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吧 关注:239,256贴子:1,984,197
  • 3回复贴,共1

转载《内家拳考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提起内家拳使人就立刻想起八卦和太极,但一般行内人都尊武当派的拳为内家的很多。这和武当派是道家不无关系,内家拳的渊源和道家内丹有着很大的联系。我特为此做了长达8年的考证了,遍访很多专家和学者。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和青华大学图书馆 的帮助下终于发现现在的中国内家拳理论是起源春秋战国的道家学说,内家拳其最早的拳法雏形出 于道家导引术。   
   实际上内家拳真正成型系统化是在明末清初,这点在著名的黄百家王征南墓志铭中 有为之详细的记载.内家拳由于其特殊历史背景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分成了两派,一派以道统术一派以术统道。关键的分歧就在于其理论上的争起,前者以道统术的以道家拳法为多后者以术统道的一般以民间拳术为主。   
    现在流行世面的多为民间内家拳的为多,而另一派的道家内家拳一般都多传给深山的道士和出世的文人为多。世面上能见到的非常之少。从历史文化渊源来说内家拳的称谓应该属于道家是当之莫属。因为内家的理论都出于道家,内家拳的影响力很多都和道家出名的人物有关系。民间的内家拳多为在外家拳基础上吸取道家理论,而在实际上的内涵却离道家甚远最多只能归为象形拳。   
    道家内家和民间内家在理论上一般人很难分出,但在其拳理运用上可见民间多偏象于打法和盘架,民间内家关于劲力的论调也是尽40年里才提出来的很多是抄袭道家内家。   
道家内家因为是在有很体系化的理论外加特别系统的综合实践下发展起来的,比起民间内家 道家丹道理论的特点在道家内家拳上特为突出。道家内家其在修炼上特别强调内在的锻炼,道家内在功夫多源出丹道,其隐语行话特多外行人很难以窥道家内家拳全貌。由于理论不同练出来的功夫也不同,内家拳两派的结果是各出异彩。   
  因为此篇主要考证的是内家拳发展的主干,所以我们在以下的考证里就以道家为主干线开始我们的考证之旅。提到道家我们自然要说到道教,难道其两者还存在着什么不同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两者同出一源,但道家哲学在继承古代宗教时已部分地理性化,并对之做了哲学思辩。后来的道教虽然仍以老子(包括老子其人其书)为道教祖师,但对老庄的解释都与道家哲学大相径庭。   
   由于历史上的政治原因道家这个词在汉以后就被道教所取代了,自然而然的道教在一定意义上成了道家的代名词。内家拳理论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理论那,内家拳的理论可以用法天象地 运转阴阳这八个字来做注脚。内丹术几乎是每个内家拳门派必须接触的一个问题,内丹术的内景搬运等人体内在的精神修炼方法构成了内家拳地理论实践核心,并使内家拳从里到外彻头彻尾地透出了浓浓的道家哲学韵味。可以说内家拳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不是一种用于技击上的单纯地拳法了,而是一种假体于拳法上的哲学。   
    但是自秦焚书以后道家哲学思想也因为这场浩劫,悄声的归默散逸到了医 术 方等家的学说中以做栖身。后来在汉代张道灵的五斗米教起兴后,道家的哲学才在和古来巫术结合衍生了的体系宗教道教中才被又一次的提起。这是春秋时代道家古哲学的一次复兴,它间接的影响了后世历朝时代人文政治和极力处成了中国儒教理学的诞生。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道家道教思想的演化进程,尤其是道家道教思想中,最核心的就是道与术两个方面。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是道家、道教思想发展衍变的内在逻辑和根本动力。为此,以道、术关系为红线,把先秦道家、黄老道家、稷下道家、魏晋玄学,汉代至清代末年的道教发展史都作了通贯式的比较,但其重点还是在道家道教思想。道家道教思想概括为汉代至三国时期众术并竞、魏晋南北朝时期援道入术、隋至中唐时期道与术结合、晚唐至北宋时期道与术汇聚、南宋至明代中期道与术圆融、明代中期以后循道化术、未来道教的诠道改术几个阶段。