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湾吧 关注:821贴子:21,380

回复:【愚人一生~四海一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醒悟】
嗨,不怨我常以愚昧人自居,就是反应太迟钝。平日发帖子虽然总是一再注意又注意,哪儿想到本无意骂人,却又终犯了“对牛弹琴”分明骂人而得罪了众人。之前众好友一再委婉地提醒我发帖已引起诸多吧友的不满,只是想究竟哪儿得罪了人?因为从来就没攻击过谁啊!结果昨晚与两位小友聊过天后不禁恍然大悟:其中我由衷地赞叹北京的小友“龙魂”是我最器重最令人放心的一个男孩子,大四女生“愁字锁眉头”是我最欣赏最令人放心的女孩子。虽然字里行间也并没辱及别人的字眼,但多心人读了不免要心生醋意了。就像我一次对现在的几个新华书店员工夸赞已退休多年的吴主任等人,其中一个员工竟调侃地反问到:哦,她们很好,那就是我们不好了?当时令我苦笑不得:我是说吴主任她们素质确实很好,哪儿说你们好或不好了?嗨,夸人都没法夸了!现在一想,我的帖子中不经意间常常表露出与那些大学生高中生们沟通的帖子, “东平”吧的人根本看不懂 ,不正是犯了众怒么?当然得罪大家的原因肯定不只这一个,但这起码必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2楼2014-04-09 01:30
回复
    【小妹】
    《愚人城中》是我的得意之作,能否与《劝诫书》一样一起长期置顶?我觉得它们绝对是珠联璧合的两篇佳作,你不会又嘲笑我吧?方便的时候联系一下,还是问你我个人小吧的事。放心,我绝不会像你们担心的那样痴迷的,明白你们好心为我,所以即使言辞再激烈,我也是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
    近日一切还正常吧?期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3楼2014-04-09 01:45
    回复
      【建议“九头狮子”】:
      喂,我介绍过去的朋友可不要冷落吆。再则,还是嘱你要千万记住我们先前讨论的玩贴吧就是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一宗旨,所以根本没必要在意身边的人气旺不旺,能够真正学习到东西,真正进步才最重要。真不明白那些沉迷网络的人们,为了一点意见不同,相互攻击闹得两败俱伤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甚至连春节元旦都不能平安度过,真的太让人难以思议,太悲哀了。
      之前发帖《建议“糊弄聪明人”》可转给你读一读,看能否从中受到一些启示。真的遇到其中叙述到的种种现象,希望你能够看开一些,以免生那些本不该生的气。
      就像我《愚人城中》所说“偶尔有同道,往来多雅朋”,哪一个人能够真正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朋友,都不会很多。所以能够交到素质高一些的朋友,哪怕有些意见分歧,思想有些不一致,只要抱着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思想求同存异,大家就一定能走到一起,就一定会交到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方便的时候能否QQ(1078005194)详聊一次,再着实嘱咐你一下学习中的事情。在我所有的学生小友中,原籍内蒙正就读北京高中的“龙魂”,是男孩子当中最令我放心最令我器重的一个品德优良的男孩子。正准备考研的“燕山大学”大四女生“愁字锁眉头”,是最令我欣慰令我放心的女孩子,因为学习及实习太忙,所以仅签到我个人小吧而很少冒泡,昨晚我们又难得联系,了解了些她的近况,真的太疼惜丫头了。
      记住,生活中可以有插曲,但万万不可把插曲作为主题曲。所以不仅仅是上网玩贴吧,包括所有的娱乐活动我们都必须把握住“度”,都绝不可影响正常的工作或学习。
      一家之言,仅仅建议,ok!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4楼2014-04-09 01:54
      回复
        【小妹】
        为了相互尊重及更多地保留自己的空间,还有珍惜时间及精力,我们就改变一下联系方式吧!
        一,琐碎小事一般控制在十到卅分钟。
        二,重要的事着重整理后,郑重联系。
        三,发现彼此的优缺点(应该是单指缺点)及时指正,以免长期存在及可能向更严重方向发展。
        就眼前来说,先提这三点意见,以后再有想法再及时沟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5楼2014-04-09 08:17
        回复
          【噩耗】
          入院廿余天,我那位兄弟(2014-04-09)凌晨终于不治而去。我们搭档四人年龄最大的老大哥,青年夭亡的长女与我同岁。我这位兄弟最小,小我一岁。上有老母在堂,膝下女儿未嫁,夫妇相濡以沫廿余载,蓦然离去能不痛哉?逝者已已,生者依依,我们只有宽容尊重逝者,竭力善待生者。然能持有如此爱心,如此平常心者,世间能有几人?
