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一粒渣吧 关注:64贴子:592

回复:【杞人忧天?还是未雨绸缪。我只是默默准备的生存主义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11一声巨响,给世界送来了恐怖主义,也催生了新派的生存狂的发展壮大。虽然新派生存狂和老派生存狂是同根同源,都相信危机、灾害即将到来,也都为危机做充分的准备,以增加在灾难以后生存的概率。但是与老派生存狂相比新派又具有很多新的元素:
  首先老派生存狂大多数是沉稳的中年男人,多数有稳定的事业和收入,他们热爱家庭,业余时间最喜欢建设家园,具有标准的宅男性格,是网络时代才流行的宅男宅女的老祖先。他们基本上把自己家视为地球上最安全的堡垒,为了安全不断的加固堡垒,增加装备和物资,使家成为了一个坚固的乌龟壳,然后誓死宅在家中直到永远。
  而新派则是以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居多,他们的生活比较时尚,喜爱运动,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是标准的暴走族(注2)青年。他们的家庭观念并不是很强,必要时四海为家也可以,所以他们并没有死守家园的概念,在他们看来,过一种四处游荡的“游侠”生活也很不错。所以他们的特征是一见情况不对就立刻脚底抹油,跑得比谁都快。


21楼2014-02-05 23:13
回复
    其次从对危机的判定上新派们并不认为地球有打核战的危险,大部分新派生存狂都是冷战结束之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人,老派生存狂一直担心的世界核战争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天方夜谭。可是倒掉的世贸双子塔大楼可是亲眼所见,那困在楼顶上的人们无处逃生而绝望地跳楼的情形至今想起来仍然让人心有余悸。所以他们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应付某个时间突然发生的恐怖袭击或者自然灾害,而不是应付整个地球都陷入战乱或者毁灭边缘的灾难。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存狂从老到新的变化是完全符合冷战后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


    22楼2014-02-05 23:13
    回复
      二、新派生存狂的特点:
      (一)、求生宝盒:PSK(personal survival kit)
      从字面上解释 “PSK”是指一个藏有多种工具帮助逃生的小盒子,中国翻译过来叫做:求生宝盒。它还有一个晋级版本:“BOB”,这是是指一个能够至少支持三天逃命需要的背包,我们可以称之为“生存包”。
      新派生存狂也有EDC的概念,但是它们的EDC远比老派生存狂要复杂细致的多,因为老派生存狂的EDC装备主要为了满足跑路到家里的需要,只要到家立即躲入地下活动。而新派生存狂则不然,他们的装备需要满足至少三天的逃跑需要设计,所以必须更全面更有针对性,需要能够应付野外生存、城市生存以及一些人身安全侵害。新派生存狂往往根据威胁级别去随身携带不同种类的级别的东西。最基本的就是一个盒子,这个盒子可以很小,比如一个渔夫之宝薄荷糖金属盒那么大。但是至少要包含急救创可贴、小型手术刀片、小型照明灯、医用胶管、渔丝鱼钩、钢丝、火柴等装备。很多新派生存狂喜欢把一个装有上述装备的渔夫之宝润喉糖盒子当作最基本生存单元,即便是上街吃早点、打酱油也要随身携带。


      23楼2014-02-05 23:13
      回复
        (二),生存包(BOB)
        对于新派生存狂来说,生存最高威胁版本就是BOB,它并不是指一个叫“鲍勃”的人,它是Bug out bag的缩写,意为“跑路包”,我们可以称之为“生存包”。对于新派生存狂而言,到了这个时候就意味着要离家出走了,所以对于这个最后的状态他们往往是要精心准备的。新派生存狂们在家会收藏一个装好所有跑路装备的背包,这个背包一般大约30公升的容积,主要是为了应对突发灾难之后的72小时的生存需求。近年来有一种被美军特种部队采用名为3D攻击包的背包是最符合新派生存狂理念的背包。所谓3D就是3DAYS(3天)的意思,这种背包的设计理念就是背负满足突击队三天的作战需要物品的背包,对于新派生存狂而言这种背包的大小和内部隔层都是非常合适的。在背包中除了已经有的刀具急救包之外,往往还会有几件换洗的衣服,简单的野外煮食用具和单人帐篷睡袋等等。当然食物和水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跟一般户外用背包不同的是,新派生存狂还会在背包中藏一些现金或者金币一类的硬通货,方便沿途购买食物或者贿赂把守关卡的军警。虽然美元一路贬值,但是战争中美元也许是最好用的货币,所以新派生存狂会首选藏美元。黄金当然也是有必要的,不过其实这个可以因地制宜。当然他们绝对不会带很多现金或者黄金,免得被人觊觎巨款惹来杀身之祸。