紧紧抓住道与术这一对关键性的概念,笔者认为术为先,道为后,以道统术,以术得道的道术关系是道家道教思想发展演变的关键问题,在以此为题把先秦道家、黄老道家、稷下道家、魏晋玄学、汉代之清代末年的道家道教思想发展纳入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框架中,不再依附于政治史的结构框架,也超越了描述式的资料汇集,我们才能摸到了道家道教思想发展的内在脉搏,对理解道教对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其价值不言而喻。道家道教在汉代产生时先是以术为主,随后魏晋援道入术,这是道术关系中术先道后,以道统术的又一次体现.这时的道与术是由****走向统一。在上面,道是术的理论升华,而这时道与术开始不具有直接的关系,援道入术,以道统术意味着用一种已存在的理论来改造、解释建立在隐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基础上的术,道在这一过程中自身也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充分揭示出文化的不同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二是提供了一个考察理论及其解释对象之间复杂关系及一种特殊形态的极好的例子。后者也是文化与话语构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1楼2007-11-09 11:26回复
    在道家道教里至今还流传着对这个观点有最大证实力的“道门五秘”,“玄门九真”之支派,传衍今已历十二世,有五百五十余年历史,所谓“道门五秘”,就是指教外别传的五派守洞尘技,历代被列为非上根上德大器不授的秘传奇术,俗称“五门”,它们是“无极门、丹鼎门、玄真门、剑仙门和符篆门”。无极门以清静无为、抱元守真、神游无极为修真圭旨,后分衍为无极、太极、灵极、先天、自然、逍遥、混元等流派;丹鼎门以铅汞和合、坎离交媾、了命尽性为炼丹要务,后又分衍为金丹、全真、太乙、东华、纯阳、灵宝、三丰等流派;剑仙门以斋心守候、炼钢神铸剑、凌空运使、出入无形为超脱至境,后分衍为神剑、慧剑、玄剑、青霞、华山、中条、九华等流派;符篆门以印诀移魂、咒符拘魄、掌握天地为济世法术,后又分衍为正一、上清、神霄、清微、净明、天心、华阳等流派;玄真门则以内视存想、盗化夺机、聚火开关、形神归一为成仙秘诀,后又衍为玄真、玄天、玄武、真武、紫霄、太玄、太和等流派。这些流派又相互融合,到了明代永乐年间,就形成了“五门九派八十一脉”。这就是圈内人传说的“玄门九真”。“九”者,阳数之极也,言其多也。“玄门九真”是对“道门五秘”所衍生的各流派的统称,也是道家隐士文化的根源所在。 
     道家内家拳也是其中的五派守洞尘技里地一枝,道家内家拳但在其体系上是道家不可缺少的一步很重要地修炼。道家的武艺多是用来以武入道演道是作为证道的一种方式,所以道家一般称其内家拳是为修道很少叫练武术,后来的日韩武术也因其影响至今也称自己国的空手 跆拳为修道并惯以空手道 跆拳道名称来自励。我国民间拳法由于土生土长地原因间接的也受到了影响,在后来民间拳家和道家拳法交流后(民间的内家拳多为在外家拳基础上吸取道家理论,但在其拳理运用上可见民间多偏象于打法和盘架,民间内家关于劲力的论调也是尽40年里才 
    提出来的很多是抄袭道家内家。而在实际上的内涵却离道家甚远最多只能归为象形拳。)于是就出现了今中国传衍很广的内家拳(不传外姓自己家传自己家嫡亲的特殊拳法)。最有名的就有今天的太极 八卦等拳。因此所谓地内家拳民间和道家在理论实践上的分歧也就不难看出了。 
     内家拳无论道家民间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成因,今天科技发达上至太空下至微毫都可人之作为比古代冷兵时候以不知高了几百万许。两家后来的继承者应该抛弃门户见解站出来发扬光大这门武学艺术,若不然恐有灭传的危险,到时候两家继承者何只是要背上失传不孝还要背上遗失中国经典文化的千古罪名.


    2楼2007-11-09 11:27
    回复
      • 222.215.171.*
      内家拳比少林拳的历史还要早吗` ?


      3楼2009-08-27 20:52
      回复
        历史 书上记载 书上写什么 历史就是什么


        4楼2009-08-28 0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