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吃货网吧 关注:30贴子:171
  • 2回复贴,共1

恋爱中我们不是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恋爱,可说是人一生中最甜美的时刻。深度心理学认为,恋爱是心灵创伤得到医治最好的时机;但若没处理好,它也可能变成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刻。
深度心理学也指出,人在恋爱时心理上退化成三岁之前的状态;爱情关系其实在重复个体生命中头三年的几个心理发展阶段,过去没学好的心理功课,现在要在成人爱情关系中重新学习。
恋人之间的关系像极了母亲与初生婴孩间的关系。若想知道什么人和什么人相爱,只要看他们的眼睛就行。那两人眼中含情脉脉,脸上带着醉心的笑容,乐不思蜀,彼此痴痴凝视,可以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母亲与初生婴孩间的凝视也是如此。
相爱的人在一起双方都非常快乐,但分离时双方都好像是失了魂,落了魄一般,坐立不安,忧愁痛苦。母亲与婴孩分开时也是这样,双方都会产生分离焦虑。恋人重逢之时双方心中的喜乐难以言喻,好像失而复得,重新寻回生命中之最爱;母亲与初生婴孩别后重聚时也是如此。
爱情,能唤醒每人个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给人带来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使忧郁的变快乐,害羞的变活泼。
爱情之所以有这样神奇的魔力,是因为人心深处两个最重要的需求,可以同时在爱情中得到满足。人生命中两个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一个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The need to be special, to be number one”):每个人都期盼能在所爱的人心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人在成长时不被珍爱,或因着弟妹的出生被横刀夺爱,使TA再也得不到父母特别的注意力时,TA心底深处可能就一直期盼将来有一个人能把TA当作心上人来爱TA,给TA完全的,不分心的注意力。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需要至少有一段时间,可以被父母视为眼中的瞳仁——也就是能处在所爱之人心中最重要的地位。没有办法这样的时侯,心中或多或少会受了一些伤,但在恋爱时,这些过去未得满足的需求,都可以得到一些医治(至少是暂时的医治)。
另一个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是被人无条件接纳的需要(The need to be unconditionally accepted): 不管功课如何,成就高低,长得好不好看,是否可爱,都能被接纳,被爱的需要。这样的需求在爱情中似乎很容易被满足。唯有在恋爱时,当一方五音不全,歌唱得荒腔走板时,TA的爱人却听得津津有味。在这样的爱中,许多过去所受的心灵创伤都能得医治。
可惜的是,这两个爱情最迷人之处,正好就是日后造成亲蜜关系最大困难的地方。唯有神才能彻底满足人心这两大需求,爱情却只能带来一个幻觉,让人以为爱人就是那位可以满足所有需要的神。把爱人当神,我们必然会失望。
圣经诗篇16篇第4节说: 「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笔者认为这有两层意义:
把自己当作神就是:要求对方与自己有同样的思想、感觉,不允许对方有不同的意见与看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2-10 17:00回复
    请大声告诉我这是几楼


    2楼2014-08-13 15:54
    回复
      小弟混脸熟,~混脸熟~


      3楼2014-08-13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