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缸管道等安装好,鱼缸摆放好后,先不必摆放滤材,可先接好泵、管路等,先试缸漏(缸起码粘好五六天了),以免缸漏中奖还要取出滤材.
试缸漏先试滴溜滤槽(底缸过滤关键怕漏的地方!),把下水阀门关闭后,用水管接水,将缸内滴溜滤槽内注满水,水满即停,滤槽不应有丝毫向外渗漏的地方。
2、滤槽试完水且观察无渗漏后,放开下水阀门,将主缸和底缸内全部注满水,以底缸内水不溢出为标准(水位距底缸的缸沿一厘米)。 3、主缸和底缸水全部注满后,观察各处有无渗漏,如无,试水工作结束。开始下一步,消毒。
4、消毒有两个常用办法,盐或高锰酸钾。两种办法各有利弊。我选盐。大盐十几二十袋都可以。
5、加盐后,开泵。注意观察底缸水位及上下水管路是否漏水(开泵后管路内为有压)。
管路及各接头如有漏水、渗水,需立即停泵修复。
开泵后底缸内的水位,重点观察泵仓,就是放水泵的那一格,水位应不低于泵仓3/4位置,与上一格水位有至少一厘米落差。 6、试水、加盐消毒环节一切正常,就让泵循环工作吧。盐水运转七天后,停泵,放水。7·注入薪水循环七天放掉,把鱼缸内残留的盐跟毒素全部放走。
8、摆放滤材,注入新水。没有晾置除氯困好的水的话,自来水也可以,因为目前无鱼,但至少要开泵爆氧三天(除氯加清洗滤材)。
热带鱼放加热棒注水后即可开始工作。通常放在泵仓最底处,保证水浸,防止底缸水位降低时棒体外露炸缸。冷水鱼可不放
水泵至此开始,除非停电或者维修或者损坏,始终循环工作。(鱼儿密度小图省电可定时开泵增氧)
9、滤材的摆放,遵循先物理过滤的滤材(棉),然后生化过滤的滤材(细菌屋、玻璃环)。
主缸内的滴溜槽内,全部放生化球;底缸内普通滤棉等物理隔离的滤材最早接触下水的水流,其次是兼有物理和生化过滤作用的生化棉、藤棉、倒菌砖(其实就是方形的生化球)等。经过它们过滤之后,粪便、残饵等基本被隔离或打散,不至于早早就污染堵塞后面的细菌屋、玻璃环等生化滤材。
还需要强调的几点是:
(1)下水的雨淋管(多孔管),尽可能孔多,使水流尽可能分散,充分接触空气,融氧的同时使二氧化碳逸散。同时防止滤棉只是几个出水点工作,而不是整张大面积隔离过滤。
(2)细菌屋要有序摆放,充分接触水。玻璃环使用大网袋,一袋袋摞起来,方便今后拿出清洗或更换。
(3)新购的滤材用自来水冲洗一下,将表面粉尘冲洗净,开水浸、煮。 9、三四天后,放入闯缸鱼。主缸的滴溜滤槽内,放入两条小死鱼或小死虾(远比贵巴巴还不知道真假的市售硝化菌强)
10、再过三四天后(时间更长些更好),理论上讲,可以请鱼了。原则是先进配鱼,最后进主鱼。
11、补充解释两个问题:
(1)滴溜滤槽漏水问题
为什么说试漏水环节这里最重要呢?
试水时,向滴溜滤槽内注水,下水阀门关闭,如果有漏水情况,说明滴溜滤槽中间或底部胶打不匀导致漏水,将来主缸内注满水后,主缸的水不能保证只能从溢流滤槽顶部溢流下水,也会从开胶漏胶处漏水,一旦停电或关泵导致泵不工作,主缸水位不能控制在溢流槽顶部停止下水,底缸无法容纳更多的下水量,将会水漫金山。
(2)不开泵时底缸水位问题
向主缸内注水时,不开泵状态下,底缸水位居底缸顶沿约一厘米(加滤材后同样),这是主缸加底缸的最高水位。
考虑的是将来停电或者泵故障或者因需停泵时,就是这个水位状态,不会溢出。
以上是尽可能简洁、但关键环节尽可能不漏的底滤缸开缸简要环节。
酒后啰嗦,也许有遗漏。
欢迎各位补充。 底缸过滤中“滤棉的干式用法”:
前面叙述中提到过,下水首先接触的滤材,也就是第一道过滤应为物理过滤滤材,
常用的即为普通白棉。
底缸过滤中,包括其他侧滤、顶滤、背滤等过滤形式,如果滤棉经常是浸泡在水中,
是起不到过滤作用的,食物残渣以及粪便将会从滤棉侧边缝隙流下,
脏物顺流而下,污染、堵塞物理过滤之后的细菌屋、玻璃环等生化滤材,物理隔离过滤等同于零。
为防止此种情况出现,最大化的保证白棉的物理过滤作用,
