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吧 关注:2,469贴子:5,496
  • 6回复贴,共1

《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之伊朗文明的发展 作者:汝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稚利安部落的迁入
公元前两千纪,伊朗和印度境内开始出现印欧语系的印度伊阴语居民。这些居民通常称为雅利安人,这是因为他们自称为雅利安人的缘故。稚利安人本意为“高尚的人梦或“贵族”.最初大概是部落首领的称号。根据现有资料,公元前3千纪中期他们仍然是一个部落共同体。双方不但称呼相同,语言相近,而且在社会制度,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公元前2千纪中期,雅利安部落共同体开始解体。一些部落经伊朗
高原进入印度,这就是印度雅利安人。另外一些部落继续留在伊朗,他们仍然称为雅利安人。伊朗人即雅利安人的异译。现代伊朗国名就得名于雅利安人,意为雅利安人的国家。
伊朗部落进入伊朗高原的时间,大致在伊朗青铜时代结束、铁器时代开始之际(约公元前1300年),他们可能是分成几批,逐渐进人伊朗高原的。整个迁徙过程比较和缓,持续几百年之久。
伊朗部落进入伊朗高原的路线,学术界目前尚无一致意见。一般认为他们可能是从欧亚大草原经高加索地区进入伊朗,或先进入中亚,再由中亚进入伊朗;或者同时从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进入伊朗高原的。俄国学者通常把伊朗部落分为东、西两大支。他们认为东伊朗部落从中亚南迁时间在公元前2干纪中期之前。迁徙的主要路线是捷詹河一赫里河谷地(今土库曼、阿富汗与伊朗交界地区〕之间的道路。因为这条道路比较平坦。宜子农牧业居民
活动。但也有些伊朗语部落(A特人、花喇子模人、西徐亚人和塞种部落)仍然留在原先居住的地区,没有进人伊朗高原。西伊朗部落(米底、波斯等部落)并不是从中亚进入伊朗的。他们的故乡是甫俄罗斯草原,大约在公元前2千纪后期经高加索地区进入伊朗.〔但也有学者认为西伊朗部落更有可能是从里海两侧的道路同时进入伊朗高原,分布在邻近的地区。
伊朗部落进入高原的初期,井不带有征服性质。相反,他们最初大多依附于当地原有统治者,为某些小王公充当骑兵,后来才逐渐夺取政权,建立自已的国家.同时,伊朗人开始同化当地土著居民。这种同化在莱些地区出现较早,而且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在伊朗部落中,最强大的是米底和波斯部落。公元前843年,亚述王沙勒马耶沙三世(Shalmaneser“)远征乌尔米耶湖南部,洗劫了当地某个名叫Parsua的地区,学术界通常认为Parsua就是波斯。这是波斯第一次见于文字记载。公元前834年,他收到波斯27位“国王”(部落首领或城市国家的国王)的贡欺,并和米底部落发生战争。公元前8世纪末,波斯部落开始南迁。他们先后在苏莱受尼亚和扎格罗斯山东南部地区停留了一段时间,后来占领了埃兰东部安善地区。这里后来就因为波斯人而称为波斯,成为波斯人的第二故乡。
根据资料记载,伊朗部落大迁徙时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形成宗法奴隶制关系。他们是比较发达的、定居的农牧业居民,掌握了冶铁、犁耕、养马、骑马和驾车技术,但带有农牧业部落的流动性。在长期的迁徒过程中,他们将养马技术传给了各地居民,像印度稚利安人一样,古代伊朗居民也存在种姓〔等级)制度.伊朗最早的3个种姓是祭司、武士和农牧民。祭司在种姓制度中名列首位,但其实际地位却在武士之下。他们的职责主要是
维护宗教伦理和法律,充当统治者的谋士和精神导师.国王出自武士种姓,拥有很大权力,农牧民种姓则是普通公民或奴隶主.种姓制度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的分化,有利于阶级社会的形成。部落的观念早已存在.但它并不是政治组织的基础.当时起主耍作用的是地域单位“省”和“国”,其统治者又是大祭司和法官。


