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7,570贴子:73,696,279
  • 7回复贴,共1

明晚期迁都,同样灭亡!驳迁都残喘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有同样的帖子,我也发表过同样的观点,今另立一贴,望指正……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2-06 11:00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2-06 11:01
    回复
      第一:地主阶级的变化。明虽有两都,但是天子守京都几百年,皇权的建立与北方地主的支持已密不可分,明晚期的皇权更是要倚靠于北方地主的支持,迁都,就意味着皇帝放弃北方地主的的支持,转而寻求南方地主的拥护,这有一定的风险。原因很简单,皇权南移会给南方地主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商业阶层,他们需要的是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大家都知道明晚期江南出现早期资本主义……如果封建皇权南移,势必对这一现象造成打击,或许有人会说想南明那样发展经济,我想不可能,早起资本主义已经出现,他与封建是相对立的,不排除经济倒流的现象发生……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2-06 11:14
      回复
        第二:官员态度。迁都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统治核心所有人的事情。迁都对于北方官员来说,将是一种失势的危险举动。北方官员的根基在北方,南迁将会失去他为官立命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对土地的有效控制权的基础上建立的政治资本,南迁的北方官员会失去土地,变得一无所有,到了南方只会收到打压。官员,盛世留名,乱世保命,皇帝可以死,但是官员不一定要死,只要你有资本,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崇祯,都可以做官,只要李自成不傻的话。所以说,对于官员,他们都倾向于留守北京,保住自己的资本,明亡时做个贞烈的样子,赢得后来者的欢心,然后可以堂而皇之的继续做官了……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2-06 11:29
        回复
          第三:军队。这是核心的因素,晚明的军队士兵大多来自于北方,南迁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无异于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迁都途中的滑变极容易发生,历史上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隋炀帝就是典型的例证……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02-06 11:35
          回复
            第四:皇帝本身。首先是崇祯的个人因素,他愿不愿意南迁。大明立朝数百载,将亡于崇祯,对于他来说,考虑的不仅仅是救亡图存的事情,还要考虑,如果灭亡,如何保存皇帝尊严,朝代尊严的问题,这种尊严就是:赢要赢的辉煌,输要输得体面,不要留后人耻笑之举。自古坐南图北的事情没有成功的案例,崇祯明白,南迁只是苟延残喘,哪怕自己不是这个样子,只要后代子孙有一人乐不思蜀,那么朱家将会在历史上留下抹不去的骂名……当然今天的人或许不会,但是古人会这么议论……
            其次是南迁的现实问题:崇祯自己能得到多少南方地主的拥护。明朝的特务统治及后期的宦官党争,得罪的人不在少数,这影响的南地主对于崇祯的拥护度,可以预料的是,王马共天下的局面将会梅开二度……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2-06 11:48
            回复
              以上是我考虑的晚明南迁的实际问题,如有异议,请畅所欲言,骂人者,不理……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02-06 11: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