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忠吧 关注:458贴子:9,034

《修炼当下的力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4-03-20 17:36回复
    第一章 本体与开悟(1)第一章 本体与开悟
    一、  Chapter One
      Being and Enlightenment
      在受制于生死轮回的各式各样的生命形式之外,有一个永恒的、常在的至一生命。很多人用“神”这个字来描述它,但是我叫它本体(Being)。本体这个名词并没有说明任何事情,“神”这个字其实也是。然而本体却有一个优势:它是一个开放的观念。它没有把那无限的、无形的,化约成一个有限的实体,你无法在心中勾勒出本体的形象,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宣称他们独家拥有它。它就是你全然的临在,当你感觉到自己的临在时,你就是在感受本体。所以从本体这个字的字面意思,到实际经验到它本身之间,只有很小的一步距离。
      本体不仅超越了所有生命形式,更深深地存在于每种生命形式之中——它就是每种生命形式最深处那份无形且不可毁灭的本质。这意味着你现在就可以碰触到本体,因为它就是你最深的自我、你的本性。但是千万不要尝试用你的头脑去攫取它,也就是不要试着去了解它。
      只有当头脑静止下来时,你才能认识本体。当你临在、当你全神贯注于当下时,本体可以被感觉到,但它永远无法用心智(mind)去理解。
    而所谓开悟,就是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且安住在“感受圆满成就”(feeling-realization)的那种状态。
      开悟这两个字听起来就很“超凡入圣”,但小我就是喜欢这套。然而,开悟不过就是一种感觉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也就是与一个既不可测亦不可毁的事物的连结状态。吊诡的是,这个事物基本上就是你自己,但又比你伟大。开悟就是在你的名字和形相之外,找到自己的真实本性。
      由于无法感知到这份连结,所以我们会产生与自己分裂、也与这整个世界分裂的幻觉。然后你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视自己为一个孤立的碎片。接着,恐惧油然而生,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冲突也因而成为常态。
      阻止我们体验这个连结的最大障碍就是与心智的认同,因而造成强迫性的思考。无法停止思考是个可怕的折磨,但我们无法意识到这点,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为此受苦,所以大家都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没完没了的心智噪音阻止你找到那份与本体无法分离的内在定静,也创造了由心智制造的虚假自我,投射出恐惧和苦难的阴影。
      与心智认同会创造一个由观念、标签、形象、言语、批判和定义所组成的幽暗屏幕,阻碍你所有真正的人际关系。它挡在你和你自己之间、在你和你的朋友之间、在你和大自然之间,也挡在你和神之间。这个思维的屏幕创造了分裂的幻相——你和其他所有的存在是分离的。你因此忘却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在肉体的表面和各自独立的形相之下,你和其他所有的存在其实是一体的。
      如果使用得当,心智是个超级好用的工具;但若使用不当,它会有强大的破坏力。更正确的说法是:其实不是你使用头脑的方法错误,基本上你根本没有使用它,是它在使用你。这就是一种病态。你认为你就是你的心智,这是一种错觉。这个工具已经掌控了你。
      这就好像是你被占有了,你却毫无所知,还把占有你的实体当成你自己。
      而初步的自由解脱,就是了解到你不是这个占有你的实体——这个思考者。光是知道这件事就让你有能力去观察它,而在你开始观察这个思考者的那一刻,就启动了意识的更高层次。
      然后你就会了解:有一个智性的广大领域是超越思想的,思想只是其中极小的一个面向。你同时也了解到,所有真正重要的事物,如美丽、真爱、创造力、喜悦、内在平安,都是超越心智而生的。这时,你就开始觉醒了。
    撤离对心智的认同
    好消息是,你可以从心智当中解脱。这是真正的自由,你现在就可以着手进行第一步。
      尽可能经常倾听脑袋里的声音,特别注意那些常常重复的思考模式,它们就像陈年录音带一样喋喋不休地在你的脑海里重复了好多年。
      这就是我说的“观察那个思考者”,也就是去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临在。
      当你聆听那个声音时,态度要不偏颇。也就是说,不要批判或责备你所听到的。因为一旦批判或责备,就意味着那个同样的声音又从后门溜进来了。你很快会发现:那个声音在那里,而我在这里听着它、注视着它。这份对于“我在”的了解,就不是一个思想了,它是对你自身临在的一种感知,是超越心智而生的。
      所以,当你聆听你的思想时,你不但觉察到了思想,也觉察到自己在观察思想,一个新的意识向度就出现了。
    第一章 本体与开悟(2)当你聆听思想时,你会感觉到“有意识的临在”——在思想之后或之下一个更深层的自我。这样一来,你的思想就失去了掌控你的力量,而快速地减弱,因为你已不再经由认同你的心智,而赋予它能量了。这时,那种不由自主、强迫性的思考就开始步向终结。
      当一个思想销声匿迹时,你会经历到心智续流中的一个间断——无念的间隙。起初,这个间隙可能很短,也许几秒钟而已,但是它们会逐渐变长。当这些间隙发生时,你会感到内在有某种定静和平安。你开始感觉到你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通常会被心智遮蔽起来。
      随着不断练习,定静和平安的感受会加深。事实上,它的深度没有尽头。你也会感受到一种内在深处散发出来的微妙喜悦,那就是本体的喜悦。
      在这个与内在连结的状态中,你会比处于和心智认同的状态时更加警觉、更加清醒。你是全然地临在。而这个与内在的连结也提升了赋予你肉体生命的能量场的振动频率。
