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燕与相声演员大兵的合影
记我的族宗曾祖父李素<?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时间:2011-02-18 来源:原创 李红燕
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员参议员民国初期的法学家李素
——记我的族宗曾祖父李素
在流水淡,碧天长,秋风万里菊花香的时节,我接到民革省委有关部门打来的电话,要我是否能写一下我的族宗曾祖父山西辛亥革命志士李素追随孙中山先生一同革命的情况,我欣然接受了。
听父辈们常说起和有关记载的这位早令我仰慕的家族先思想立刻徜徉于我从小生活熟悉的老家——山西平定县娘子关村:那依山傍水的“小桥,流水,人家”,被著称为“北方小江南”的娘子关:这里家家流水,处处涌泉;潺潺泉水,穿庭过院;古街恬静,水磨悠悠;叫人不知多少次的梦里雨中挑窗翘望院中那醉人的石榴,留连忘返……而比起山明水秀的“城外青山城下河”的世外桃源,这里更吸引人的是那声名远播的“楼头古戍楼边寨”的天下第九关——娘子关,它也曾是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组织和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登上过的城堡,他在这儿瞻望曾震动全国的娘子关民军与清军激战的战场,且又高度称赞山西军民响应南方起义、牵制清军南下的功绩……而陪同这位伟人一同视察的正是平定娘子关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志士、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议员、民国初期的法学家、诗人、我的族宗曾祖父——李素。他作为孙中山发起民主革命在山西主要的得力助手之一,一生追随孙中山奔走国事,并被誉为“晋省革命巨子”。
李素(1869-1945 ),字位斋,亦名畏斋,平定娘子关东口村清末举人。幼年家境贫寒,除助家耕作外,苦读经史。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年(1893年)乡试中举。之后又以优等成绩,毕业于保定府法政学堂。曾任山西咨议局议员、省女子学堂董事、提学使公署议绅、清政府咨政院议员。
他目击清政府腐败,宣扬民主,倡导共和,反对封建专制。
在咨政院时,不畏强暴曾提出弹劾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案。辛亥武昌起义后,赶返山西,参加了10月29日的太原起义,被推为山西军政府参谋,并赶晋冀边境娘子关参与筹划军事,在关驻守40余衣不解带,运筹方略,不辞艰劳。山西起义后,与外界隔绝,李素被推为山西都督府全权代表,前往南京进行联络,
并在上海各报宣布,山西革命军方得到社会承认。之后,他参加了17省代表会议,于12月16日选举孙中山为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组成临时参议院,李素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并参与起草了《临时约法》。
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后,为探索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之路,几乎走遍了半个中国进行调查和访问。是年9月赴山西一行,在并期间,多次应各界盛请做演讲报告并两度莅临阳泉。作为"三晋之门户,京都之咽喉"的娘子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山西民主革命的重镇,更引起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注意并到娘子关视察战后状况。当时,《民立报》载:孙中山先生赴晋,一为满足晋人渴慕民国第一伟人之诚意;二为视察娘子关等地战后状况;三为考察正太铁路及山西之矿产;四为联合各界发展铁路政策。从此,山西便与这位“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有了令人难忘的交集。
1912年9月18日上午8时许,孙中山先生乘坐京汉铁路专车离开北京,经保定、石家庄进入山西境内娘子关。山西军民在娘子关车站搭起五彩绚丽的彩棚,各种建筑物上到处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旗,山西都督府都督阎锡山、山西民军娘子关前锋司令部执事官蔡荣寿将军等军政民千余人到站隆重欢迎。中山先生一行下车与欢迎的代表们一一握手,尔后由李素陪同,观看了娘子关险隘的壮丽气势;他们登上城堡,瞻望了曾震动全国的娘子关民军与清军激战的战场。中山先生观后,不禁感慨万千:这里山水相连,山高关雄,无愧军事设防要地,并且高度称赞了山西军民响应南方起义、牵制清军南下的功绩。接着,李素又引领中山先生观看了水濂洞瀑布及附近的山水景观,这里山险沟深,桃河水由西南折向东北,环绕关城奔腾而过,娘子关瀑布以50米的落差飞流直下,先生便指着眼前的景色对李素说:真是飞珠溅玉,蔚为壮观啊!特别是这里的水好,既可浇田,又可发电……这位伟人谋略着对山西这个能源基地的未来,《建国方略》也在运筹帷幄之中……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称帝,李素忧恨交加,南下与众议院议员孙洪伊同谋倒袁。其时,袁氏侦探四出,势炎赫赫。