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新鲜呢:没什么可奇怪的
> > 递牙签子:没话逗话
> > 大老爷儿们儿:大男人。“你一个大老爷儿们儿,怎么这么小气呀!”
> > 打联联:在一起瞎混 “你可少和吴先生在一块儿打联联”
> > 打油飞:无目的的游荡
> > 打水飘儿:行动没有回报的
> > 底儿掉:彻底 “家里被翻了个底儿掉”
> > 跌份:丢面子 “这都不知道,真跌份”
> > 逗咳嗽:耍贫嘴 “没事少跟我这儿逗咳嗽”
> > 捯饬:打扮,修饰 “都几点了,还捯饬”
> > 大发:过分,过度。 “这次钱可花大发了”
> > 得波:唠叨个没完 “少得波得波的”
> > 点补:吃些零碎食品 “饭没好,先点补点”
> > 掉金豆子:小孩儿哭
> > 顶缸:代人受过
> > 打喜儿:给对方好处费。一般是暗中相送,带有一定回扣的性质
> > 打卦: 正琢磨这事儿的意思
> > 打小鼓儿的 老北京沿街敲着小鼓吆喝,收购旧货的人
> > 打狼:许多人积聚而行
> > E
> >
> > 二把刀:技术不过关,不熟练,北京话与之相对的是二把刷子
> > 二百五:说话不当,行为不符合常规的人
> > 二五眼:人的识别能力差
> > F
> >
> > 发小儿 也叫“发孩儿”,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 > 放鹰:钱财全部丧失
> > 放话儿:声称,说明
> > 犯牛脖子:犯牛脾气,使性子的意思
> > G
> >
> > 葛色:怪癖,不好相处
> > 该干嘛干嘛去:对比较讨厌的人,想说滚蛋,语气稍轻
> > 硌你脚了,耽误你脚落(lao)地了:别人无意踩着你而没有表示歉意,讽刺的说法
> > 跟:在,多用在“哪儿”“那儿”之前。 “你跟哪儿发财呢?”
> > 哥们儿:朋友亲近的称呼
> > 得:行了,好了的意思。有时也做语气重词。 “这菜做得了。”
> > “得!你看这事儿怎么弄的。”
> > 挎chi,喀chi:括的意思。 “用小勺挎chi玻璃,让人钻心的难受”
> > 概搂:聚敛东西 “什么都往家里概搂”
> > 骨(gu)碌儿:一节儿,一段的意思。“这杠子上添了一骨碌儿红颜色。”
> > 过:过分 “这事儿,你可有点过了”
> > 敢情:当然或原来如此 “敢情你还在呵”
> > 搁着:处在某人的地位 “这事儿搁着我这儿,准没问题”
> > 隔三差五:断断续续 “他总是隔三差五地送点东西”
> > 硌应:厌恶、厌烦 “这人真让人硌应”
> > 够瞧的:有威风或指脾气大 “这回可够瞧的”
> > 过节儿:小的矛盾
> > 裹乱: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 > H
> >
> > 花子 乞丐
> > 盒儿钱:盒儿指骨灰盒,这个词的意思是养老送终的费用,犹如过去的一句土话:棺材板钱
> > 回头:有机会。 例:回头我帮你理理发
> > 后(一声):用于吃到嘴里的时的味道。很的意思,有时也指过甜或过咸的
> > 腻。 “这糖后甜”
> > 话密 话多
> > 候着:等
> > 毁:污蔑,损坏 “你就毁我吧”
> > 海:音häi , 多 “人多得häi了去了”
> > 忽音hú捋:拂去尘土
> > 坏醋:也作坏菜,事情结局不好。北京还有句歇后语“老西儿《山西》跳脚----坏了醋了”
> > J
> >
> > 局子 北京土话,公安局
> > 今儿,明儿,后儿,昨儿,前儿:指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有时
> > 也在后面加一“个”字。
> > 挤兑:逼迫,有时叫“挤得”
> > 见天儿,渐天儿:天天。
> > 进去:进公安局,即蹲大狱
> > 嚼谷:吃喝的意思
> > 将将儿:刚才
> > 叫板:挑战 “跟我叫板不是?”
> > 急赤白脸:心急而脸色改变
> > 假招子:虚情假意 “净来这假招子”
> > 筋道:东西有咬劲 “这面真筋道”
> > 京片子:指北京人。以前管北京无业游民叫京花子,管北京话叫京齿儿,管北京城区叫京门子,管北京官僚叫京僚子
> > 京油子:京籍油滑的人
> > 街上的舅舅 北京人过去常爱说的一名骂人的话,颇能代表北京人骂人不带脏字的语言“艺术”,它实际上包含:“我你舅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