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6,887贴子:10,022,576

回复:图解红楼梦建筑意象(黄云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哇,好高端


来自iPhone客户端103楼2014-03-08 08:52
回复
    最爱林妹妹


    104楼2014-03-08 09:2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14-03-08 10:02
      回复
        潇湘馆太阴森了,还是怡红院好一些,宝钗以后当宝二奶奶就住怡红院


        106楼2014-03-08 10:17
        回复
          一睡睡到自然醒,感觉真好。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4-03-08 11:01
          回复
            镇楼图是81年的小型张?楼主的书哪里有售?


            IP属地:江西108楼2014-03-08 11:18
            收起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14-03-08 11:38
              回复
                第五章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建筑描述之比较
                《红楼梦》前八十回的作者,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清代的曹雪芹,当然这里还是有一些异议的。现存的后四十回是程伟元和高鹗在公元一七九一年,即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和公元一七九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先后以木活字排印行世的。其所据底本,旧说以为是清代高鹗所续,但目前大家比较赞同的观点是“后四十回是高鹗在程伟元搜集的续本的基础上编辑补写而成的,并非全部续写。这在程甲本、程乙本的序中,程高均是如此说的。但究竟程伟元历年搜集的《红楼梦》续本是否是曹公的残稿呢?目前尚无定论。
                本章想通过对于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中建筑的描述进行比较分析,看看是否能得出一些结论。


                IP属地:福建114楼2014-03-08 12:58
                回复
                  (1)“抱厦”之趣。不知广大读者注意到没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在建筑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前八十回的作者对于一种建筑形式“抱厦”十分感兴趣。“抱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它实际上是在大房前或者后加建的一种与大房相连属的小房子。那么建有这种小房子的房屋就称之为“抱厦房”。在《红楼梦》中最早出现的抱厦房是在第三回林黛玉进荣国府,王夫人携她从王夫人的上房的后房门往贾母后院来,途经一个“南北宽夹道”。这个“夹道”的北侧有凤姐院,而凤姐院的“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而后“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接着凤姐又在宁国府的“三间一所抱厦内”协理宁国府,下面贾政、宝玉和众门可游大观园到了怡红院,在怡红院“廊外抱厦”下坐了,可知怡红院正房也是抱厦房。宁国府中贾氏宗祠正殿前有抱厦,抱厦前还悬着一块九龙金匾。宁国府的正堂前还有“三间抱厦”等等。可见贾府中抱厦房有六处之多,就算协理宁国府的“三间一所抱厦”是后面正堂前的“三间抱厦”,那也有五处之多。从中可以推知前八十回的作者认为“抱厦房”是一种十分有趣的建筑形式,凡是重要建筑或是着意要描述的建筑,都带有抱厦,以示其建筑的不同。而到后四十回,这种建筑形式在全文中之字全无,除了一些点明房屋名称的词语,如“王夫人屋”、“贾母房”、“凤姐儿院”等语之外,并无细致的建筑描述。


                  IP属地:福建115楼2014-03-08 12:59
                  回复
                    路过。。不明觉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14-03-08 12:59
                    回复
                      (3)“沁芳亭桥”与“沁芳闸桥”之误。在前八十回中我们知道大观园中有一处有名的亭桥叫“沁芳亭桥”。这座桥位于大观园的交通要道上,从怡红院到潇湘馆之间往返都要经过这座桥。而从正园门到园中诸院落大多要经过。按书中的描述“沁芳亭桥”的形象是“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类似于颐和园中的荇桥。桥边有一株桃花树,紫鹃情辞试忙玉后,宝玉就在这亭桥边的桃树下暗自垂泪。而在前八十回中,还有一处桥是位于大观园沁芳溪源头处的“沁芳闸桥”。这是一处水闸,在水闸上建桥。此水闸的作用是提高大观园水源头处的水位。而在此“沁芳闸桥”边也有桃花树,宝黛在此共读西厢,而且桃花树附近还有花冢,黛玉在此葬花。这两处桥在前八十回中写得十分清楚,不会混淆,虽然在名称上类似,但绝对是两处。而后四十回中,因续者没有搞清楚这两座桥之间的关系,以致发生混淆,请看第九十六回写黛玉到贾母处请安,“出了潇湘馆”,要经过沁芳亭桥出园到贾母处,“刚走到沁芳桥那边山石背后,当日同宝玉葬花之处”,发现傻大姐在那里哭,于是叫“那丫头跟着黛玉到那畸角儿上葬桃花的去处,那里背静”,当黛玉发现了宝玉婚事的秘密时,“只得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将来。走了半天,还没到沁芳桥畔,原来脚下软了。走的慢,且又迷迷痴痴,信着脚从那边绕过来,更添了两箭地的路。这时刚到沁芳桥畔,却又不知不觉的顺着堤往回里走起来”。从这段文字看,很明显续书作者把“沁芳亭桥”与“沁芳闸桥”给混淆了,以至于把位于“沁芳闸桥”附近的黛玉葬花处,楞是安在了“沁芳亭桥”边上,才出现了上述的错误。