1楼2014-02-03 17:18回复
    二、从城市国家到世界帝国
    (一)米底和伊郎西北部的国家
    公元前,-8世纪,伊朗西北部地区形成了许多较小的城市国家。它们一般由一个城市(要塞》和若干村庄组成。其中既有伊朗居民的国家,也有当地土著居民的国家。
    在伊朗居民的国家中,亚述人认为米底(Media)最强大,称为“强大的米底人”。米底人的强大,是因为他们在危急关头能团结一致,共御外敌.但米底这时尚未统一,亚述编年史就提到许多米底“国王”,他们住在坚固的城堡中,亚述宫廷浮服展示了这些城堡的雄姿。
    反抗亚述的斗争,加快了米底统一的过程。据希罗多德说,米底王国的创立者是戴奥凯斯(Deioces,约公元前727-675年)。传说他被米底人选为国王之后,统一米底各部,以哈马丹(Ramadan.希腊人称为厄克巴丹,Ecbatana)为都城,建立了僭主政治.但现代学者大多认为该国的创立者实际上是亚述铭文所载米底及亚述起义领袖卡什塔里提(Kastariti.约公元前674-653年).他击败亚述.建立独立的米底王国。卡什塔里提后被亚述盟友西徐亚人所败,米底沦为西徐亚属国。库阿克撤列斯(Cyaxares.约公元前652-前625年),击败西徐亚人,米底重获独立.公元前612年,米底与新巴比伦王国结盟,攻陷被犹大人称为“狮巢”的尼尼微城,消灭亚述帝国,瓜分其领土。随后,米底又征服伊朗各地,占领乌腊尔图等国,成为古代西亚强国之一,号称米底帝国.其疆界东起卡拉库姆沙漠(Kara-Kurn Desert)或阿姆河(Arnu Darya),西至哈里斯河(Halys river),北起亚美尼亚(Armenia),阿塞拜疆(Aaerbaljan ),南达波斯湾(Persian Gulf )
    米底王国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由雅利安人建立的统一国家。其征服活动加速了伊朗境内各个不同民族、部落的同化过程,对伊朗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耍的贡献。但是.米底国家立国时间不长,国内各部落之多、部落贵族与王权之间矛盾极为尖锐。阿司提阿格斯(Astyages.约公元前584-前549年)继位后,企图整顿国家制度,加强王权,遭到掌握实权的大贵族反对。公元前550年,米底属国波斯王居鲁士二世(Cyrus I,约公元前559一前529年)起兵进攻米底。他联合米底反叛贵族,击败阿司提阿格斯。米底国成为新兴的阿契关尼德王朝的米底行省。米底国家的各项制度,则为阿契奖尼德王朝所继承。米底都城哈马丹成为新王朝的夏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伊朗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2楼2014-02-03 17:19
    回复
      2025-05-21 10:41:52
      广告
      (二)阿契美尼德王朝
      阿契美尼德王朝得名于波斯部落首领阿契美尼斯(Achaemenes,约公元前700一前675年)。由于该主朝是波斯人所建,学术界又称其为波斯帝国或古波斯帝国。王朝创立者居鲁
      士二世据说是米底王阿司提阿格斯的外孙。他在位初期统一波斯 结束了米底的统治。然后,他出兵小亚细亚、巴比伦和中亚。
      在古代著名帝王中,居鲁士二世的美名经久不衰,被古代作家奉为理想化的君主。这是因为他为人宽厚豁达,尊重各地风俗习惯,善待被征服地区上层分子和普通居民,从根本上纠正了亚述帝国的政策。特别是他把号称“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遣送回国,帮助他们在耶路撒冷圣地重建家园,更使他在历史上流芳干古。古代文献把他歌颂为“马尔都克心爱的王",犹太人的“弥赛亚"。居鲁士二世逝世后,其长子冈比西斯二世(Cambyses.,公元前529一前522年)继位.并夺取埃及等地。他企图加强王权,引起贵族反对,后死于事故中。其弟巴尔迪亚(Bardiya)夺取王位,继续进行加强王权的改革,遭到贵族集团反对,结果被以大流士一世(Darius I,公元前522一前486年)为首的集团暗杀。这次宫廷政变引发了震撼波斯帝国统治的全国性大。大流士一世经过一年多苦战,才将起 。后来,他下令把起一其在位初年的丰功伟绩铭刻在贝希斯敦悬岩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贝希斯敦铭文》。该铭文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资料。但现代学者普遍认为铭文关于伪巴尔迪亚(穆护高墨达)的记载,完全是精心编造的谎 目的是为大流士一世辩护。


      3楼2014-02-03 17:19
      回复
        在波斯帝国历史上,大流士一世的地位仅次于帝国的创立者居鲁士二世。这主要是因为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他确立的各项制度基本上为后来的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王朝、安息王朝和萨珊王朝所继承,对伊朗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学术界认为他才是波斯帝国真正的奠基者。波斯也正是这时才成为古代世界最有影响的国家。


        4楼2014-02-03 17:20
        回复
          大流士一世之后,波斯帝国逐渐衰弱。公元前330年,经历了长期政治动乱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终于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 Ⅲ,公元前336一前323年)所灭,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


