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汉服吧 关注:131贴子:715
  • 14回复贴,共1

汉风,从身边开始——古建筑①长治上党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祭天!


1楼2014-03-11 15:15回复
    上党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长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古上党郡署(后为潞安府府衙)的大门。上党之称,殷商已有。秦置上党郡。郡署由长子县迁移至今长治市。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在衙署内大兴土木,增建飞龙宫、德风亭。最盛时亭堂楼宫有280余间。金元之际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党门门庭,后又增建钟鼓楼。弘治三年(1490)重修。1932年再次重修。


    2楼2014-03-11 15:15
    回复
      中文名:上党门
      保护等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长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始
      建约公元:581年至600年
      门楼海拔:1500米
      含义: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


      3楼2014-03-11 15:17
      回复


        4楼2014-03-11 15:24
        回复


          5楼2014-03-11 15:25
          回复


            6楼2014-03-11 15:26
            回复


              7楼2014-03-11 15:27
              回复


                8楼2014-03-11 15:28
                回复


                  9楼2014-03-11 15:28
                  回复
                    上党门是长治的象征和标志。它位于长治市区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岗上,是古代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是个地名,殷商时已有,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大致包括如今的长治市、晋城市、晋中地区的榆社、左权、和顺县和临汾地区的安泽县。关于“上党”的含义,《释名》中解释说:“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故 曰上党”;方志中说:“居太行之颠,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也就是说,上党是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上党郡。郡府设在今长治 市。上党门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约公元581年至600年)。它的门楼海拔1500米,与太行山的山顶齐高,十分雄伟壮观。


                    10楼2014-03-11 15:29
                    回复
                      登上门楼远眺,上党古城景色历历在目,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庸朝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唐玄宋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居住在上党门内的潞州衙署。他在隋朝建筑的基础上,对上党门进行装 饰,并在附近修建了梳妆楼、看花楼、德风亭等建筑。他做了皇帝后,又重返这里增修了飞龙宫、圣瑞阉、望云轩等。北宋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南下,攻陷隆德(今 长治市),上党门毁于兵火之中。现存的上党门是明代重建的。上党门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挺拔独立。门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大门左侧建有钟楼,右侧建有鼓楼, 钟鼓楼一曰“风驰”,一曰“云动”。意思是说建筑在上党的上党门高耸天外。两楼台基高峙、平行排列,遥相映衬。楼高门低,高低错落,主从分别,充分反映了 封建官府的威严,极富民族风格。上党门作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得到了多次维修和彩画。


                      11楼2014-03-11 15:29
                      回复
                        《潞州志
                        上党门侧面
                        》载:元泰定二年(1325年)州治(唐建)毁于兵火,三年(1326年)潞州招抚使完颜南合修缮,公廨厅堂有严。至正壬午(1342年)郡守张瞻甫重建公生明堂,即今之厅事,以及宾幕吏曹之署,府库囹圄之所,无一不备。国朝洪武元年(1368年)知州潘黼因旧址建。天顺三年(1459年)知州王楫新建后堂。成化三年(1467年)知州计昌重建大房,年久圮毁。上党门门楼的东西两侧为钟鼓二楼,据《潞州志》载:“鼓楼,在今州治东侧。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知州傅遂建于子城门上,基址犹存,天顺七年(1463年)知州李睿筑今台,建楼于其上,与钟楼东西相并。成化七年知州孙坷用砖石砌台基。岁久楼毁,弘治九年(1496年)改建。钟楼,在州治前西侧。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知州傅遂建筑,岁久楼毁台崩。弘治九年补筑台基,用砖石包砌,楼亦改建焉。”据《泽州志》载“国朝康熙九年(1671年)知州汪宗鲁重修又增建里老柜书、快手民壮、皂隶房,东西公廨门榜棚;二十九年(1691年)知州刘民瞻重修二堂;雍正四年(1727年)知州沈一葵
                        上党门现状
                        重修照壁榜棚;六年(1729年)知州管学宣重修土地祠、寅宾馆;八年(1731年)署州事长治县知县钱人龙重修里老柜书房东十三间;乾隆四年(1740年)知州张秉纶重修二堂及仪门增建官厅;六年(1742年)知州雷畅改赞政厅为赞侯祠。” [2]至民国元年废府,而后经过多年的兵火战乱,以及人为的毁坏,府署内的建筑已大部不存。现仅存大门、钟鼓二楼、府二堂、办公院、西花园等建筑,上党门已成为长治市极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上党,取“以天为党”之意。现存的上党门和两侧的钟鼓楼则为明代知州马暾所修。明弘治九年,潞州知州马暾在其为任六年之后,在“政洽民孚,治有余力”的情况下,对原来的钟鼓楼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改建,“朴素浑坚,雄伟固壮”,这就是钟鼓楼,这就是上党门。
                        上党门景色
                        上党门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城内西街,是古上党郡衙署大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金兵大举南下攻陷隆德(今长治市),上党门被毁于兵火之中。现存上党门和左恻钟楼为明洪武年间重建,右侧
                        上党门景观
                        鼓楼则为天顺年间增建。钟鼓二楼平行排列,一曰“风驰”,一曰“云动”,以示高耸如云之意。现已成为长治市的象征。游人登楼眺望,长治市貌尽收眼底。


                        12楼2014-03-11 15:30
                        回复
                          下次要去上党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3-11 23: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