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醉吧 关注:82贴子:4,631

〖教学〗对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联相关概念】
对联由两个或两段相互照应的语句组成。
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两个人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3-16 02:19回复
    【“平仄”的概念】
    “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
    “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 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有音韵感。
    除了上下联单边的和谐,还包括上下联的相互协调。
    对联不像格律诗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
    “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3-16 02:20
    回复
      【对联的两种格律】
      一是句中格律。
      二是句脚格律(指有两个分句以上的对联)。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3-16 02:20
      回复
        先讲句中格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3-16 02:21
        回复
          【句中平仄规则】
          同一联句当中,每两个或三个字就互换平仄。
          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3-16 02:21
          回复
            【句中格律之一言联】
            规则:上联仄下联平。
            上联 仄
            下联 平
            例如:
            上联 墨
            下联 泉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3-16 02:22
            回复
              【句中格律之二言联】
              规则:上联仄下联平,第一个字可以不论。
              上联 仄仄
              下联 平平
              例如:
              上联 绿叶
              下联 红花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3-16 02:22
              回复
                【句中格律之三言联】
                规则:三言联格律有两种,第一个字可以不论。
                A、
                上联 平仄仄
                下联 仄平平
                B、
                上联 平平仄
                下联 仄仄平
                例如:
                上联 三尺剑 桃叶渡 空中月
                下联 六钧弓 琼花台 水底天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3-16 02:23
                回复
                  【句中格律之八言联】
                  规则:奇位字可心活用,偶位字要分明。 八言联,可以是四言联的组合。
                  A、
                  上联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如:
                  上联 帝子长洲仙人会馆
                  下联 将军开库学士词宗
                  B、
                  上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
                  上联 左图右史书香永代
                  下联 绿水青山宇宙长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3-16 02:24
                  回复
                    【句中格律之…】
                    九言联,一般是四五言或是五四言联相加。
                    十言联,一般是四六言或五五言相加而成。
                    十一言联,多为四七言相加,也有五六或六五相加组合而成。
                    以后照此类推。
                    此外注意:
                    之前所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遇到对联的禁忌时,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律,以后再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3-16 02:25
                    回复
                      下面讲句脚格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3-16 02:26
                      回复
                        【句脚平仄规则】
                        当一副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有若干句时,每一分句的最后一个字(简称为句脚)的平仄安排也要讲究,一般是按照马蹄韵为准的(也有例外,叫变形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3-16 02:27
                        回复
                          【句脚格律之马蹄韵】
                          二句:○,●
                          三句:○,○,●
                          四句:●,○,○,●
                          五句:●,●,○,○,●
                          六句:○,●,●,○,○,●
                          七句:○,○,●,●,○,○,●
                          八句:●,○,○,●,●,○,○,●
                          八句以上句脚平仄以此类推
                          (所举例皆为上联句脚,下联和句脚没有列出,公式与上联正好相反,大家自己对照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4-03-16 02:27
                          回复
                            【句脚格律之意节说】
                            意节律:主张联句内应遵循词组或节奏点平仄交替的规则。
                            意节律可以作为马蹄韵的补充说明,但是其适用性要比马蹄韵广泛的多。
                            因为马蹄韵理解是建立在单字
                            词的基础上,如果有专有名词,马蹄韵就不一定适用了。
                            比如“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用马蹄韵是解释不通的。
                            因为“李谪仙、陶彭泽、千金裘、五斗米”都是专有名词。
                            如果用意节来分析,如下:
                            李谪仙(平)|欲以(仄)|千金裘(平)|换酒(仄);
                            陶彭泽(仄)|不为(平)|五斗米(仄)|折腰(平)。
                            那么平仄交替,抑扬顿挫的感觉就出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4-03-16 02:28
                            回复
                              【马蹄韵】
                              马蹄韵,又称马蹄格,谓联律从根本上说就是马蹄韵.。
                              马蹄韵本来首先是指对联句脚的平仄运用规则,因句脚平仄的安排牵涉到并制约着句中平仄的运用,于是句中平仄运用规则便不能不包括进来。
                              所以马蹄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句脚规则,指对联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一是句中规则,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
                              句中平仄安排受句脚平仄安排的制,句脚平仄在正格与变格之分。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对联每边最后两句的句脚平仄不相同者,称为正格,相同者称为变格,变格没有正格铿锵。句中平仄没有正格与变格之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03-16 0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