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颗心都是一座海洋,安静自己,不必去倾诉……认真想来,生命的每个个体都是孤独的。不管是生命的获得,还是生命的失去。当一个人意识到生命个体的“我”存在时,就意味着这个个体孤独的产生。只有在生命最后消亡的刹那,来于自然的回归于自然,这个孤独也就完整的结束了。没来由的一阵胡思乱想,可能里面珍藏着自己的秘密、纠缠着无尽的欲望、暴露着一切痛苦的源泉,爆发着一段极端压抑的思想,以及一股无法言传的忧伤,一切都这样莫明其妙,一切又这样崇高圣洁,只是无法向世俗明言,无法变成要去追求的目标和梦想。难耐沉郁的时刻,也许可以向人倾诉。可单调的语言能否表达真正的内心?内心的释怀到底是换来一声叹息、几颗同情、还是一缕怜悯?对象是谁,知心几何,或真心或假意,或坦诚或谨慎,一通释怀过后,一样回归自己的世界,得到了什么,还是一样的虚空遥远。就如同你个体的病痛,除了你自己之外没人可真正体会。而你能做的,也只有忍受。何必倾诉。属于你的,只有自己的感受,这痛苦和孤独如生命的诞生一般神圣。也许只有母亲才能感受胎儿的痛苦和欢乐,而你已经诞生了。也许只有上帝能够怜悯人间的忧伤,可你并不那么虔诚,上帝也帮不了你什么。无法倾诉。在世俗的天平里,一个弱小的生命不过是一头待宰的羔羊。狼不必理解羊妈妈的痛苦,兔无法向鹰说明生存的愿望。所有的痛苦、羞辱和不幸,可能带着极端的情感,闪着被误解的忧伤,那些都是你自己的事,面对它们,慢慢咀嚼,快快消化,也许能变成求生的本能,和快速逃避的伎俩。不必向所有人倾诉一路成长的苦辛。因为有一种生命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懂;也不会向大家告白我对生活的忠诚,因为有一种生命有自己的深度和过程;更勿需说生命道路有多么坎坷,因为有一种生命再多苦难都能担承;不用直言岁月中有一杯苦涩的羹,因为有一种苦难造就是了一种丰富人生。不想说缺憾是一种美,因为有一种缺憾伴着一种残忍,只能用信仰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