                      IP属地:福建118楼2014-03-08 12:59
                      回复
                        在《红楼梦》后四十回中,对于建筑的细节和方位描写明显减少。例如在前八十回中,有许多对于建筑院宇的详细描述,且不说对于怡红院、潇湘馆等的由外到内的层层描写,就是一些次要的建筑如稻香村、蘅芜苑、暖香坞、滴翠亭、藕香榭等,都是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渲染描述,给人以形象生动的印象。而后四十回则不同,不光建筑方面的描写明显减少,而且原来形象生动的描述也变得概念空泛了。仅举书中仅有的几处建筑方面的描述为例。第八十一回写蘅芜苑时是“香草依然,门窗掩闭”;第八十七回写园中萧条景象时是“只听得园内的风自西边直透到东边,穿过树枝,都在那里唏留哗喇不住的响。一回儿,檐下的铁马也只管叮叮当当的乱敲起来”;第九十八回写黛玉死后的凄凉,只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第一零一回写园中衰象是“只见园中月色比着外面更觉明朗,满地下重重树影,杳无人声,甚是凄凉寂静。刚欲往秋爽斋这条路来,只听唿的一声风过,吹的那树枝上落叶满园中唰喇喇的作响,枝梢上吱喽喽发哨,将那些寒鸦宿鸟都惊飞起来”;第一零二回写尤氏进大观园见园中衰败,“觉得凄凉满目,台榭依然,女墙一带都种作园地一般”;第一零八回宝玉进园来,“只见满目凄凉,那些花木枯萎,更有几处亭馆,彩色久经剥落,远远望见一丛修竹,倒还茂盛”。从上面摘录的后四十回续书中仅有的一些建筑环境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与前八十回的相比,空泛干瘪多了。后四十回中对于贾府各院落的描述均是点到为止,如“贾母房”“王夫人房”等语,不做展开描述。因此从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建筑环境描述上看,其文笔完全是两种风格,前者细腻、形象、生动,后者粗略、概念、空泛。所以从上述的几个方面看,《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作者断非一人。


                        IP属地:福建119楼2014-03-08 12:59
                        回复
                          当然续书的作者也有对前八十回理解正确的地方。譬如我们知道薛家客舍中有一个角门直通大观园,续书的作者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和运用也是正确的,并在后四十回中两处提到。第九十一回“若是象从前这扇小门走得通的时候,要我一天瞧他十趟也不难。如今把门堵了,要打前头过去,自然不便了”;第九十七回“不必走大门,只从园里从前开的便门内送去,我也就过去。这门离潇湘馆还远,倘别处的人见了,嘱咐他们不用在潇湘馆里提起”。可见这两处对于薛家的这个角门的理解是正确的。续书的作者也有凭空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而增加的。例如在前八十回中,栊翠庵只是大观园中一个点景的小尼庵,而在后四十回中,为了给惜春出家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平添出栊翠庵为一古庵,在建大观园之前就有,并且“栊翠庵原是贾府的地址,因盖省亲园子,将那庵圈在里头,向来食用香火并不动贾府的钱粮”(第一一三回)。这样就给惜春出家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地方,既可以不出贾府,又可以在经济上和贾家一刀两断,自给自足。并在后面的第一一五回写道“况且我又不出门,就是栊翠庵,原是咱们家的基址,我就在那里修行”和第一一七回“那栊翠庵原是咱们家的地基”两次提及。从这些细节上看,后四十回的作者决非曹雪芹,如果是曹公,此“栊翠庵”一节决不可能前文毫无照应,而在后文中突然出现,而且也不会出现“沁芳亭桥”与“沁芳闸桥”的混淆。但续书的作者究竟是谁,高鹗之说也有可疑之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IP属地:福建120楼2014-03-08 12:59
                          回复
                            后记
                            曹雪芹用语言为后人创作出的贾府及大观园,其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贾府这座豪华富丽的府邸是中国封建社会贵族的府邸的典型代表,更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手法,因此对于贾府及其大观园的研究,在今后肯定还要不断深入下去,这也是建筑历史研究领域一个可以深入探讨的课题。通过对于贾府及大观园布局的研究,可以更深入的理解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手法,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这些中国传统的优秀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当代的建筑设计中去。此外,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搞清楚《红楼梦》中建筑布局的详细情况,对于《红楼梦》这部传世名著本身的研究同样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


                            IP属地:福建121楼2014-03-08 13:01
                            回复
                              以上,全部整理完毕。希望大家喜欢。


                              IP属地:福建122楼2014-03-08 13: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