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顺风车”早已司空见惯。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因为私家车的迅速增长,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城市道路拥挤、交通堵塞、停车难、空气污染、能源紧缺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欧美一些交通拥挤的城市为控制高峰期的车流量,兴起了新的交通方式――汽车共享服务(Car Sharing/Hitchhiking)(即我们所说的顺风车),以改变或减少单独驾驶私家车的出行方式,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大气污染,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顺风车在国外的发展如今已相当成熟。目前,全欧洲有200余个汽车共享服务组织,加拿大和美国的50个城市拥有了汽车共享服务组织,会员数量在过去两年中都翻了一番,年增长速度达到了50%。德国、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的顺风车作为一个行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大的顺风车公司都设有分支机构。在欧盟内部甚至有从德黑兰搭车到伦敦的业务。许多发达国家采取鼓励合乘的出行方式,一人一车就要多付费;赶上交通高峰期,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会被罚款。在美国有许多鼓励车主搭载他人的地方政策。在韩国,不仅私家车可成为顺风车,就是出租车也可由多位乘客“拼车”,名曰“合乘制”。日本采取了所谓的“交通需求管理”方式解决交通拥堵,引导私家车主采取合乘方式出行。[1]
[1]环境竹子:《全国顺风车活动杭州站,顶着酷暑前进!超多靓图欣赏!》网易汽车论坛,载于
http://club2011.auto.163.com/post/100009275639.html,访问时间201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