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运作过度就是欺骗。一个没有相应水平的人收高额学费,还跟别人说自己十分专业,这就是赤裸裸的欺骗。
这种人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普通百姓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所以在你的专业范围以外的东西,只要人家会一点,你就会觉得“哇!好厉害”。
这种事在春晓身上也发生,很多人会说,春晓老师你好厉害,弹得一手好箜篌;这个时候我就会说“谢谢你的夸奖,你这么说是因为你不懂箜篌,如果你从专业角度来审视,其实我弹得很一般”。
我刚才对别人的严谨回答,是建立在别人以求教的立场和我说话,那我必需正确地去引导和解答。相反,如果只是朋友间一起玩和聊天,我肯定会回答说,“那是,我水平多高啊,呵呵。”。这就是立场不同,就要有不同的态度。
2,缺乏指点和引导百姓的专业人士;
由于社会是靠钱来运作的,而现在又缺乏公益性指引团体。加上个人的想法以及物质基础诸多因素,导致缺乏那些义务指引百姓和爱好者的专业人士。
尤其是那些真心喜爱乐器的朋友,由于自己需要,但又不了解,只好被人欺骗,真是太可怜可惜了。
3,没有专业水平,但是有人脉和商业炒作的能力
所谓物是人非,就体现在这里。利益,钱,商业运作,这些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就看使用这些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了。君子自然会将能力用于正道;而小人则会将能力用于邪途。
这个问题以前春晓也谈过,这次具体地分条说一下,因为有些人对春晓以前的概括性解答不太明白。
春晓经常听一些学专业的朋友说,“我从小学乐器,专业院校毕业,还没怎么说呢,那些才学了一年多点,就出来吹说自己是某名师弟子,在什么专业院校任教,还收很高的学费。真不知这些人怎么吹得出来”。这种人之所以能成功,大都是以上谈到的那三条原因。
另外,春晓还听说有这样的事,所谓“一对一授课”是指在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1小时)内,一个老师只教一个学生。这在大城市都是很明白的事。但在有些二、三线城市,居然有人这么做:把教室分成10个小格,一个小格里一个学生,10个学生一起上课,然后这个人每个格待5分钟,而对每个学生的收费却是小课(一对一)的价格。把这种上课方式忽悠家长和学生们说是一对一。
所谓君子和小人,好人和坏人,是一种分类,而不是绝对指定。所以有些人非得去说,哪有绝对的君子和好人,肯定每个人都有缺点。是的,这话没错,所以春晓在此要点明,伟大的中华汉语言,是表意语言,作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文字,一定要明白他所表达的意思,而不是表面。
只有当好的老师遇到好的学生,才是对彼此劳动的最大回报。这里的好,更多是指修养和素质。
春晓曾经在竖琴吧解答过一个吧友的问题,箜篌和竖琴的相似和区别。春晓觉得对大家会有帮助的,所以搬来博客:
1,起源问题:箜篌和竖琴是同源之水,均是起源于中亚波斯一带。在西方演变为竖琴,在东方演变为箜篌。
2,关于古代箜篌和现代箜篌:传统不等于完全复古。我们现在说箜篌一般都是指雁柱踏板箜篌,由于音量,弦列,转调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这种现代箜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他是一件新生乐器,但是带有很强的东方色彩。
3,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在我们见到钢琴的时候,他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基本定型了,但他最初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由于我们一开始见到的时候就是成品,所以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而箜篌,是在现代我们看着发展和改良的,所以相当一部分人就特别想强调过去的,现在的这些。这完全没有必要。无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是中国的,都是东方的。
4,演奏方法: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能利用的好条件,就可以拿来提高自己。竖琴和箜篌是同类乐器,既然竖琴演奏手法已经十分成熟,那我们直接拿来用,适当改良使其更适合箜篌的弦的手感和硬度就可以了,没必要非得去刻意地说“竖琴是这个方法,箜篌是那个方法”,这反而是欲盖弥彰。适合的就是好的,就可以直接拿来用。大方地承认借鉴使用了成熟的技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东方文化和艺术讲求的是内在,是韵味。这种东西永远是比有形的要深刻要隽永。“西方的天使翅膀华丽细致却飞不起来;东方的天使没有翅膀却能高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不应该用西方的东西来标榜东方,因为西方是标而东方的才是本。只是因为现代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忽视了传统的东方精髓。即使要说,也应该说古筝有古筝的优点,钢琴有钢琴的优点,而绝不应该说古筝是东方钢琴。
