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吧 关注:57贴子:98
  • 3回复贴,共1

中国90后就业离现实有多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市场上就业岗位那么多,成群结队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问题出在哪儿?什么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有90后在日记中写道:“让我感到不自在的是周围同学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以及怨天尤人、好吃懒做的生活姿态。” 这位年轻人还提及了更多的现象:“作为一个90后,我也曾有着独生子女特有的自以为是、不可一世。不懂得体谅他人是我现在想起来最讨厌的一点。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毛病,回头环顾,原来这是同龄人的通病,自私、冷漠、好高骛远,又不肯脚踏实地,这也就成就了啃老族等一批社会问题的出现。” 面对如今网络发达、娱乐物质丰富的时代,90后这帮本来就没有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精神的幼稚青年,一下子面临如此多的诱惑,让其不浮躁、沉下心来学习,其难度可想而知。 说到浮躁,这又是90后的一大问题,大多数90后都有浮躁的毛病,因为,浮躁是可以传染的,做什么事大都一时兴起,没什么志向,更谈不上什么计划,耐心极其有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经不起诱惑。身边有无数例子告诉我,很多其实当初和我差不多聪明的同龄人,就是因为各种诱惑,现在还在社会底层打滚,迷茫不知所措。” 毋庸讳言,90后的这种状况与中国想要实现的目标相比,是有差距的。当90后们热衷于在网上购物、秀恩爱晒幸福的时候,当2000多万90后在大学校园里晃荡着,通过各种方式来玩出自己的个性时,也许并没有足够余地去看清,这个社会正在走向何方,这种走向对这一代年轻人的人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个人的梦想可以飞得很高,但如果因为忘记地面的凹凸不平,还没等飞起来就摔到地上,那么往往不只一个人会痛。每个90后都得好好想想,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如何不变成“打酱油”的“路人甲”。 问题到底在哪儿? 让我们先来看看今天中国的一个大趋势。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2-22 00:01回复
    在2011年,中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马上有专家指出,中国工业产值目前只是总金额远超美国,而美国仍然是全球实质上的技术领袖,中国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赶上。 不仅中国人这么想,美国《商业周刊》在2009年时也认为:“毋庸置疑,中国正在基础设施和技术上阔步前进。不过,美国担心被中国超过似乎并不明智。创新不仅仅需要钱和实力。” 的确,这种差距仍然是多方面的。拿消费电子产业来说,2010年,中国生产的多种消费电子产品的数量就已经攀上世界第一的位置:手机占全球市场的47%,计算机占40%,彩色电视机占48%。但是在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精密仪器领域,我们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比如在计算机领域,中国虽然年出口1.5亿台笔记本电脑,但没有一台里面安装着中国自主研发的CPU。 再比如现在特别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数码单反照相机,中国到现在也造不出能与佳能、尼康等日本品牌抗衡的优秀产品。即使这些跨国公司早已在中国各地开设了组装工厂,但相机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仍然是在日本国内完成的。 对于此类现象的原因,《商业周刊》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可能是由中国初出茅庐的学术项目所生产的水平参差不齐的工程师们所导致的。中国的学术项目尽管具备雄心和资金,但却用数量牺牲了质量。” 但即使是数量,目前的状况也无法令人满意,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我国每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相当于日本的9.3%、美国的11.2%。 那么,多长时间能赶上呢? 2006年,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搞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强国。美国受访者中有54%认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与美抗衡的世界强国。美国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则预测中国将在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 那么谁来赶? 专家认为,从生产率来看,相较于服务业,工业是最容易取得生产率快速增长的领域。毫无疑问,让中国不仅在生产数量上,更在科技含量上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重任,落在了今天年轻一代的肩上。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和科技人员,这种需求只能靠成长中的90后一代来满足。 但两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2-22 00:02
    回复
      在媒体中常见的关于90后职业方向的报道,多集中在城市中的90后,特别是90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趣向上,却忽略了中国社会目前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主要在哪儿,以及这种期待和现实之间有没有比较大的距离? 要不要进工厂? 中国的90后一代在进入工厂工作方面意愿明显不足。一项调查显示,90后的职业理想,排在最前面的当歌手和演员,然后是老师和设计师。家长们也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往是唯一的)去坐办公室,而不是到车间去。 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指出,第二代农民工更高的工作需求,与现有产业结构无法适应的问题,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外出农民工就业的新问题。 《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认为,第二代农民工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从而,他们更愿意从事轻松而待遇好的职业,故其从事服务业的比率较大。总的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在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服务业就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来自地方的调查也支持这一结论。比如广州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发现,目前新一代农村户籍外出打工者的学历很高,但是技术往往不够,令广州地区不但技工短缺,服装行业的普通工也短缺。 有记者深入到工厂一段时间后这样写道:“有些人想学个技术,但是对一些年龄较小的打工者来说,早早地离开校园,对于未来,他们无奈和迷茫,除了打工还能干什么呢?他们不知道打工的意义是什么,或许这本就是他们这个年龄不应该承受的,他们连未来的畅想都没有,那么,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新一代农民工的目光多投向三产服务业、制造业、纺织业、电子业等行业。但随着人力成本的暴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淘汰和转型已经开始。全球最大代工厂的富士康已经提出了“百万机器人”计划。 郭台铭表示,要在数年内通过自动化消除简单重复性的工序。这便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机器大工业和智能设备正在众多行业里大规模取代人力。这一趋势长期来看不可阻挡,90后一代需要及早开始作打算:如何在这一趋势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而不是被机器淘汰?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显而易见:为了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将经济生产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需要一大批职业竞争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产业工人。具体到90后一代,可以说,中国能否成功实现产业转型,主要就看两类90后的数量和素质,一类是科研人才,一类是第二代农民工。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2-22 00:03
      回复
        题是,90后一代是不是能适应不断减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机会?是不是能在技能素质要求高的产业领域中找到新的职业发展空间? 中国要发展,经济要转型,年轻人要就业。这几个问题必须要得到协同解决,90后一代身在这历史链条之中,不能也不可能身处世外作壁上观。 改革,往往都是倒逼出来的。 90后一直被认为是观念最新的一代,但他们本身也需要转变自身发展的观念了。挑战来自于时代,但真正的挑战,恐怕还是来自于自己:能否从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积极完善自身,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从2013年秋季起,中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面向农村实行免费招生,此举希望能吸引更多的90后去走靠技术和技能吃饭的职业道路。国家也需要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吸引更多的90后年轻人投身到科技研发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制造业中去。 一位已经在外面闯荡了两年的90后打工仔这样说:“我最大的感受是要有技术。没有技术,心里不踏实。” 作者尹小隐:中国青年杂志编辑记者。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不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2-22 0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