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既然我们都无法“早知道”
于娟坚持每天两次更新博客,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坦白说后悔自己曾经这样——“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但很遗憾的是,很多网友,一边看着于娟的博客,一边重复着跟过去的于娟同样的生活,只因为他们还没有感到“生命临界点”的危机。相比网友们的“明知故犯”,在“生命日记”之外,其实更令人警醒的是,在中国,像于娟这样的人,可算是“优等生”、“优等白领”的典型,但她认为自己考的GT证书“毫无价值”,考研是“堂而皇之”,毫不夸张地说,这也间接反映出了我们生命教育的缺失。我们的教育,更加偏重分数和考试,而对“人生”、“生命”较少涉及。很多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优等生”,只知道沿着家长和老师指点的方向努力,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找一份好工作、结婚生子,直到有致命性的危机出现,他们才恍然大悟: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过去的很多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父母,把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原本成绩出众的孩子因没有考进理想的大学选择了逆反甚至轻生,他们才知道后悔:早知道会这样,我当初就不该逼他。还有很多子女,平时忙于工作,忙于小家庭,直到父母病重,他们才觉得遗憾:早知道会这样,我肯定会抽出时间来多陪陪父母。“早知道会这样”,这已经成了我们痛悔时最常用的句式。当然我们也都清楚,我们都无法“早知道”,所以我们能做的,也正是于娟老师一再提醒我们的,就是好好把握当下,以不会令自己将来后悔的方式去生活。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苹果公司CEO乔布斯提供了出色的答案。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提到,他17岁的时候读到这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当答案连续多天是‘No’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乔布斯只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但这并不妨碍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21岁与人合作创办苹果公司,三十多年来一直是IT界的风云人物,这是一个常人在改变着自己不平凡的生活。
杨文: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不管怎样生活,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着到。只是,一直都活在压力下,而丢掉了原本自己心底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好像总是缺失了什么。一个活着,喜欢的是夜夜笙歌也好,喜欢的是周游世界也好,总该要拖着自己的身体去做。活着精彩才是王道。不该在失去的时候才懂的珍惜,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相反的事儿了。其实我们都在写着“生命日记”,用着自己的生命去书写自己的生活。记得一个中年丧妻的画家,有一次泪流满面地跟我说:活着真好。 对比那些不幸的人,我们才能知道做一个健健康康的普通人的快乐。所以于娟的存在,是作为一个悲情人物,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生命的真实价值。别人连活下去的权力都被剥夺了,别人在睡梦中都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我们还抱怨啥,还愤怒啥,还不平衡啥。于娟,我很佩服她。谢谢她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要我们在忙碌的同时,多挤出些时间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浮躁?是急功近利?还是像洗脚妹默默无闻中资助那么多学子一样平凡中见神奇?阿布:总是失去了才懂珍惜于娟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许多人在患上不治之症以后都以书或网络的方式警醒世人,并转告自己的感悟。但悖论是,如不亲身经历,大多数人还是不会“悔改”,“毫无必要”的压榨或消耗自己的生命总是理所当然,等身体垮掉时,又才幡然醒悟自己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纪德在小说《背德者》里说:“人们最动人心弦的作品,总是痛苦的产物。幸福有什么可讲的呢?除了经营以及后来又毁掉幸福的情况,的确不值得一讲。”很多东西,只有当我们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倍感珍贵。生命如是,感情如是,亲情也如是。我们总是期待着天荒地老、地久天长,却不懂得去经营和珍惜,等到真正大彻大悟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如此看来,还是知足为好,人生追求什么完美?能够每天快快乐乐的活着就是最好的了。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平时身体好的时候没想过生老病死,离别感伤。若是明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倒计时,和亲人朋友的相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恐怕每个人心中涌起的除了绝望之外更多的是空白。生命太脆弱,用健康代价换来的那些所谓的物质在生命面前显得尤其渺小。