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词>
奈何结
奈何结,因缘解,
前尘不负今生血。
半生花,无情叶,
歌酒不解今生醉。
千山暮雪,
琉璃夜。
红烟乱渡,
花如雪。
第一章 少年
神州之中有奇峰,九峰齐峙,形若利剑,直入云霄,是为凌霄九剑峰。险峻雄奇,怪石嶙峋,多孤峰绝壁。周围八峰环形拱卫中央,中央最高峰曰:剑之巅。山势奇陡,几欲直拔与地,状若倒剑,直插云霄。浮云流霭,紫气飘渺,孤高横绝。
万剑神宗,一个震慑天下的词眼,便址于其上,盘踞二百余年矣。宗内能人辈出,剑术精绝,首屈一指,总是位于武林之巅,震慑群雄。至今第五代宗主剑圣独孤圣更是达到一个绝高的地步,其剑术承前人之结晶,并自创绝式“剑凌天下”,以其剑术放眼天下无人匹敌,已是武林公认第一人,而万剑神宗依旧是武林之中的九五之尊。
剑之巅,耸入霄汉,借助神奇阵法之力,尤为人间仙境,不惹尘埃,琼楼玉宇,尽显奢华,云霓环绕,更增几分灵动的仙家之气。青岩铺地,小径徘徊,婉转千峰叠翠,假山石畔,清水隔岸,逍遥云虚之巅。山门雄伟挺立,当为旷世之杰作,上书“万剑神宗”,龙飞凤舞笔力雄浑,传为剑峰第一代前辈独孤循之遗墨。
中央剑峰之上,无数亭阁丛立,栏杆漆红,高墙粉白,相映成辉。一处庭院之中,假山水榭之间,犹是百花齐放,簇拥着的画廊正躺着一名少年,年纪不过二八之岁,衣白衣华服,纤尘不染,头冠翡玉,熠熠生辉。他猛然睁开双眼,脸色有些难看,大口的呼着气,自语:“唉,又是这个怪梦。”
梦醒之后再无睡意,他起身凝视着这片满园春色,似品味欣赏,怡然自得。
长廊之中传来一阵脚步声,不多时,从假山遮掩之后走来一个人,其人发须皆有些斑白,脸颊之上也有几条淡淡的皱纹,不过也有几分剑眉星目模样。稍显浑浊的老眼隐隐透着精明的光芒。只听他走近来后说道:“少爷该练剑了。”
这少年皱了皱眉,见他还没走远便向着外面跑去,一边还道:“练剑多无聊,不练了,不练了。”
这老奴也忙忙跟着少年而去,一时这安静的景致里也多了几分喧哗,忽然热闹了起来。
剑之巅得天独厚,灵气充蕴,春期常在,百花盛开,恰似人间仙境。少年一路奔出,有些慌不择路的模样,无意进入一片桃林之中。却见这桃林之前立有一碑,其上刻画着“仙林花海”四字,显得很是秀气,正应和了这片美景。举目四望,桃花尽染绯红,花海无尽,几欲接连到了天际,地上不知何时被无数花瓣覆盖,也透着与树梢一般的颜色。这少年一时不禁停下脚步,看着这仙林之中落英坠成梦幻,似同下雨一般。他亦不免沉浸其中,喜道:“这么多久没来,想不到桃花又开了。”少年心中喜悦分明,心中想道:“如此造化之景,我岂可辜负。”念及此处,便轻声咏道:“云虚绝顶还真道,桃花尽染天下红。”忽然他又接过空中飘落的花瓣,细细赏看,仿佛也有了几分惜春之色。
老奴亦追至此处,观其脸上也无丝毫喘息,也非常人。他听着少爷念着的诗句,拱手笑道:“少爷,此句甚好。”
这少年似乎却不以为然,不知是否为这落花所扰,竟忽然生了些愁绪。
老奴道:“少爷自幼便负五车才学,只是宗主……”
“别说了!”少年突然打断了老奴的话语,径自走进桃花林中,留下老奴一片苦笑。
老奴看了看天色,也跟着进了林中,见少爷正在抚着簇簇桃花,好似极为爱抚。绯红桃丛之中,连同这少年仿佛成了一幅画卷,连这老奴也是没来由的一怔。他稍一愣便恢复了过来,轻言提醒着说道:“少爷,您该回去练功了。要是被宗主发现老奴让你偷跑出来,老奴可要受罚呀。”
少年眉色一挑,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爹已经是天下第一了,几年来,进贡之人烦不胜烦,我还用的找修炼吗?”