          去年的这个时候,意外失去打工油厂多年的那位兄弟。那位兄弟的厄运,纯粹咎由自取~深夜下班酒后驾摩托回家,不慎跌入山沟。今天失去的这位兄弟,平日生活保健十分注意~常常嫌弃我们生活卫生忒差,哪儿却想到他本人××遗传基因早已埋下日后结局?由此不由令我们深思:虽然我们平日也注意到了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又怎能想到却还有未想到的危险因素?打一个不妥当的比喻,这就像丢卒保车时会权衡车和卒的价值孰轻孰重,那么到了丢车保帅时,谁还会注意到一个卒的价值呢~因为其时它(卒)确实已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了,那么被人遗忘,不就顺理成章了么?
          比喻不当,词不达意,本是不舍我那位兄弟产生的感慨,却又分明画蛇添足对兄弟显得不恭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14-04-10 07:54
          收起回复
            【劝诫书】
            我不明白你这么痴迷网络有什么意义。
            或许对你来说是种精神寄托,现实中的怀才不遇导致你习惯在网上发表一些看似高深莫测、文化气息浓厚的帖子去寻找存在感、或者到处认干女儿干儿子以在大城市工作名校上学为荣寻找做父亲的尊严。你越没有什么,你就越渴求什么。
            说实话,对于社会现象、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你的见解相当粗鄙浅薄,并无探讨的价值。
            好吧这也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你沉溺于网络虚幻,急于和现实摆脱关系,沉浸在自己捏造的小世界里,隔绝了自己最至亲的血肉关系!
            作为父亲,你与儿子的关系并不融洽,一天24小时请问你能抽出几分钟来考虑儿子的需要,知冷知热体贴关怀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作为子女,你与二老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能做到常回家看看为老人做一顿饭,嘘寒问暖尽到传统文化中你不愿提及的孝道?
            “发奋”的帖子里其实提到的比我说的更全面,你看到帖子时不眠不休想的不是反省,而是以为自己或者儿子和人家有什么过节才导致他发贴。我清楚明白的告诉你,如果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关心,出于真心希望你改掉这些毛病好好过日子的目的,谁也不会耽误那么多时间去关注你说的那些话,冒着被误解的风险写那么长的帖子去提醒你!
            有的吧友说的对,一个人一个生活方式,人家根本犯不着因为你独特的生活方式去得罪你。可他为什么这么做?为的不仅仅是你,还有你可怜的儿子,盼望你能早日回到生活的正轨,像一对正常的父子一般享受天伦之乐!
            你改没改那是后话,但你不仅不理解油盐不进,反拿他失去至亲之痛来反击他,你私信他的那些约架一类的内容大家也看到了,这是一个成年人能办的事吗?
            “夜行者”在他自己的帖子里明确表明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不知道你当时看到后是什么感想,父子在世不相认老死不相往来,这与子欲养而亲不待,哪个更痛?
            我这几天之所以没有回复你,是因为你这个人真的很固执,你脑子里想的永远是自己那一套,谁说也没用,说了也是白说,我不愿再多浪费口舌。
            用对贴吧的依赖填补你精神的空虚,无异于饮鸩止渴,结果只会让身边的亲情关系愈加疏远,失去人生在世最珍贵的东西。而虚幻的网络带给你的虚荣心只是泡影一场,昙花一现,毫无价值!
