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
1。成本预算的概念。
1)也称成本计划,它是根据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在了解过去、分析现在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以货币形式事先规定预算期内履行物业管理受托责任所应发生的成本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2)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起点和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书面方案和直接依据,是成本决策结果的系统化。
2。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
1)成本预算必须同其他预算相协调:收入预算、资本预算、现金预算等都是编制成本预算的重要依据。
2)成本预算要以各项定额为基础:各项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费用定额等,是编制成本预算的直接依据。
3)成本预算应有相应的技术经济措施保证。
4)成本预算要全面权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成本预算既要符合实际,又要适当留有余地。
七、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类型)
1。固定预算。
1)概念:又称为静态预算,是以过去的实际上费用支出为基础,考虑预算期内相关因素,增加或减少一定的百分比确定的预算。
2)适用范围:适合于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业务结构和业务数量较为稳定的企业。
3)主要特点:在预算期内除特殊情况必须追加预算外一般不作变动或更迭,具有相对固定性。通常每年编制一次。
4)优点:编制简单;编制成本较低;控制费用支出的要求易于为各部门所接受。
5)缺点:没有结合预算期的情况重新对各项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及其支出水平进行论证,难以实现费用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同时,预算缺乏挑战性,难以调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控制费用支出积极性。
2。弹性预算。
1)概念:又称变动预算,以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
根据不同的业务量,列出不同水平的费用预算,以此编制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的成本预算。
2)适用范围:能够克服固定预算无法准确地预见未来成本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成本发展趋势的缺陷。主要适用于弹性成本预算和弹性利润预算。
3)特点:弹性预算是随着业务量的变动的预算。执行时,根据实际经营管理水平与业务量,对照相应的费用预算进行控制,不存在需要有追加预算的手续。其预算技术要求在编制过程中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预算更为精确。
4)编制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列表法和公式法。
1。成本预算的概念。
1)也称成本计划,它是根据物业服务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在了解过去、分析现在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以货币形式事先规定预算期内履行物业管理受托责任所应发生的成本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
2)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手段、起点和财务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书面方案和直接依据,是成本决策结果的系统化。
2。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的基本要求。
1)成本预算必须同其他预算相协调:收入预算、资本预算、现金预算等都是编制成本预算的重要依据。
2)成本预算要以各项定额为基础:各项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费用定额等,是编制成本预算的直接依据。
3)成本预算应有相应的技术经济措施保证。
4)成本预算要全面权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成本预算既要符合实际,又要适当留有余地。
七、成本预算的编制方法(类型)
1。固定预算。
1)概念:又称为静态预算,是以过去的实际上费用支出为基础,考虑预算期内相关因素,增加或减少一定的百分比确定的预算。
2)适用范围:适合于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业务结构和业务数量较为稳定的企业。
3)主要特点:在预算期内除特殊情况必须追加预算外一般不作变动或更迭,具有相对固定性。通常每年编制一次。
4)优点:编制简单;编制成本较低;控制费用支出的要求易于为各部门所接受。
5)缺点:没有结合预算期的情况重新对各项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及其支出水平进行论证,难以实现费用支出效益的最大化。同时,预算缺乏挑战性,难以调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控制费用支出积极性。
2。弹性预算。
1)概念:又称变动预算,以业务量、成本、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
根据不同的业务量,列出不同水平的费用预算,以此编制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的成本预算。
2)适用范围:能够克服固定预算无法准确地预见未来成本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成本发展趋势的缺陷。主要适用于弹性成本预算和弹性利润预算。
3)特点:弹性预算是随着业务量的变动的预算。执行时,根据实际经营管理水平与业务量,对照相应的费用预算进行控制,不存在需要有追加预算的手续。其预算技术要求在编制过程中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预算更为精确。
4)编制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列表法和公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