          5楼2014-02-03 17:20
          回复
            (三)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末。地中海东部地区普遍出现严重社会危机。希腊各邦为了摆脱危机,决定组织联军远征波斯,并推举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Philip Ⅱ)为远征军司令。但就在远征即将开始之际,腓力二世被刺身亡,领导远征的任务便落到其子亚历山大三世肩上。
            公元前334年,亚厉山大三世率领联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古代世界最著名的远征。联军进入波斯帝国后,经过格拉尼卡斯(Granicus )、伊萨斯(Issus)和高伽美拉(Gaugamela)三大战役,彻底摧毁波斯军队主力。公元前331年冬,亚历山大三世攻占帝国首都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 )和哈马丹城。他从波斯各地国库所掠夺的财产,总计合白银7000余吨。他又借口为雅典复仇.将古代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华,富丽堂皇的波斯波利斯王宫付之一炬。这一暴行使古代史家无不为之慨叹。
            波斯波利斯宫廷之火,标志着古波斯帝国的灭亡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伊朗历史开始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随后,他又征服了中亚和印度河流城。公元前324年,他率军返回两河流域,10年漫长的远征至此结束。
            经过10年远征,亚历山大三世用武力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庞大帝国,其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于半岛,北起中亚草原,南至埃及,史称亚历山大帝国。这也是历史上最短命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承袭波斯帝国旧制,采取中央集权君主政体。帝国首都为古代西亚名城巴比伦。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设置与波斯帝国基木相同,惟一不同的是国家权力完全掌握在马其顿一希腊征服者手中。为了巩固这个庞大的帝国,亚历山大三世大力推行所谓“融合政策”,企图使征服者与被征服者,首先是双方的上层分子融为一体。苏萨盛大的集体婚礼就是这种乌托邦思想的产物,参加婚礼者据说多达万人。他的另一个重要政策是广建移民城市作为统治支桂。这些城市很多实际上只是移民点,它们大多以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建立在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要道上,起着联系行省和中央的重要作用。其中有些移民点后来发展为真正的城市,并且取得了希腊化城邦自治权。他还对军队、货币制度进行了改革,以巩固其统治。
            亚历山大三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这个帝国仍然是一个极其松散的联合休。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三世病逝于巴比伦。他的部将和战友,即所谓“继业者”立即开始争夺继承权的斗争。经过漫长的战争,帝国瓦解为几个较大的希腊化国家和若干小国。
            亚历山大三世是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自己的活动,使东地中海沿岸地区暂时摆脱了奴隶制度危机,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一一希腊化时代,其远征也给各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因而对其评价不能是单方面的。


            6楼2014-02-03 17:21
            回复
              (五)安息王朝
              安息得名于王朝创立者阿萨息斯一世。据说他是游牧部落阿帕勒人或帕勒人首领。公元前250年,他带兵攻人塞琉西王朝统治下的帕提亚行省,占领尼萨地区(Nisa),莫定了安息王朝的基础。公元前247年,他在阿萨克城自立为王,这一年后来被视为安息工朝创立之年,但安息人直到公元前230年才彻底占领帕提亚。古典作家称安息为帕提亚王国。《史记》以其氏族之名名其国,称为安息。安息早期都城经常变动,先后有阿萨克<Arsak )、达拉(Dara)和赫卡铜皮洛斯(Hecatompylos ),长期和中亚游牧部落关系密切。
              安息初期,名义上承认塞琉西王朝为宗主国。公元前”0年马格尼西亚战役(magnesia)、塞琉西王朝惨败,威信一落千丈。东部上行省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安息乘机西进。公元前147年,安息占领米底,迁都哈马丹。公元前141年,安息占领两河流域重镇塞琉西。公元前129年,安息大败安条克七世,占领伊朗本土和两河流域,结束了塞琉西王朝对伊朗的统治。密特里达特斯二世(mithridates Ⅱ,公元前123一前88年)改革兵制,建立以骑
              兵为主的军队。安息靠着这支军队东面击败游牧部落塞种人,将边界扩张到阿姆河畔。西面多次击败塞琉西王朝,国势臻于极盛。安息都城这时大概已迁至塞琉西亚附近新建的泰西封城(Ctesiphon)。
              中伊两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友好的往来。公元前115年,张赛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安息,受到热情接待。随后,安息也派使节回访。从此,丝绸之路把我们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交流。
              公元前1世纪初,安息和罗马有了来往。由于罗马的狂妄自大,两国关系很快就由互不信任发展到兵戎相见.公元前53年,安息军队在卡雷杀死罗马前三头之一克拉苏,粉碎了罗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公元前36年,安息又大败罗马后三头之一安敦尼,使其先征服东方,后称雄罗马的美梦化为泡影。安息在斗争中保卫了伊朗人民免受外来奴役,维护了国家独立。但安息由于自身的弱点,也常常被罗马所败。
              公元1世纪左右,安息开始衰落。国内发生严重内乱和分裂,各地形成许多独立或半独立的小王国,安息国王仅为名义上的宗主。这时,贵霜帝国崛起于帝国东部,夺取安息东部大片领土,控制了通往安息的丝绸之路主要干线,并和罗马建立了直接的关系,
              在政治经济上对安息造成严重威胁。帝国西南部的波斯地区,历来自视为伊朗文明的正统所在,w视游牧部落安息人。长期的对外战争和内江,耗尽了安息的实力。3世纪初,波斯王公阿达希尔一世(Ardashir I,224-240年)联合各地王公,起兵进攻安息。224年,他击毙安息末王阿塔巴努斯五世(Artobanus V),占领泰西封,建立新兴的萨珊王朝。这个重大事件标志着伊朗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新时期。


              8楼2014-02-03 1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