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如108 一个真正的白痴而已,前几天我在整理帖子之余,看到一篇《无信仰者真可怕》的帖子,感觉很奇怪,我关注人类学现象近三十年,头一次遇到没有信仰可怕一说,我很好奇,想知道原因。唉!好奇害死猫!结果比吃到苍蝇还恶心!
原来这人不是解说信仰重要与否,没信仰如何危害,而是在那里絮絮叨叨说吧主删了他的帖,有时怀疑搞了许多马甲围攻他。我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就跟他说如果人没有信仰,他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就纯属本能,与人也仅仅是利益之争,而有信仰不同,其所作所为受信仰所左右,这样的人才是可怕的。
这人说道理不好好说,一直骂骂咧咧,疑神疑鬼,我说你要觉得别人是真对你个人,你可以收集证据投诉。这下不知道踩到哪根尾巴了,就对我也开始开骂了。有道理就说道理,说理不过就哭闹谩骂算什么呢?合着这回子我才明白,把你我当同一个人了!真是好笑!本想贴个链接,让人评说一下,可是想想这个人的为人品行,把其当空气放了才是最妥当的做法。
我在吧内,仅对概念与文字感兴趣。有些观念如果不是太没道理了或是感觉完全就是一个坑,我是不会花力气去辩驳一下的,毕竟精力有限。而且我是主张人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主张不删贴以保证文字痕迹的,但遇到这种人,我只能无语了。
另一个,就是
@王振今 了。同样也让人无语,同样的感觉不会好好说话,讲道理讲不通,动不动就喊口号搬人名,与他交谈也算累了:他也许从来就没关注过我关于科学与宗教的界限,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其口口声声宣扬其三大科技革命,我就劝他先完善对应关系,符合论证前提再说;其提倡改革汉字说什么去汉国化,我就劝他先把文字搞清楚再谈。说真的,真是很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到最后都能上升到摆资格。年龄大就是优势吗?错!上了年纪与小孩子一样是需要被监护的,要不然中华文化何来赡养一说?不过,其楔而不舍的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楼主关于反儒,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儒家部分没必要去反,但儒教部分就必须坚决反到底。儒家是指那些专注于文史考据的那一拨人,其在很大程度上出于寻源求证、教书育人,虽有偏差,但本质良善;儒教就是立孔孟为圣贤,其言不可疑、其事不可言非、为政治主张可以随意编造历史、引经据典断章取义那一拨人,这类人可以说是国之贼,他们一旦掌权就会排除异己,不教而诛。这也是我常常诟病孔子为人的地方,这从其杀少正卯、平三桓就可见一斑。
儒教的最大特色就是尚古、复古,及先哲圣贤不可置疑性,在此背景下,与人交流就喜欢搬先人人名来为自己作证,反正人已死无法求证,历史久远也缺乏考古新发现,你一质疑,就落入了对先哲不恭的不利境地,被其穷追猛打,如果稍稍说错一点,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大逆不道,因此,与儒教之流辩驳,必须要有好的文学素养与冷静的头脑,厘清事实真相,与其摆事实讲道理,层层剥茧逐步展开。
有关辩论的态度,我认为,既然大家喜欢文字,喜欢《老子》,喜欢道学,当以宽厚待人为主,就事论事,就观点说道理,没有必要做人身攻击,因为那样并不能证明水平高,反显示人品低劣有问题。当然,儒教之流是不会理解的,其宗教的排除异己、构陷、编造事实是由来已久的,还有一些其它的宗教,也存在相似的情况,这些宗教好摆出一番悲天悯人的救赎模样,口口声声宽容爱啊善啊的,你一旦质疑其宗教实质就捅了马蜂窝了,什么谩骂都会出来。有道理说道理,就是因为别人不了解其信仰才更需要用道理来讲清楚,而不是谩骂争吵。
说到这里,又回到了信仰之争这个老话题上了。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有信仰的人实际上是心灵空虚的人,其将灵魂出卖给了其信仰,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也是无法修正自我的人,更是无法得道成为至人的人。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信仰而使其缺乏自省能力,由于信仰的不可置疑性,因此其思维必是被禁锢的存在思维死角的人,而一个思维不通透的人,要想在求道一途走很远就很困难。由于灵魂的不能自我性,其很多时候都看不透事情的真相,因而陷入自设的臆想怪圈中而不能自拔。而且,有信仰还会存在信仰之争,而信仰之争从来就没有宽容过,通常伴随着血腥与残暴,历史上的战争九成以上是因为信仰造成的。宗教理论之所以是宗教,是因为其不能求证,更禁不起证伪。其所有道理均来自于某某说,推到这里就到头了,从来也不问这个某某说是不是错的!因为灵魂出卖了,不能自主,遇到这种问题只能噤声,这就是奴性。有人说儒家文化使人奴性,这观点是错的,是儒教和其他一切宗教使人有奴性,原因就是信仰使人缺乏自我,一个灵魂出卖的人很难有正常的思维,存在奴性是很正常的事情。
修身是一个很困难的事,其难点就在于身体特质,因此道教的求长生其实是有条件的,不过练练也好,虽不能成仙,但身体强壮,提高生活品质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