12],此2处“衣冠”指礼乐文明制度[13]。
                    除此之外,该文亦被较多古籍记载,如南宋《宋名臣言行录外集》[14]、元代《敬乡录》[15]、明朝《历代名臣奏议》[16]、《文章辨体汇选》[17]等。
                    宋代诗词:“中国衣冠礼乐先,国亡那得更求全。凄凉青盖端诚殿,何似幽兰一炬烟。”[18]“中国衣冠尽,孤臣蹈海边。秦思鲁连操,汉忆翌生才。”[19]
                    元代苏天爵:“呜呼!昔者贞佑之变,金人南播,兵燹之余,中国衣冠旧族存者无几。”[20]“衣冠”指中原文明。这是感叹在蒙古军事压力下,金国向南迁都汴京,兵灾之下,中国文明和族群所剩无几。


                    24楼2014-02-27 02:37
                    回复
                      [1] 《汉书》卷73,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38页
                      [2] 《三国志》卷8,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4页
                      [3] 《晋书》卷101,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65页
                      [4] 《北齐书》卷2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51页
                      [5] 《北史》卷5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22页
                      [6] 《宋史》卷37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169-9170页
                      [7] 《汉书》卷64下,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126页
                      [8] 《汉书》卷94下,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30页
                      [9] 《后汉书》卷58,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66页
                      [10] 《后汉书》卷80上,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759页
                      [11] 《后汉书》卷86,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21页
                      [12] 《后汉书》卷87,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45页
                      [13] 《三国志》卷40,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40页
                      [14] 《三国志》卷53,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25页
                      [15] 《晋书》卷56,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14页
                      [16] 《晋书》卷7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97-1298页
                      [17] 《晋书》卷9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38页
                      [18] 《晋书》卷99,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33页
                      [19] 《晋书》卷110,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95页
                      [20] 《晋书》卷126,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13-2114页
                      [21] 《宋书》卷6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27页
                      [22] 《二十四史全译·宋书》第2册卷64,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5页
                      [23] 《宋书》卷6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59页
                      [24] 《宋书》卷8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17页
                      [25] 《宋书》卷99,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26页
                      [26] 《二十四史全译·宋书》第3册卷99,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4页
                      [27] 《南齐书》卷1,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页
                      [28] 《南齐书》卷26,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29页
                      [29] 《南齐书》卷2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36页
                      [30] 《二十四史全译·南齐书》卷27,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页
                      [31] 《南齐书》卷4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54页
                      [32] 《南齐书》卷5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32页
                      [33] 《二十四史全译·南齐书》卷54,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716页
                      [34] 《南齐书》卷5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69页
                      [35] 《南齐书》卷59,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97页
                      [36] 《梁书》卷3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4页
                      [37] 《陈书》卷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55页
                      [38] 《魏书》卷4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08页
                      [39] 《魏书》卷9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82页
                      [40] 《二十四史全译·魏书》第3册卷95,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4页
                      [41] 《北齐书》卷4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27页
                      [42] 《二十四史全译·北齐书》卷45,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480页
                      [43] 《周书》卷50,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6页
                      [44] 《隋书》卷3,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页
                      [45] 《北史》卷12,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9页
                      [46] 《隋书》卷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6页
                      [47] 《隋书》卷1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2页
                      [48] 《二十四史全译·隋书》卷15,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319页
                      [49] 《隋书》卷83,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39页
                      [50] 《北史》卷9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34页
                      [51] 《隋书》卷8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50页
                      [52] 《北史》卷92,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02页
                      [53] 《北史》卷99,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82页
                      [54] 《旧唐书》卷1,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页
                      [55] 《旧唐书》卷18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23-424页
                      [56] 《旧唐书》卷80,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47页
                      [57] 《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3册卷80,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0页
                      [58] 《旧唐书》卷138,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574页
                      [59] 《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5册卷138,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9页
                      [60] 《旧唐书》卷170,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19页
                      [61] 《旧唐书》卷173,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页
                      [62] 《旧唐书》卷19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590页
                      [63] 《旧唐书》卷199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644页
                      [64] 《新唐书》卷12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75页
                      [65] 《新唐书》卷16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37页
                      [66] 《新唐书》卷222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89页
                      [67] 《宋史》卷138,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78页
                      [68] 《宋史》卷26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502页
                      [69] 《宋史》卷28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861页
                      [70] 《宋史》卷428,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954页
                      [71] 《宋史》卷447,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251页
                      [72] 《宋史》卷472,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630页
                      [73] 《金史》卷82,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15-1216页
                      [74] 《宋史》卷47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681页
                      [75] 《宋史》卷49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959页
                      [76] 《宋史》卷496,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977页
                      [77] 《辽史》卷56,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52页
                      [78] 《金史》卷43,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49页


                      30楼2014-02-27 02:45
                      回复
                        不知道论文啥样子
                        长长的出处啊……


                        IP属地:湖北31楼2014-02-27 03:04
                        回复
                          写的不错。
                          不过只看到了1.3,太深入的就没看。
                          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辽史》那里的“汉服”和现在的汉服意义与指代范围并不等同。不过这个问题不影响论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4-02-28 00:26
                          收起回复
                            5.4、《四库全书》篡改汉服史料
                            满清统治者的反复劝诫和严厉高压,使人们对服饰的谨慎和忌讳态度也体现到修史上,以下略举数例。[1]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述西夏李元昊派人使宋,到东华门脱西夏服、换汉服:“(李元昊)其表函尚称臣,可渐以礼屈,愿与大臣熟议。诏许使者赴京师。劝等令韩周与俱,使者及东华门,始去本国服。”[2]在四库本中被篡改成“……使者及东华门,始去朝服” [3],将象征国与国的服饰差别消除。
                            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中记载:“……劝等令韩周与俱,使者及东华门,始去胡服。”[4]四库本则篡改为“……劝等令韩周与,使者及东华门,始中国服”[5],表明清廷对“胡服”字眼的忌讳。
                            宋人作《契丹官仪》记载辽国见闻:“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6]
                            四库本则大肆篡改为:“契丹之官,领番中职事者皆异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国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7]
                            宋朝靖康之变中遭金国强留的吴激作诗曰:“箕子朝鲜僻,蓬丘弱水宽。儒风通百粤,旧史记三韩。邑聚居巢惯,夷装被发安。犹存古笾豆,兼用汉衣冠。”[8]表明其向汉之心。该诗在供仅满清皇帝阅览《四库全书荟要》中未被改动,但在《四库全书》中两遭篡改——
                            在元好问《中州集》中“邑聚居巢惯,夷装被发安”被改成“邑聚从衡接,民居质朴安”[9];在康熙《御选金诗》中“夷装被发安”被改为“民淳比户安”[10]。
                            [1] 满清编修《四库全书》对中华古籍进行大规模篡改,这在拙作《通过明清历史对比初探中国落后原因》中已有论述。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9册·卷123,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93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3页3,《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64197.cn#page/n102
                            [4]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7页22,民国乌程张氏刊本《适园丛书》校玉玲珑阁钞本版
                            [5]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7页32,《四库全书》版,http://archive.org/stream/06054701.cn#page/n142
                            [6] (宋)余靖《契丹官仪》,《武溪集》卷18,《丛书集成续编》第101册,上海书店,第174页
                            [7] (宋)余靖《武溪集》卷1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74页
                            [8] (金)吴激:《鸡林书事》,见:(元)元好问编《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页
                            [9] (金)元好问:《中州集》卷1页1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3页
                            [10] (清)康熙编:《御选金诗》卷18页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3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292页


                            38楼2014-03-06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