这种人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普通百姓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所以在你的专业范围以外的东西,只要人家会一点,你就会觉得“哇!好厉害”。
这种事在春晓身上也发生,很多人会说,春晓老师你好厉害,弹得一手好箜篌;这个时候我就会说“谢谢你的夸奖,你这么说是因为你不懂箜篌,如果你从专业角度来审视,其实我弹得很一般”。
我刚才对别人的严谨回答,是建立在别人以求教的立场和我说话,那我必需正确地去引导和解答。相反,如果只是朋友间一起玩和聊天,我肯定会回答说,“那是,我水平多高啊,呵呵。”。这就是立场不同,就要有不同的态度。
2,缺乏指点和引导百姓的专业人士;
由于社会是靠钱来运作的,而现在又缺乏公益性指引团体。加上个人的想法以及物质基础诸多因素,导致缺乏那些义务指引百姓和爱好者的专业人士。
尤其是那些真心喜爱乐器的朋友,由于自己需要,但又不了解,只好被人欺骗,真是太可怜可惜了。
3,没有专业水平,但是有人脉和商业炒作的能力
所谓物是人非,就体现在这里。利益,钱,商业运作,这些本身是没有对错的。就看使用这些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了。君子自然会将能力用于正道;而小人则会将能力用于邪途。
这个问题以前春晓也谈过,这次具体地分条说一下,因为有些人对春晓以前的概括性解答不太明白。
春晓经常听一些学专业的朋友说,“我从小学乐器,专业院校毕业,还没怎么说呢,那些才学了一年多点,就出来吹说自己是某名师弟子,在什么专业院校任教,还收很高的学费。真不知这些人怎么吹得出来”。这种人之所以能成功,大都是以上谈到的那三条原因。
另外,春晓还听说有这样的事,所谓“一对一授课”是指在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1小时)内,一个老师只教一个学生。这在大城市都是很明白的事。但在有些二、三线城市,居然有人这么做:把教室分成10个小格,一个小格里一个学生,10个学生一起上课,然后这个人每个格待5分钟,而对每个学生的收费却是小课(一对一)的价格。把这种上课方式忽悠家长和学生们说是一对一。
所谓君子和小人,好人和坏人,是一种分类,而不是绝对指定。所以有些人非得去说,哪有绝对的君子和好人,肯定每个人都有缺点。是的,这话没错,所以春晓在此要点明,伟大的中华汉语言,是表意语言,作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文字,一定要明白他所表达的意思,而不是表面。
只有当好的老师遇到好的学生,才是对彼此劳动的最大回报。这里的好,更多是指修养和素质。
春晓曾经在竖琴吧解答过一个吧友的问题,箜篌和竖琴的相似和区别。春晓觉得对大家会有帮助的,所以搬来博客:
1,起源问题:箜篌和竖琴是同源之水,均是起源于中亚波斯一带。在西方演变为竖琴,在东方演变为箜篌。
2,关于古代箜篌和现代箜篌:传统不等于完全复古。我们现在说箜篌一般都是指雁柱踏板箜篌,由于音量,弦列,转调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这种现代箜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他是一件新生乐器,但是带有很强的东方色彩。
3,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在我们见到钢琴的时候,他已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而基本定型了,但他最初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由于我们一开始见到的时候就是成品,所以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想法。而箜篌,是在现代我们看着发展和改良的,所以相当一部分人就特别想强调过去的,现在的这些。这完全没有必要。无论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是中国的,都是东方的。
4,演奏方法: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有能利用的好条件,就可以拿来提高自己。竖琴和箜篌是同类乐器,既然竖琴演奏手法已经十分成熟,那我们直接拿来用,适当改良使其更适合箜篌的弦的手感和硬度就可以了,没必要非得去刻意地说“竖琴是这个方法,箜篌是那个方法”,这反而是欲盖弥彰。适合的就是好的,就可以直接拿来用。大方地承认借鉴使用了成熟的技术,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东方文化和艺术讲求的是内在,是韵味。这种东西永远是比有形的要深刻要隽永。“西方的天使翅膀华丽细致却飞不起来;东方的天使没有翅膀却能高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不应该用西方的东西来标榜东方,因为西方是标而东方的才是本。只是因为现代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忽视了传统的东方精髓。即使要说,也应该说古筝有古筝的优点,钢琴有钢琴的优点,而绝不应该说古筝是东方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