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转自知乎】
解答一:@译文(艾滋病抗病毒免疫博士在读)
对于艾滋病的误解,早些年主要是集中在转播途径上,比如说拥抱啊亲吻是不是会感染艾滋病。但是近些年随着媒体的大肆报道,有一些新的误解渐渐产生,我大概把我印象中的总结如下:
1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曾经有一度在媒体上传播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就会在感染的早期有一系列的类似感冒的症状。感染了HIV是不可以从症状上去监测,必须要经过专门的检查。过分的强调所谓的“早期症状”会让人对艾滋病的感染过程造成误解,以及给病患或者是正常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2 如果感染了也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检查与不检查根本没有区别
一些特殊工作行业的人拒绝接受检查,是因为觉得查了也是死,不如不查,让自己活的开心。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现在艾滋病已经出现了治愈的病例,更何况现在的鸡尾酒疗法在艾滋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尽早检测,积极的接受治疗才是正确的方法。
3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是不会感染艾滋的
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4 艾滋病人之间进行性行为不需要保护措施
HIV病毒的类型多,变异情况复杂,就算同是感染了HIV病毒的两个人,也不能保证是相同背景的病毒,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可能对治疗带来挑战。
5 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
没有报道显示正常的拥抱握手是会导致HIV病毒的传播的
目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如果想起来了或者大家有那些疑惑再继续补充。
——————————————————————————————————————————
3月29日更新。
感谢 @李锦霞 在评论中的补充:
目前公众对于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研究太过乐观了。自己知道的几个研究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偶尔有几个临床的没多久就销声匿迹……偶尔报道出来的那些如换骨髓治疗艾滋病之类的虽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根本不具备可推广性。而且中国的艾滋病发展很快,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部分地区比如四川凉山的部分乡镇,普通育龄妇女人群感染率达到6.35%。绝对绝对不要掉以轻心。
解答一:@译文(艾滋病抗病毒免疫博士在读)
对于艾滋病的误解,早些年主要是集中在转播途径上,比如说拥抱啊亲吻是不是会感染艾滋病。但是近些年随着媒体的大肆报道,有一些新的误解渐渐产生,我大概把我印象中的总结如下:
1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曾经有一度在媒体上传播如果感染了HIV病毒,就会在感染的早期有一系列的类似感冒的症状。感染了HIV是不可以从症状上去监测,必须要经过专门的检查。过分的强调所谓的“早期症状”会让人对艾滋病的感染过程造成误解,以及给病患或者是正常人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2 如果感染了也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检查与不检查根本没有区别
一些特殊工作行业的人拒绝接受检查,是因为觉得查了也是死,不如不查,让自己活的开心。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现在艾滋病已经出现了治愈的病例,更何况现在的鸡尾酒疗法在艾滋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尽早检测,积极的接受治疗才是正确的方法。
3使用安全套的性行为是不会感染艾滋的
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安全套可以百分之百的阻断艾滋病的传播。
4 艾滋病人之间进行性行为不需要保护措施
HIV病毒的类型多,变异情况复杂,就算同是感染了HIV病毒的两个人,也不能保证是相同背景的病毒,如果病毒交叉感染,可能对治疗带来挑战。
5 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
没有报道显示正常的拥抱握手是会导致HIV病毒的传播的
目前能想到的就是这些了,如果想起来了或者大家有那些疑惑再继续补充。
——————————————————————————————————————————
3月29日更新。
感谢 @李锦霞 在评论中的补充:
目前公众对于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研究太过乐观了。自己知道的几个研究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偶尔有几个临床的没多久就销声匿迹……偶尔报道出来的那些如换骨髓治疗艾滋病之类的虽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根本不具备可推广性。而且中国的艾滋病发展很快,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部分地区比如四川凉山的部分乡镇,普通育龄妇女人群感染率达到6.35%。绝对绝对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