            “不哭”也曾真心拿你当长辈真诚待你,若你继续执迷不悟,别再说我和其他人一样难以沟通,而是你根本没有沟通的必要了。不要把什么都推到别人身上,希望你能反思反省,戒网,重新走入现实,做一个正常的、不装的父亲。
            ~鸢尾的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7楼2014-04-10 20:14
            回复
              【邀请“老七”】
              总之在我这儿仅做个挂名吧主就行,日常没什么意外,可以根本没必要过来。小吧全有我那些学生小友担任,我(包括小号)仍在你那儿及另外两个吧那儿担任小吧。没有特重要的事,你可以根本不管这儿,只有出现我们处理不了事的时候再找你好了。怎么样?叔对你没什么二心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8楼2014-04-11 11:24
              回复
                【评点“西游记·石猴勇闯水帘洞”】:
                本段作者重点突出了“事实上我们对一件事物的恐惧往往不是因为它的危险,而在于这件事物的未知,所以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一个人想要成大事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虽然可能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但这是应付的代价。事事想要别人先来,只会观望的人虽然可能会避免很多潜在的风险,但却容易被别人捷足先登。” 确实是经典之见。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及“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不都是这个道理么?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本来智谋超人的萧何、张良、曹参、陈平为什么在气魄上却输于本是地痞无赖出身的刘邦一着?“挥剑斩蛇”时的刘邦,大无畏的豪杰行为不就已鲜明地突现出那些智谋之士所缺乏的这种勇为人先的英雄气概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9楼2014-04-12 00:20
                回复
                  【恼怒】
                  老七如见:烦转“夜行者”酌时与我回个电话。小子简直就是太神经了:我们上网流量内网上联系,应该是免费联系;移动通讯,每月五百分钟网内免费通话(每月实际通话不过一二百分钟)。但小子偏偏拒绝本不花钱的网上及通话联系,非要花钱手机信息联系不可。虽然每条一毛钱的信息费也不算什么,但这样本末倒置轻重不分的错误思想却分明是万万要不得啊!
                  不要觉得叔太奇葩又上纲上线,小题大作,确实是太难容忍这样是非不分的错误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1楼2014-04-13 20:18
                  回复
                    【隐士】
                    所谓“大隐隐于市”者,即真正的隐士并不是非得需要什么条件,貌似浑浑噩噩平淡无奇的人生中,其实是大智若愚心中自有主张,根本无需别人知道自己的真正思想。然而,更多的所谓隐士,则纯粹是把其作为达到自己真正目的的一种手段,其中就包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及汉光武刘秀的那位同学严光严子陵“裘衣垂钓”:貌似刻意在躲避刘秀的寻找,然而大热天却披件冬天御寒的皮袍去钓鱼,其实不正是故意做作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反而让刘秀更容易找到他么?
                    不过,就当时的姜子牙来说,也不应该做一个隐士,而是应该大力施展自己的作为以拯救天下苍生,所以他本人当时根本就没有做隐士的思想,就是在等待时机罢了。而严光的资料要少一些,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及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根本无法与姜子牙相提并论,所以我们也就没必要把他搞那么清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4楼2014-04-18 03:49
                    回复
                       【评点“西游”】:
                      “祖师听了孙悟空的话,‘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骂了孙悟空一顿,还在他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那一班听讲的人都吓坏了,都纷纷责怪孙悟空。但孙悟空只是陪笑,原来他已经洞悉师父的意思…”
                      ————
                      【愚人点评】
                      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以及“言传不如意会”等,每个人的理解力不同,接受能力自然也就不同了。所以,古人在师傅教徒弟学做手艺活的时候好区分为:一等人,看到就会;二等人,一教就会;三等人,打骂都教不会。这样,以悟空能悟透祖师的本意,自然为极其聪明伶俐的一等人了。然而,若仅凭先天性的那点聪明才智,没有后天的勤奋努力,能学到真正的本事么?不劳而获的侥幸成果,毕竟还是不那么可靠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5楼2014-04-18 19:25
                      回复
                        【与小友“龙魂”的公开信】
                        浩程如见:
                        “愚人一生”吧中已为你代开了《理性探讨 共同进步~龙魂专贴》,以后可以充分利用以与更多的好朋友交流。记住,与“愁字锁眉头”你们两人永远是我的骄傲,是所有当代学生学习的楷模,真心盼望你们永远做好这个表率。能够理性上网,你们做的真的太好了,都显得我分明要自惭形秽了。不过,伯伯并没嫉妒你们吆,尤其“锁眉头”宁宁是伯伯最得意的女儿,更是伯伯的骄傲。
                        你邮寄来的《北京市区图》,一直搁放在一边,因为身边确实没有去过京城及对那儿熟悉的人。等你时间宽裕的时候,对照着地图我们爷俩好好唠一唠,相隔千里沟通交流,使伯伯了解繁华京城及你的家乡内蒙大草原,就让大家羡慕去吧,哈哈…
                        虽然开了专贴,你也没必要经常过来,还是学习要紧,以及每日签到以后也由我代签吧,你在保证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偶尔进来转转好了。起码在放暑假之前,一定不要放松学习,升级考试一定要尽力考个好成绩,ok,努力!