        24楼2014-02-05 23:14
        回复
          (三)、着装风格
          新派生存狂的着装风格跟普通的户外爱好者区别比较大,虽然新派生存狂设定的逃跑场景往往包含的野外场景,但是户外运动的服装颜色大多数过于鲜艳,主要是为了一旦发生危险能够更容易被搜救人员发现。可是新派生存狂的设想中往往包括战争的问题,所以他们并不希望非常容易被人发现。所以新派生存狂是很少选择户外用品店卖的颜色鲜艳的冲锋衣,当然新派也很少选择军队的迷彩服。虽然迷彩服在野外隐蔽效果更佳,但是在爆发战争后如果被敌我任何一方军队发现则可能误以为是作战人员而受到攻击,这对他们来讲是非常危险的。最适合的着装是净绿色、黑色或者灰色的猎服或者钓鱼服。此类服装质地接近于冲锋衣,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效果。新派生存狂喜欢穿户外的快干透气裤子,这种裤子很适合徒步行进并且非常结实。对于鞋的选择,他们往往喜欢专业的徒步户外鞋,而且如果有需要至少还要再带一双帆布鞋或者沙滩鞋一类的轻便鞋,方便涉水的时候换穿。事实上在户外即便是最好的防水登山鞋在穿越溪流的时候也不可能不进水。所以用防水布包起来,换一双鞋涉水是很有必要的。很少有人会赤脚穿越溪流,因为那样很容易导致足底受伤,并且并不利于脚掌抓紧水底的礁石。这些是老派生存狂不用考虑的问题,因为躲在家里的地窖中穿拖鞋是最舒服的。


          25楼2014-02-05 23:14
          回复
            (五)、熟练掌握各种实用技能
            1、驾驶
              新派生存狂只会开越野车或者皮卡一类底盘比较高的四驱车辆。他们往往喜欢日本丰田的轻型越野车、或者美国制造的轻型越野车,奔驰宝马或者保时捷一类的豪华品牌是绝对不会选择的,而且新派生存狂往往拒绝电子设备过多的新车型。
              在汽车愈发普及的今天,生存狂理想的逃生车辆,应该是一台中等排量的全驱手动,并带有油箱油路和发动机加热功能的柴油越野车或者皮卡,并配有全地形胎。
            2、游泳
              游泳也是新派生存狂必会的技能,用于在野外涉水,逃命时躲在河里,以及捕鱼等。
            3、基本的急救知识
              新派生存狂一般都会参加急救培训,取得急救员的资格。掌握这项技能,在末日生存的时候,是很重要的。
            4、野外生存知识
              这也是生存狂们必备的技能,为了熟练地掌握野外生存知识,他们往往会参加狩猎、探险、远足、定向越野比赛等户外活动,并且参加射击训练和徒手格斗训练。


