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义工吧 关注:41贴子:759
  • 3回复贴,共1

老伯碰碎花瓶掉出60年前收养证 回乡找到八兄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年5月26日,陈长乐的二叔陈传全在搬家时,他的女儿不慎碰破家中一只存放多年的花瓶,在一片夹杂着房产证、土地产权证的碎片中,还有一张已经泛黄了的《收养子女公证书》。陈传全一家人拿起这张公证书仔细一看,侄子陈长乐沉寂多年、却一直疑窦丛生的身世之谜终于真相大白。
  这张公证书上写着,1954年7月19日,家住上海的28岁的陈传本(陈长乐的养父)和27岁的朱秀珍(陈长乐的养母)夫妇,从沈浩金和王祥英(陈长乐的亲生父母)那里,收养了沈仲良(陈长乐的原名)。当时的沈浩金夫妇住在“常州市武进县前横区屠官塘”,儿子沈仲良只有3岁。


1楼2014-02-12 19:18回复
     陈传全急忙给侄子陈长乐打电话,告诉他发现了收养证。陈长乐听后,跟妻子打了个车直奔二叔家。“一看到公证书,我的泪就掉下来了,上面有名有姓,还有地址,我终于能找到亲生父母了。”
      陈长乐说,七八岁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身世有疑惑了,“一次跟小朋友吵架,就有人说我是没人要的孩子”。
      “听说我被抱走后的第3天,亲生母亲就后悔了,但那时养父母已经带着我离开上海。”陈长乐难掩失落地说,去年在花瓶里找到的这张收养证,终于给了他希望。
      早在多年前,陈长乐的叔舅们,也知道这个晚辈的身世,但至于他究竟来自哪里,亲生父母是谁,连他的养父母也说不清了。2011年,他还根据母亲生前的模糊回忆,去无锡找了好几天。
      陈长乐当时就决定,不管花多长时间,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
      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寻根”之旅,也得到家里长辈的支持。


    2楼2014-02-12 19:18
    回复
      坐火车回常州寻亲人
        激动的陈长乐回到家急忙让女婿去查常州市武进区的人口信息,但公安系统的资料库里已经没有他们的信息,陈长乐这才知道,亲生父母已经去世多年了。
        “一看这样,我就跟孩子们说,算了,你们也别费心了,我自己去常州找,相信没有找不到的人。”5月28日下午3点12分,陈长乐和妻子登上南京南到常州的火车。很快火车到了常州。下了火车,陈长乐夫妇搭上了去武进区的大巴。在车上,陈长乐跟一个老人搭讪:“老师傅,你知道屠官塘怎么走吗?”老人头一歪:“你去那里做什么,我在屠官塘附近工作了20多年。”
        陈长乐将自己此行的目的和盘托出,热情的老人给他画了一张地图,推荐他到武进区礼嘉镇政平去找一位老书记。陈长乐顺利抵达目的地,不过遗憾的是,要找的老书记已经下班了。
        无奈中,陈长乐向一旁的保安询问,哪里有旅馆可以住宿。保安看着一口外地方言的他们,关切地问起他们此行的目的。
        陈长乐拿出自己的收养证,向保安求助,没成想,保安大叫一声:“哎呀,你跟我一个战友长得很像啊,他叫沈细良,我们都住一个村子呢。”“来来来,我带你们去村里问一问。”热情的保安把陈长乐夫妇带进了武进区礼嘉镇政平杜官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02-12 19:19
      回复
        2013.6.2
          大哥赶回拍54人全家福
          6月2日,离家最远、在山西工作的大哥沈焕良赶回常州,陈长乐一家受邀再次来到常州。当陈长乐一家人的车子快要开进村口时,迎接他们的乡亲站满了道路两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9个兄弟姐妹终于聚齐,大家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那一天,也成了全村人的盛宴。沈家在村里宴请了20桌。
          陈长乐的兄弟姐妹中,老大沈焕良已经75岁,最小的沈明良也已经57岁。“仲良(陈长乐)在所有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兄弟中排行老四,他能找回来真的是谁也没想到的,对于我们家来说是大喜事。”老六沈细良说。
          临回南京前,9兄妹加上各自的子女一共54人拍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中每一个人都笑得非常开心,特别是陈长乐,他真的没想到60年以后能在常州寻找到自己的根。


        5楼2014-02-12 1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