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按照茶的发酵程度分类,
按照茶的发酵程度分类,可将茶分为五类。在茶叶的加工中,通常把不同程度的酶促氧化过程成为“发酵”。根据茶叶加工过程中鲜叶中茶多酚的酶促或非酶促氧化程度的不同,将茶叶分为五类:
1. 不发酵茶:绿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
2. 微发酵茶:白茶。银针白毫、白牡丹等;
3. 轻发酵茶: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4. 半发酵茶:青茶。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5. 全发酵茶:红茶、黑茶。小种、红碎、六堡茶、茯砖茶等。
发酵是茶叶进行氧化的一种方式,它是茶叶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对茶青造成下列的影响:
1. 颜色的改变:
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后就会变成红色,发酵愈多颜色变得愈红。叶子本身与泡出来的茶汤夜色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只要看泡出来的茶汤颜色是偏绿还是偏红,就可以知道该茶的发酵程度。
2. 香气的改变:
未经发酵的茶,属菜香型,让其轻微发酵到20%左右,就会变成花香型;到30%左右就会成为坚果香型;60%会变成成熟果香型;若其全部发酵就会变成糖香型。
3. 滋味的改变:
发酵越少的茶越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发酵越多,则离自然植物的风味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