走到最后一刻才明白最宝贵的应该是什么,于娟所说的所谓“浮云”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只有在生命即将消失殆尽之时才能意识到自己以前所追求的那些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朱玲:幸福是什么?早睡早起,规律的作息时间有益健康,这句话所有的人都会承认,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工作的压力需要我们去承受,各种交际活动需要我们去应酬,数不尽的生活欲求需要我们去争取,日新月异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掌握,应接不暇的网络资源诱惑我们去点击……使我们不得不将白天延长进夜晚,由不得自己。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早睡早起已经离我们远去。看了于娟《生命日记》,相信每个人都会很震撼,但是看过之后,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作息规律。
纪福黛:济世若有方,人生则无悔!200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人生格言经典》中,收录了纪福黛撰写的数条格言,而她自己最喜爱的,就是这一句“济世若有方,人生则无悔”。“有梦就有明天,树影摇曳,轻风习习,在一片中草药种植田地中,矗立着一幢整洁安静的楼房,住着来自全国的癌症患者,他们每天一起相互鼓励,相互交流抗癌经验,并且在这里快乐地工作着。呵呵,这就是我一直在构画的康复图。”。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他的课很受欢迎,名字就叫幸福是什么。很多学生去听了以后,纷纷表示,这门哲学课将会影响自己的一生。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有多少人是活得很不明白,“要浪漫,先浪费”,是不是所有的人生的幸福和快乐,都要“先浪费”呢?房子、车子、金钱、权力、名利等等,很多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还有“结婚要婚房的丈母娘”,这些人真得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为了追逐一切浮华的东西,忘了自己的生存之本,忘了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忘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许,人应该懂得幸福的真正意义,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得到幸福。据《东方早报》报道,一个年轻生命,在生死的边缘,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请不要认为这个故事有点老套,病中日记里反思的积劳成疾的生活细节,会给同样背负生活压力的你我一些提醒。
于娟坚持每天两次更新博客,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坦白说后悔自己曾经这样——“回想10年来,基本没有12点之前睡过,学习、考GT之类现在看来毫无价值的证书,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与此同时,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龄球、吃饭、一个人发呆填充了没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个夜晚,厉害的时候通宵熬夜”。但很遗憾的是,很多网友,一边看着于娟的博客,一边重复着跟过去的于娟同样的生活,只因为他们还没有感到“生命临界点”的危机。相比网友们的“明知故犯”,在“生命日记”之外,其实更令人警醒的是,在中国,像于娟这样的人,可算是“优等生”、“优等白领”的典型,但她认为自己考的GT证书“毫无价值”,考研是“堂而皇之”,毫不夸张地说,这也间接反映出了我们生命教育的缺失。我们的教育,更加偏重分数和考试,而对“人生”、“生命”较少涉及。很多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优等生”,只知道沿着家长和老师指点的方向努力,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找一份好工作、结婚生子,直到有致命性的危机出现,他们才恍然大悟: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过去的很多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与此同时,还有很多父母,把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原本成绩出众的孩子因没有考进理想的大学选择了逆反甚至轻生,他们才知道后悔:早知道会这样,我当初就不该逼他。还有很多子女,平时忙于工作,忙于小家庭,直到父母病重,他们才觉得遗憾:早知道会这样,我肯定会抽出时间来多陪陪父母。“早知道会这样”,这已经成了我们痛悔时最常用的句式。当然我们也都清楚,我们都无法“早知道”,所以我们能做的,也正是于娟老师一再提醒我们的,就是好好把握当下,以不会令自己将来后悔的方式去生活。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苹果公司CEO乔布斯提供了出色的答案。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提到,他17岁的时候读到这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当答案连续多天是‘No’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乔布斯只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但这并不妨碍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21岁与人合作创办苹果公司,三十多年来一直是IT界的风云人物,这是一个常人在改变着自己不平凡的生活。