            27楼2014-02-05 23:14
            回复
              (六)、 防身武器
              当然这里说的携带枪支神马的大杀器的都是美国银。
              新派生存狂们也会携带一些武器,除了刀之外枪在美国新派生存狂的准备中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们并不像老派一样喜欢携带军用步枪一类级别的武器,这是因为考虑到它们有可能在跑路过程中给主人带来麻烦,而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即便是爆发战争,也很难想象一个跑路的难民能够用步枪对抗军队。
              老派生存狂之所以喜欢军用步枪主要是因为如果爆发核战之后,成建制的军队大部分都会被汽化。要对抗的恐怕是核战中幸存的一些零散的散兵游勇。
              新派所携带的枪械主要是为了应付途中可能出现的暴徒侵害,或者用于狩猎使用,所以以轻便的手枪为首选。和老派生存狂青睐M1911A1手枪不同的是,新派偏爱转轮手枪和现代自动手枪,因为这些双动手枪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在紧急时刻可以先发制人。在电影《世界之战》中汤姆克鲁斯就是用转轮手枪作为跑路途中的防身工具,这个细节就拍的相当地道。
              除了转轮手枪,一些新型手枪如奥地利的GLOCK17手枪或者德国的P226以及意大利的贝雷塔92自动手枪在新派生存狂中也很受追捧。如果开车的话他也许还会带上一支霰弹枪作为狩猎和防身之用,总体而言对于新派而言,轻便、可靠的武器是首选。


              28楼2014-02-05 23:15
              回复
                第四章:生存意识的培养和必学的技能
                前面讲过,作为一名生存主义者必须要有充分的生存意识并且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美国生存狂们无论老派新派,全部都拥有强烈的生存意识,并且拥有射击、野外生存、驾驶等技能,这些技能在他们逃生时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作为一名中国的生存主义者,当然也要掌握一些符合我们中国特色的技能,我们掌握的技能越多,在灾难发生时生存的机会也就越多。
                  


                29楼2014-02-05 23:15
                回复
                  一、生存意识的培养
                    (一)、急性应激反应
                    想要成为合格的生存主义者,培养自己的出色的生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人的大脑是很奇妙的东西,它的一些特点非常像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电脑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有大量的信息一起涌入,无法处理,它的系统就会崩溃,造成死机。人脑也是一样,当突发事件突然来临的时候,比如说火灾,地震,洪水,人脑突然接收到大量以前从没有遇到的情况,受到非常强烈的刺激,就会产生类似“死机”的情况。具体的表现就是:人的判断力下降,行动缓慢,目光迷离,行为没有目的性,非常盲目,动作奇怪,不知所云。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往往是造成巨大伤亡的主要原因。
                      这在精神病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急性应激反应”,我们俗称它为“大脑短路”。
                    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突然而来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应激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
                    具有重大威胁性生活事件和灾难是本病发病的直接因素,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时候,个体会陷人严重超负荷的心身紧张性反应状态中,机体内、外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
                    


                  30楼2014-02-05 23:16
                  回复
                    急性应激反应的病因包括:
                    (1)、严重的生活事件(严重交通事故、亲人突然死亡、遭歹徒袭击等创伤性体验);
                    (2)、重大的自然灾害(特大山洪爆发、大面积火灾或强烈地震等威胁生命安全的伤害);
                    (3)、战争场面(遭受炮击、轰炸,甚至血刃战等的恐惧体验的士兵)。
                      典型的表现是最初出现"茫然"状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领会外在刺激。紧接是对周围环境进一步退缩(可达到分离性木僵的程度),或者是激越性活动过多(逃跑反应或神游)。常存在惊恐性焦虑的植物神经症状(心动过速、出汗、面赤)。病人可出现定向不佳,对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注意 力狭窄,难以进行言语交流。病人言语零乱或不连贯,令人难以理解。表情紧张、恐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偶有冲动行为,或向旷野奔跑。恢复后病人不一定能全部回忆。症状一般在受到应激性刺激或事件的影响后几分钟内出现,并在2-3天内消失(常在几小时内)对于发作可有部分或完全的遗忘。


