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挖掘工作人员在新会象边山沙丘遗址挖掘出新会首批周代时期的砺石、石锄头、石锛等石器工具和陶罐、陶片等约300件远古时代的文物,部分文物是目前所有沙丘遗址从没发现过的。桃形石刀和石范这两项发现填补了岭南周代考古史上的空白,说明在周代新会就有人类活动。
到目前为止,新会已经发现了三处沙丘遗址,新会濒临大海,为远古人类频繁活动区域,因而频频发现沙丘遗址。
铁路工地再现沙丘遗址
新会象边山沙丘遗址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长沙村,这里是广珠铁路施工现场。遗址里面基本是沙土,在其中一个探方中,记者发现有古代房屋的墙基石,分别由石器和蚝壳堆砌,相当坚硬结实,工作人员间中挖掘出陶片、石器等文物。
“到目前为止,已经开挖了500平方米,出土了约300件有价值的历史文物。预计象边山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挖掘工作要到8月底才结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负责人黎飞艳介绍。“象边山遗址出土的桃形石刀和石范(制作器物的模具),都是在其他沙丘遗址从来没有发现过的,这说明了这里的石器工艺先进,更加进步。”黎飞艳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告诉记者,象边山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从遗迹来看,长沙村是一个靠海的村庄,同时也说明了新会早在周代开始就有人类活动。考古人员在遗物中发现两套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类是以“夔纹陶”为代表,另一类是则以夹沙陶为代表,前者是外来先进的文化,后者则是土著文化,两类遗存的共生,反映了当时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此前已发现两处沙丘遗址
在象边山遗址发现之前,新会已经发现过两处沙丘遗址。炮台山沙丘遗址位于新会沙堆镇梅阁炮台山西侧,1983年3月被发现,面积约5000平方米,从出土的石器造型以及陶器上的纹饰推断,炮台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
1998年3月,考古人员在新会古井镇三崖下沙村的一个沙场,发现了一些石器和陶片,经省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确认这些石器和陶片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这个沙场是远古人类活动遗址。经过挖掘,遗址出土了一批文物,除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外,还有唐、宋、明、清的陶瓷器皿。
新会为何频频发现沙丘遗址?
到目前为止,考古人员已经先后在新会发现了沙堆镇炮台山沙丘遗址、古井镇三崖下沙沙丘遗址和古井镇长沙象边山沙丘遗址。新会为何频频发现沙丘遗址呢?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认为,靠海吃海是人类活动的一大规律,新会濒临南海,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珠江三角洲,在古代原是一个大海湾,海生动物正是沿海的原始人类“渔猎”对象,是借以为生的资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