老奴面色大变,在他的心里,少爷向来是温文尔雅,从来不愠不火,此时却有些反常此刻他却也未失了分寸,语重心长说道:“少爷,这话以后就别说了,要是被宗主知道,你要被惩罚的。”
少爷一顿,仿佛泄了气一般,看了看天边的云霞如火,轻道:“剑奴,你先回去吧,空见大师来做客,爹还在应酬呢。我想先看看这傍晚的云霞,一会便会回来。”
剑奴看着少爷面色不同往日,多了几分凝重,心中不免多了些疑惑,不过却未多问,“少爷,既然如此,老奴就先告退了。”剑奴轻叹了口气,见少爷一心向往那天边的云霞头也不回,转身而去。
天外,残阳如血,云霞似火,映得少年脸上一片绯红,桃花尤显得艳丽,红的妖冶。
少年缓步而行,已出了那片桃林,红霞深深,丛野醉红,少年一袭白衣,在磅礴的红艳之中略显单薄。浩然崖壁立千仞,浮云不可凌,常人不可登,眺望而下,云迷雾霭,浓幕深重,不可见底。崖上有一奇石,高约八丈,仰而行止,若剑状,直耸云霄,搅扰风云一片。剑宗古来便称其为天外陨星,屹立不知许年,仿佛见证了轮回生息,运转不辍,其南直面天外,以古文篆书飞舞着三个丈许大字,曰:“凌天石”,如此不可一世,若凌天然。
少年静坐石畔,惆然怅惘,霞辉无情的洒下,染红了他的脸颊,还有十多年来的韶华。他缓缓抽出别在腰间的玉笛,怅然渐又浓了几分,心事渐深,心话入音,款款而歌,曲声幽怨,若女子琴音,其音怜怜,婉转悠扬,恻然转浓。天高云淡,云雾纵横,那层雾纱之后,该是何种风光?
不知已是何时,西风微拂,日垂云海,染得天外红霞匹练,深沉如许。金霞灿烂,红霞映面。少年奏完一曲,起身欲回,但见那轮红日更加艳丽,他淡然一笑,却仿佛有深深无奈,“十二年了,原来还是这样红。”
“因为它本来就没有变化。”少年背后传来一道人声。
少年收拾情绪,回过头来,轻轻笑着,“呵呵,原来是你,明心小和尚。”
年轻小和尚衣着并不华丽,只是些粗布衣衫,不过却有一幅慈悲而且自信的面庞。
“正是小僧,公子果真才学深厚,方才所奏可是千年前乐圣萧敬之的《一江水远》?”小和尚合什问道。
“嗯?小和尚难道也通音律?”少年彷佛有了兴趣。
“小僧也只是略懂而已,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和尚浅浅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恰如此刻天上的星点。
少年不再言语,神情恢复了落寞,看了看天边月升,万籁俱寂,轻轻一叹:“乐圣,萧敬之,呵呵”似有神往,似有自嘲,情绪万千,复杂难明。
“是啊,昔年乐圣与群雄聚于绝顶照天台,谈经论道,乐在其中,实在令人神往。”明心好似知道少年的心中所想。
“犹记得当年乐圣即兴一曲《照天寒》,博得众方赞誉,流传至今,先贤风范,神往久矣。”少年似已沉湎其中了。
“独孤公子,小僧预见,你将来定为不凡之人。”明心顿了顿,道:“公子,你的理想是什么?”
“理想?我也不知道,如果有的话,我倒是希望自由,我多想看看山的那边是什么。”少年走向崖边,看着山的尽头,还剩下些许落霞的光艳,淡淡的晕染了天边。
“那你呢?”少年忽然回头问道。
“我?佛以渡厄救世为己任,吾往矣。”明心有些大义凛然。
“救世?呵呵。”少年似在自语,稍后便已离去。
看着少年的背影,明心叹了口气,看着那道萧瑟背影,顿了顿,说道:“我师父想见你,你明日卯时去找他吧。”
少年好似没有听见,渐渐消失在将夜的暮色之中。明心收拾了下情绪,抬首望月,浩然如镜,亦如明心,既三千愁丝已断,便如月,照彻黑夜,便如镜,照见世间。
月下凝望,碧风寒草,明心折腰摘下一片草叶,横放唇边,清脆婉转明快豪气逐已响彻黑夜,直斥上天明月,下动百草。若是那少年在此,恐怕要拍手叫绝了。只是是夜唯一小沙弥弹奏,却已无人欣赏。
拔草瞻风,动十月之流火;挽弦抚歌,承一时之欢歆。
附:
少年行
九重高阁摘星月,
欲拟红尘效古人。
若得东风报青帝,
等闲岂得问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