通常将白棉通过多孔板或支架,把棉架起来,不使其长期浸泡在水中,使下水透棉而下,保证物理过滤效果。
试缸漏先试滴溜滤槽(底缸过滤关键怕漏的地方!),把下水阀门关闭后,用水管接水,将缸内滴溜滤槽内注满水,水满即停,滤槽不应有丝毫向外渗漏的地方。
2、滤槽试完水且观察无渗漏后,放开下水阀门,将主缸和底缸内全部注满水,以底缸内水不溢出为标准(水位距底缸的缸沿一厘米)。 3、主缸和底缸水全部注满后,观察各处有无渗漏,如无,试水工作结束。开始下一步,消毒。
4、消毒有两个常用办法,盐或高锰酸钾。两种办法各有利弊。我选盐。大盐十几二十袋都可以。
5、加盐后,开泵。注意观察底缸水位及上下水管路是否漏水(开泵后管路内为有压)。
管路及各接头如有漏水、渗水,需立即停泵修复。
开泵后底缸内的水位,重点观察泵仓,就是放水泵的那一格,水位应不低于泵仓3/4位置,与上一格水位有至少一厘米落差。 6、试水、加盐消毒环节一切正常,就让泵循环工作吧。盐水运转七天后,停泵,放水。7·注入薪水循环七天放掉,把鱼缸内残留的盐跟毒素全部放走。
8、摆放滤材,注入新水。没有晾置除氯困好的水的话,自来水也可以,因为目前无鱼,但至少要开泵爆氧三天(除氯加清洗滤材)。
热带鱼放加热棒注水后即可开始工作。通常放在泵仓最底处,保证水浸,防止底缸水位降低时棒体外露炸缸。冷水鱼可不放
水泵至此开始,除非停电或者维修或者损坏,始终循环工作。(鱼儿密度小图省电可定时开泵增氧)
9、滤材的摆放,遵循先物理过滤的滤材(棉),然后生化过滤的滤材(细菌屋、玻璃环)。
主缸内的滴溜槽内,全部放生化球;底缸内普通滤棉等物理隔离的滤材最早接触下水的水流,其次是兼有物理和生化过滤作用的生化棉、藤棉、倒菌砖(其实就是方形的生化球)等。经过它们过滤之后,粪便、残饵等基本被隔离或打散,不至于早早就污染堵塞后面的细菌屋、玻璃环等生化滤材。
还需要强调的几点是:
(1)下水的雨淋管(多孔管),尽可能孔多,使水流尽可能分散,充分接触空气,融氧的同时使二氧化碳逸散。同时防止滤棉只是几个出水点工作,而不是整张大面积隔离过滤。
(2)细菌屋要有序摆放,充分接触水。玻璃环使用大网袋,一袋袋摞起来,方便今后拿出清洗或更换。
(3)新购的滤材用自来水冲洗一下,将表面粉尘冲洗净,开水浸、煮。 9、三四天后,放入闯缸鱼。主缸的滴溜滤槽内,放入两条小死鱼或小死虾(远比贵巴巴还不知道真假的市售硝化菌强)
10、再过三四天后(时间更长些更好),理论上讲,可以请鱼了。原则是先进配鱼,最后进主鱼。
11、补充解释两个问题:
(1)滴溜滤槽漏水问题
为什么说试漏水环节这里最重要呢?
试水时,向滴溜滤槽内注水,下水阀门关闭,如果有漏水情况,说明滴溜滤槽中间或底部胶打不匀导致漏水,将来主缸内注满水后,主缸的水不能保证只能从溢流滤槽顶部溢流下水,也会从开胶漏胶处漏水,一旦停电或关泵导致泵不工作,主缸水位不能控制在溢流槽顶部停止下水,底缸无法容纳更多的下水量,将会水漫金山。
(2)不开泵时底缸水位问题
向主缸内注水时,不开泵状态下,底缸水位居底缸顶沿约一厘米(加滤材后同样),这是主缸加底缸的最高水位。
考虑的是将来停电或者泵故障或者因需停泵时,就是这个水位状态,不会溢出。
以上是尽可能简洁、但关键环节尽可能不漏的底滤缸开缸简要环节。
酒后啰嗦,也许有遗漏。
欢迎各位补充。 底缸过滤中“滤棉的干式用法”:
前面叙述中提到过,下水首先接触的滤材,也就是第一道过滤应为物理过滤滤材,
常用的即为普通白棉。
底缸过滤中,包括其他侧滤、顶滤、背滤等过滤形式,如果滤棉经常是浸泡在水中,
是起不到过滤作用的,食物残渣以及粪便将会从滤棉侧边缝隙流下,
脏物顺流而下,污染、堵塞物理过滤之后的细菌屋、玻璃环等生化滤材,物理隔离过滤等同于零。
为防止此种情况出现,最大化的保证白棉的物理过滤作用,
通常将白棉通过多孔板或支架,把棉架起来,不使其长期浸泡在水中,使下水透棉而下,保证物理过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