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这真是极为有趣。<?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一个念旧的人,必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我关掉留言板的窗口,看看他屋子里的陈设。
和我一样是2008年来到这片乐土,那时候的我们还被称之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小朋友”。
他摆放的自然也是过去的物事,譬如足球金靴和SMC勋章一类。
这些东西让我回想起从前的灾难与安宁,我的小小的快乐或悲伤,他们仿佛还是他们,可他们诞生的地方却连他们的样子都真真失去的了。
连房型都是颜色简单明快的,从一栋小小的,虚拟的屋子看去,他的性格便于此可见一斑。
让我们重新回到留言板上。
作为一个天生有着好奇心的种族,自然的想找到有故事人身上的故事。
我耐着性子一条条留言看下去。
和我一样,通常的在留言板里唠唠叨叨的都是身边那些熟悉的同学,有亲切的问候,善意的小玩笑,亦有主人自己的流水账几条。
令我注意的是留言板下的回复。
翻开第一页,每条回复都印证了一句话“浓缩就是精华”,字数少的可怜,却样样直达重点,而且没有任何尾音拖长或是带有语气的象征词语,可想而知回复人的含蓄内敛,曾几何时,刚刚长大的我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活泼明媚,而是慢慢的变得沉默,实际上就好像那半句话说的那样,“我们学会了在外面假装。”
我开始回想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候的我也幼稚过犯傻过,曾经说话不用正常的“我”而用“偶”,也在一句话后加过矫揉造作的语气词。
那么别人也会有过吧。
我带着这种有点小小的坏的好奇心,将留言板的内容翻到11年,10年,09年。
终于如我所愿,在一个成熟寡言的少年还未长成之前,他也曾是个如同向日葵般会对全世界展开盈盈笑脸的孩子。
09年的留言板上,有语气词,和乍一看就能了解其内心世界的“O(∩_∩)O”的表情。
但是我们还是沉默了。
这多像半年前的我与澄空,天真透彻明媚,然而刚去高中的第一月,我便很好的隐藏自己的想法,甚至快要忘了“回归”。
但是那句话最终浮出脑海。
“我没有忘记这最初的地方。”
试想如果我们非要破茧成蝶,那么我们就要和毛虫决裂。
可是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句富有“回归”意义的话呢?
我突然想起前文半句话的后半句。
“但其实我们永远是孩子。”
你懂“永远”么?
无法带走的东西,跟着我们长大,跟着我们老去。
是了,不愿放下,是因为我们心里还有“自己”,还有“永远”的净土。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忘记最初,即使我们怎样的改变。
不需要回归,不需要逃离,因为“自己”是带不走的。
如果到了未来,我会想起高中起始的时光。
就好像刚骑一匹烈马,即使不敢动,只能死死地拽住它的缰绳以求不落地。闭着眼睛任由风呼呼的从耳旁叫嚣。等到马好不容易停下来,我也会欣赏沿途风景。
我一直在这里,包括那个从不愿舍弃的自己。
关上留言板,是关上你我他的故事,一处故事落幕,另一处又上演序幕。
原来回归的另一种姿态,就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