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内职业专家孙莹女士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伪命题”,目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有两个原因:一、中国大学生就业需求与市场供应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企业“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存,而且在未来5年会也很难改变。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之问题。随着中国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80、90后毕业的大学生生存压力并不如60、70后的大学生大,那时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要马上工作,不管工资多少,重要的是能够补贴家用。现在不同了,很多年轻人宁愿“啃老”也不工作,是因为有“老”可“啃”,不工作也没有生存压力,直到有满意的工作为止。
“2013史上最难就业”的冰川尚未解冻,以90后为主的2014年毕业求职大军已经涌入就业市场了,社部部长尹蔚民近日透露,未来五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还将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的高位,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风口浪尖,智联招聘的职业分析师分析:大学生就业难不是真难, 2013年的就业市场“错位”现象仍较为突出,一方面是部分行业急需的人才无处可寻,而另一方面是求职者的需求无处落地,供需错位带来的结构性压力让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记者走访了达内软件人才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专场招聘会,了解到参加本次招聘会的59家企业,有11家企业对招聘持观望态度,暂时没有招聘计划,34家企业认为招聘量和往年持平,6家企业认为招聘量会有大幅增加,4家企业认为明年就业市场不容乐观,1家企业认为招聘量会有下滑;现场一位达内软件人才中心的职业顾问介绍:根据我们对智联招聘和51JOB的数据监测2014年整体招聘量和薪资待遇基本与2013年基本持平。
“2013史上最难就业”的冰川尚未解冻,以90后为主的2014年毕业求职大军已经涌入就业市场了,社部部长尹蔚民近日透露,未来五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还将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的高位,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风口浪尖,智联招聘的职业分析师分析:大学生就业难不是真难, 2013年的就业市场“错位”现象仍较为突出,一方面是部分行业急需的人才无处可寻,而另一方面是求职者的需求无处落地,供需错位带来的结构性压力让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记者走访了达内软件人才中心举办的第十二届专场招聘会,了解到参加本次招聘会的59家企业,有11家企业对招聘持观望态度,暂时没有招聘计划,34家企业认为招聘量和往年持平,6家企业认为招聘量会有大幅增加,4家企业认为明年就业市场不容乐观,1家企业认为招聘量会有下滑;现场一位达内软件人才中心的职业顾问介绍:根据我们对智联招聘和51JOB的数据监测2014年整体招聘量和薪资待遇基本与2013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