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她还记得那面被时光染色的墙,那句被历史淹没的诗。 ———题记
-。伍零年
那年她6岁。
那时的她还有一个美满的家,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她的父亲是大学的教授,受人敬仰。她每回走在路上,感受到落在身上的那些羡慕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
她家住在清华园后的小楼阁里,映着绿荫。小楼里上上下下地住了几家教师家属。这里是伴随了她六年的地方。
每回她的父亲牵着她上街买东西,她总不肯乖乖地从学院外绕过去,非要从院里穿过,学院里有学生认得这个活泼的小姑娘,总会笑着对父亲和她问好。
她喜欢极了学校里的景色,那时还多是白墙青瓦的房子,她认识学院里的每一面墙。在学院大门口的拐角,那白墙的转角处写了一句诗“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她读的生涩,但父亲听到时脸色却苍白了几分,他用袖子拂去那几个字,拉着她就走。她不解地回头望去时,白墙上还留着浅浅的痕迹。
那一年总会有外人造访小楼。他们不是绕过学院,而是和她一样穿过学院而来。他们总拿着红色的小本子,念过几段难懂的文字,然后各家都得把家里的铁器拿出来,丢在院中砸成一堆。她心不在焉地搬弄着铁锅,对母亲念叨:“他们说的什么啊 ?”
母亲摇头,不知是不知道还是不想说:“等你读书后就知道了。”
她莫名地高兴:“我什么时候才能读书?”
“哎呦喂,小女娃娃念着读书哩!”楼下的大婶语气怪怪地。
母亲是个温婉的女人,她没理大婶,只是笑了笑:“再长大些吧。”
到那个收铁的人走后,她不再在家吃母亲做的饭了,而是每天和母亲绕过后山到母亲出生的农村大食堂吃饭。她也不能成日悠闲玩耍了,开始到村里干些农活。母亲嫌走来走去麻烦,带着她从小楼搬到了村里。起初她眨着眼,不肯走,父亲低叹一声,还是送走了她。
在经过清华园的大门时,她又看到了那面写过诗句的墙。那时留过的痕迹不见了,换上了“超英赶美”的口号。
-。第一部分【伍零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