                        好,记住,“愁字锁眉头”你们永远是伯伯的骄傲,ok!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6楼2014-04-20 03:55
                        回复
                          【公开信·续】
                          本信本就没打算发在“东平”吧,不然在那儿肯定又要会引起众怒了。就像朋友们告诫我之前有时发帖显得张扬,以致好像显摆自己而引起众人不平。这次再次这样夸奖你及宁宁(愁字锁眉头),自然又要会影响大家的情绪了。MD,我只是彰显宣扬我们之间难得的纯洁友谊,以影响及带动更多的人都增加这样的友谊,哪儿有伤害别人打击别人的思想呢?所以说,对牛弹琴不只牛笨人亦不明~它根本就不懂音乐,你跟它弹的什么琴?
                          现在,愈来愈证明我建个人小吧的正确,这样说还要感激这次遭受“东平”吧的打击呢。不然还是生活在那种尔虞我诈互相欺骗的氛围环境中,真的太悲哀了。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识的学生小友们一个一个素质确太好了,能够与你们成为好朋友,真的是今生一大幸运也。就像华人首富李嘉诚,与大学生合影时谦逊地说到:与你们一起合影,是我的荣幸,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你们却是人类的精英…你看这样的素质,与那些颐指气使的世俗势利之辈根本不可相提并论吧?
                          所以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我的宗旨仍然是:大家谈得来就多亲多近,谈不来就敬而远之,何必像疯狗那样四面树敌,无缘无故逮着谁咬谁呢?再则又像站在穿衣镜前与自己交流一样:你笑他也笑,你恼他也恼,你挥拳打过去,结果不是打的自己么?所以我们大家相处间只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怎能轻易去打击及伤害别人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7楼2014-04-21 08:55
                          回复
                            【评点《西游记》重点词句】:
                              事实上数量很重要,但质量更重要。曾经我也和孙悟空一样认为七十二变更厉害。但后来发现三十六变是天罡变化,七十二变是地煞变化,天罡是排在地煞之前的。可能会有人疑问,猪八戒不是会天罡三十六变吗,怎么会打不过孙悟空呢?那是因为猪八戒的功夫没练到家,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学习得非常好。也就是孙悟空七十二变的层次高于猪八戒三十六变的层次,所以孙悟空比猪八戒厉害。天罡变化应该要比地煞变化高一个层次。至于能不能将它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还是在于使用者。
                            ————
                            【愚人点评】: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种事物都会程度不同地有它的缺点,就看运用的人怎样去发现,怎样去发挥了。就像古时候那些勇猛无敌的彪悍战将,使用哪一种兵器不重要,运用得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才最重要。比如,妇孺皆知的《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关羽、黄忠使用的刀,马超、赵云使用的枪,张飞使用的矛,都是这个道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8楼2014-04-22 07:01
                            回复
                              说西游道西游:
                              【评点《西游记》重点词句】:
                              那么躲避三灾利害的方法有哪些?主要有三种,一是吃那些能延寿的食物,比如蟠桃人参果、金丹圣水、唐僧肉之类的东西;二是在三灾厉害到来前赶紧找那些厉害的神仙,让他们罩着自己,这样上天就不好降灾给他们了;三是要学会变化…
                              【愚人点评】:
                              少不读《三国》
                              老不读《西游》
                              男不读《水浒》
                              女不读《红楼》
                              ~趣解“四大古典名著”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及部分人能够赞同的见解,肯定还会有更中肯更贴切的另外不只哪一种解法了。在这儿就只说“老不读《西游》”,以后再论及那三部好了。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到了老年浑浑噩噩时,若总沉浸在只担心哪一天会突然离开人世,其时若再迷信《西游》读的入了迷,那么肯定就要会产生幻觉融入其中了:怎样才能趋吉避凶长生不老呢?你想,结果肯定会要说谁谁到,怕谁谁来~本来就已经年老体衰精力日渐衰弱,再这样整天胡思乱想,不分明是作枷自受更加剧衰老了么?这样能不更加尽快地离开人世了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9楼2014-04-22 0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