杨文: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不管怎样生活,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做着到。只是,一直都活在压力下,而丢掉了原本自己心底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好像总是缺失了什么。一个活着,喜欢的是夜夜笙歌也好,喜欢的是周游世界也好,总该要拖着自己的身体去做。活着精彩才是王道。不该在失去的时候才懂的珍惜,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相反的事儿了。其实我们都在写着“生命日记”,用着自己的生命去书写自己的生活。记得一个中年丧妻的画家,有一次泪流满面地跟我说:活着真好。 对比那些不幸的人,我们才能知道做一个健健康康的普通人的快乐。所以于娟的存在,是作为一个悲情人物,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生命的真实价值。别人连活下去的权力都被剥夺了,别人在睡梦中都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来,我们还抱怨啥,还愤怒啥,还不平衡啥。于娟,我很佩服她。谢谢她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要我们在忙碌的同时,多挤出些时间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浮躁?是急功近利?还是像洗脚妹默默无闻中资助那么多学子一样平凡中见神奇?阿布:总是失去了才懂珍惜于娟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许多人在患上不治之症以后都以书或网络的方式警醒世人,并转告自己的感悟。但悖论是,如不亲身经历,大多数人还是不会“悔改”,“毫无必要”的压榨或消耗自己的生命总是理所当然,等身体垮掉时,又才幡然醒悟自己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纪德在小说《背德者》里说:“人们最动人心弦的作品,总是痛苦的产物。幸福有什么可讲的呢?除了经营以及后来又毁掉幸福的情况,的确不值得一讲。”很多东西,只有当我们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倍感珍贵。生命如是,感情如是,亲情也如是。我们总是期待着天荒地老、地久天长,却不懂得去经营和珍惜,等到真正大彻大悟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如此看来,还是知足为好,人生追求什么完美?能够每天快快乐乐的活着就是最好的了。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平时身体好的时候没想过生老病死,离别感伤。若是明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倒计时,和亲人朋友的相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恐怕每个人心中涌起的除了绝望之外更多的是空白。生命太脆弱,用健康代价换来的那些所谓的物质在生命面前显得尤其渺小。走到最后一刻才明白最宝贵的应该是什么,于娟所说的所谓“浮云”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只有在生命即将消失殆尽之时才能意识到自己以前所追求的那些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朱玲:幸福是什么?早睡早起,规律的作息时间有益健康,这句话所有的人都会承认,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工作的压力需要我们去承受,各种交际活动需要我们去应酬,数不尽的生活欲求需要我们去争取,日新月异的知识需要我们去掌握,应接不暇的网络资源诱惑我们去点击……使我们不得不将白天延长进夜晚,由不得自己。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早睡早起已经离我们远去。看了于娟《生命日记》,相信每个人都会很震撼,但是看过之后,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作息规律。
纪福黛:济世若有方,人生则无悔!200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人生格言经典》中,收录了纪福黛撰写的数条格言,而她自己最喜爱的,就是这一句“济世若有方,人生则无悔”。“有梦就有明天,树影摇曳,轻风习习,在一片中草药种植田地中,矗立着一幢整洁安静的楼房,住着来自全国的癌症患者,他们每天一起相互鼓励,相互交流抗癌经验,并且在这里快乐地工作着。呵呵,这就是我一直在构画的康复图。”。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他的课很受欢迎,名字就叫幸福是什么。很多学生去听了以后,纷纷表示,这门哲学课将会影响自己的一生。而现在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有多少人是活得很不明白,“要浪漫,先浪费”,是不是所有的人生的幸福和快乐,都要“先浪费”呢?房子、车子、金钱、权力、名利等等,很多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还有“结婚要婚房的丈母娘”,这些人真得知道什么是幸福吗?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为了追逐一切浮华的东西,忘了自己的生存之本,忘了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忘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许,人应该懂得幸福的真正意义,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得到幸福。据《东方早报》报道,一个年轻生命,在生死的边缘,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请不要认为这个故事有点老套,病中日记里反思的积劳成疾的生活细节,会给同样背负生活压力的你我一些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