但李素倒袁心切,不顾个人安危,先赴青岛、大连联络民党,继至奉天游说张作霖,旋又赴南京、镇江一带,会晤驻军司令张调元,共约囊划,参与倒袁,后再抵上海,发表文告,直呼:“袁世凯不但不可使为皇帝,并不可使为总统”,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嗣后.广西、四川相继宣布独立,袁见大势已去,未几抑郁以终。袁亡后,国会恢复,但未及一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多方钳制国会,以谋解散,更有张勋复辟之役,国会迫散。这时,阎锡山遣人劝李素弃立法,就行政重任。但李素“对富贵功名向不挂心,唯对法律爱之若命”。于民国六年(1917),毅然追随孙中山南下广州,参加护法运动,期间颠沛流离,多次遇险。民国九年(1920),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不顾身体患病,假道越南,历尽艰难困苦,不遗余力,前往云、贵、川,与唐继尧、岑春煊等各派系军阀周旋,拥戴孙中山倡导的革命运动。民国十一年(1922),重返广州,并出任宪法起草委员,后又任总统府顾问、咨议诸职。是年六月陈炯明叛变革命,中山先生又一次被迫流亡海外,李素则从广州辗转北返,寓居北京。
在北京他结识了李大钊、范文澜、齐白石、陈衍、范毓桂等思想进步并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人物,与之往来,切磋学问,研究国事。民国十六年(1927),李大钊在京遭反动军阀追捕时,李素挺身而出,让李在其旧居西铁匠胡同24号避难。
七七事变后,李素在北平寓所,闭门不出,专事著述。著有《水帘洞诗稿》,共465首,《论语质疑》、《读易志疑》等文集。他在《水帘诗稿》中曾多次写到娘子关。“兀兀承天天不孤,一村烟火半山处。苇泽关下芦苇深,桃河河中鱼儿稠。地接幽燕屏障险,关随山势气象殊。村前瀑布飞千尺,水声轰鸣谷更幽。”此诗题为《思家乡情景》,记中写道:“村前有泉一眼,昼夜涌出,下临悬崖,匹练倒挂,水声轰轰,乡人名曰水帘洞。此泉源头距吾门前只数十步。”诗韵平和真切,家乡的山水及风土人情尽在吟唱之中。他又对漫漫雄关,层峦叠嶂的娘子关又以诗相颂:“唐家娘子军令颁,娥眉当关壁垒严。”诗中的娥眉娘子,在“义旗”“壁垒”间尽显往事激昂,平阳公主镇守雄关之举呼之欲出。
鉴于李素的声望,在京的日伪要员曾多次请他出山任职,均被拒绝。李素晚年仍对家乡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因念故乡儿童失学者多,拟在娘子关铁佛寺旧址建一所新型学校,以振兴家乡教育事业。他多方奔走,积极筹措资金,其妻子如夫人王妙如女士当时书画名噪京华,也誓愿售其作品助成夫志,(王妙如曾就读北平艺专,专攻书画,为齐白石先生得意门生,白石先生曾在妙如画作上题字说:“余画动物稍有研究,喜能似余者唯有妙如女弟等。”)终因日军侵华,兵荒马乱,未能如愿。民国三十三年(1945),李素病逝于北平,享年76岁。
斗转星移,眨眼间已过去了一个多世纪。让先人李素灵魂得以慰藉的是,办学遗愿已由后人实现,娘子关的镇办中学就坐落在铁佛寺旁。如今的娘子关,建起了小型水电站和国营火力发电厂,发出的电不仅供山西、河北,还与京、津、唐电网相连,孙中山先生的昔日宏愿得以实现。如今的山西,依靠煤炭能源基地,为祖国的大江南北以至宝岛台湾送去了我们的光和热,为祖国的建设与强大做出了豪壮的贡献。今天的山西人民正认识到,为了更好地保护水利资源,治理环境污染,科学合理的开采,恢复自然生态,结合历史名城文化建设新型宜居城市,进一步开发旅游事业,努力创造着未来……相信李素诗中的 “芦苇深”“鱼儿稠”的蓝天碧水景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重现。展望明天的中国,山明水秀,经济繁荣,生态文明,社会和谐,必将成为世界向往瞩目的焦点……如果先人们在天有灵,看到今天的中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一定会深感欣慰的……
2011年是百年辛亥革命的纪念今天怀着对先人的崇敬之情追思他们:他们为拯救中国、振兴中华,始终不屈不挠、愈挫愈勇;他们坚持不断进步,适应世界潮流而坚毅卓绝!一百年前,辛亥革命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华民主共和的新纪元,同时也开启了中华文化的新篇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以及海峡两岸同胞、海外侨胞怀着对先人的无比景仰与推崇,传递着滚烫的中华文化生命接力棒,他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永远激励着我们,永远强烈地鼓舞着期盼祖国统一强大的每一位中国人!
二〇一一年元月
于山西太原古并州啸雅轩书画工作室
大型国画《雪魂》作者:李红燕
李红燕,女,1969年生于山西太原一个五代书香门第之家,字浤砚、号啸灵子,啸雅轩主人。攻大写意狮、虎, 擅山水、花鸟。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紫光阁名人书画院理事,中国中外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会员,联合国艺术品保真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山西省分会会员,民革山西省委党员,山西中山书画院画家,啸雅轩画廊经理、职业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