                    31楼2014-02-05 23:16
                    回复
                      那么人的大脑这么发达,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奇怪的现象呢?
                      原来,这是动物在长期生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一种原始行为在人身上的残留。因为动物遇到的危险一般是天敌来袭,站着不动会使自己目标不太明显,在自然界,发生危险情况时,往往呆立不动比乱跑乱窜生存的机会更大。动物采取不动行为时,它们不易被捕食者发现和攻击,如果被捕获,则有可能由于紧张不动而使捕食者对其失去兴趣而放弃。
                      现在还有很多鸟类和动物存在有假死行为,突然受到惊吓,就会抽搐着僵硬不动,连心跳和呼吸都减缓,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恢复,这些都是本能的反应,是不需要动物自己学习和锻炼的,因为很多食肉动物都是不吃尸体的,所以往往就能捡回一条小命。
                        


                      32楼2014-02-05 23:16
                      回复
                        急性应激反应的预防主要是平日培养健康的心理,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处理应激事件上的应对能力。
                        其实很简单,刚才说了,人的大脑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它在没有准备的时候往往死机,但是如果你有一点点的准备,给它一点点的提示,那它就变得非常冷静和效率了。
                        一个真正的生存主义者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首先观察便于逃生的地点,如果是在建筑物内,首先要找到紧急出口,观察是否可用,在交通工具内,一般有条件要坐在便于脱身的地方,在野外是也要留意危险地点和逃生方法。并且在脑海里演练一遍,生存狂们已经把这些变成了下意识行为。
                        你是不是觉着他们有些神经质?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百姓,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小心才驶得万年船。当灾害发生时,有充分准备的人的获救比列是最大的。因为他们已经不需要大脑分析计算情况,只要按着演练过的步骤下意识地做就可以了,这时时间是最宝贵的,耽误一秒往往就是生死之别!
                        大家以后无论身在哪里,都要自觉地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逃生通道,在脑海里演练逃生步骤,并且把这当成习惯坚持下去,直到变成下意识行为,这样说不定在关键时刻也许真的能救你一命!


                        34楼2014-02-05 23:16
                        回复
                          (二)、克服从众心理
                          说起从众心理,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著名的“羊群效应”理论: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然后第二只、第三只羊也跳了过去。这时将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尽管拦路的障碍已经不在了,但是羊儿们仍然会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奇怪的现象,是羊的从众心理在作怪。
                          动物的从众心理是一种情绪的感应,是看到同伴去做自己也跟着去做的本能反应。凡是种群的大部分成员都会采用的一种策略,这是自然界的优选法则。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条件下,看别人怎么做再行动风险比较低,这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鸟群和鱼群,他们都会聚集成非常大的团体,一起行动,集群越大,天敌的捕食成功率相对个体来说就越低,如果某个个体不跟随团体行动,特立独行的话,那么它就会很快被命运淘汰。


                          35楼2014-02-05 23:17
                          回复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很多关于动物从众行为的试验,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就曾经做过毛虫试验,他将若干松毛虫放到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连结成一圈,由于每一只毛虫都是本能地跟随前面的毛虫前进,松毛虫们开始一个接一个沿着花盆绕圈,这样一直走了几天,如果不是有一只毛虫偶然掉了下去,它们恐怕会一直走下去,直到饿死为止。


                            36楼2014-02-05 23:17
                            回复
                              作为一种群居的高级动物,从众心理在人类身上体现的也很明显,从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很多时候都发生在我们不经意间。比如说同样的两家饭店,一家门前排起了长队,另一家却门可罗雀,无人问津。其实并不是因为排长队的那家饭菜好吃,是很多人感觉别人都去那里,所以自己也要去。
                              再如2011年3月中旬,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将污染海水的谣言广泛传播,在全国各地均爆发了抢购食盐的抢购潮,起初只是沿海的浙江、福建、江西、江苏等地,但紧接着,北京、四川、云南、河南等地食用盐纷纷告急。甚至作为号称产盐基地的四川自贡和重庆合川,全城食盐也被疯抢一空。很多人不顾家中并不缺少食盐的事实抢购,甚至有人一口气购买几百袋食盐。
                              这种疯狂的愚昧性的抢购,完全是由于群众对信息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理性的思考导致的。在恐慌的“羊群效应”下,很多人是跟风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买盐。只是听人说,不买明天就买不到盐了。


                              37楼2014-02-05 2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