      当你更深地进入无念(这是东方人常用的说法)的范畴时,你会领悟到纯粹意识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下,你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临在和极大的喜悦,因此所有思考、情绪、身体,还有整个外在世界相对来说都不重要了。这不是一个自我(selfish)的境界,而是无我(selfless)的境界,它带领你超越了你原先认为的自己(yourself)。那份临在就是本质上的你,但又不可思议地比你伟大许多。
    除了观察思考者之外,把注意力导向当下也能在心智续流中创造一个间隙。你只要深刻地意识到当下时刻就可以了。
      这是一件能让人获得极大满足的事。利用这个方式,你把所有意识从心智活动中撤离,进而创造一个无念的间隙。在这个无念的间隙中,你高度警觉,并带着觉知,但没有在思考。这就是静坐冥想的精髓。
      在每天的生活中,你可以找一个本身没有什么目的性的例行公事来做这个练习,然后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上面,让这件事本身变成一个目的。例如,每当你在家里或公司上下楼梯的时候,仔细注意每个步伐、每个动作,甚至你的呼吸——全然地临在。
      或在洗手的时候,注意所有与这个动作有关的感官觉知:水的声音和感觉、手的每个动作、肥皂的味道等等。
      或者,当你上车、关上车门以后,停几秒钟,然后观察你呼吸的流动,去觉察一种宁静但强而有力的临在感。
      有一个标准可以用来确切衡量这个练习是否成功:你内在感觉平静的程度。
    在你迈向开悟的旅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习不与你的心智认同。每当你在心智续流中创造一个间隙,你的意识之光就会成长茁壮一些。
      有一天,当你逮到自己对着脑袋里的声音微笑,就像你对孩子的调皮言行微笑一般,那就意味着你不再那么认真严肃地看待你心智的内容了,因为你的自我感已经不再依附于它。
    开悟:超越思想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基于个人和文化上的制约,而塑造一个自己是谁的心理形象(mental image)。我们可以称这个虚假的自我为小我(ego),它由心智活动组成,而且只能经由不断地思考而存活。小我这个名词,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意义,但是当我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是经由无意识地与心智认同而产生的虚假自我。
      对小我来说,当下时刻几乎不存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重要的——完全颠倒是非。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当心智处于小我模式时,功能完全失调。小我关心的始终是如何让过去存活下来,因为如果没有过去,那么你是谁呢?它也不断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以确保能继续存活,并且在未来寻求某种形式的慰藉或满足。它会说:“有一天,当这个、那个或其他事情发生的时候,我就会OK了、快乐了、平静了。”
      即使当小我看起来是关切当下的,它所关切的也不是眼前的当下,因为小我看待当下的方式完全错误——它是以过去的眼光来看的。或者,小我会将当下贬低为一个达到目标的手段,而它所谓的目标,却永远存在心智投射出的未来之中。观察你的心智,然后你会看见这就是小我运作的方式。
      当下时刻蕴含着解脱的关键,但只要你认为你是你的心智,就无法找到当下时刻。
      开悟意味着超越思想。在开悟的状态中,必要时你还是会用心智思考,但会比以前更专注、更有效率。你大部分是为了实际用途而使用心智,而且你摆脱了不由自主的内在对话,因而感受到内在的定静。
      当你真的需要使用心智,特别是必须找到一个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时,你会在思想与定静之间、心智与无念之间来回摆荡,各停留几分钟。无念是有意识但无思想,这样才会有创意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思想才会有真正的力量。如果只有思想,而不与更广大的意识范畴连结在一块儿,那么这样的思想很快会变得?瘠、病态、具破坏性。
    情绪:身体对心智的反应
    我在这里使用“心智”这个词的时候,指的不单是思想,还包含了你的情绪,以及所有无意识的心理-情绪反应模式。情绪在心智与身体交会之处升起,它是身体对心智的反应——或者可以说,它是心智在身体上的一个反映。
    你愈是与思考、喜恶、批判和阐释认同——也就是说,当你愈没有以观察者的意识临在时——情绪能量的负荷就愈重,无论你有没有觉察到。如果你无法感受自己的情绪,或是切断了与情绪的连结,那么你最终会在纯粹肉体的层面上经历到这些情绪,它们可能会变成生理问题或征兆。
      如果你很难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可以先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内在能量场上,从内在感受你的身体。这也会将你和你的情绪连结在一起。
      如果你真想了解你的心智,你的身体始终会提供真实的反映。所以,试着在身体内看着情绪,或是去感受它。如果情绪和思想之间有很明显的分歧,那么思想永远是说谎的那一方,情绪则始终真实。这里所谓的真实,指的并非你是谁的终极真相,而是你当时心智状态的相对真实。
      也许你尚未能将无意识的心智活动带入觉知之中,而使它们变成思想,但它们始终都会在身体上反映成情绪,而你是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的。
      用这种方式观察情绪,基本上和我早先说的“倾听或观察一个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的差别就是,思想在你的脑袋里,情绪却有一个很强的生理成分,所以主要是在身体上被感受到。只要能观察到你的情绪,你就可以允许它存在,而不被它控制。你就不再是你的情绪了,你成了观察者,观察的临在。
      如果你这样持续练习,内在所有的无意识都会被带到意识之光中。
      习惯性地自问:此刻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这个问题会指引你正确的方向。但是不要分析,只要观察。要向内聚精会神,感受情绪的能量。
      如果当时没有情绪存在,就把注意力更深地带入身体的内在能量场,那是进入本体的大门。


    3楼2014-03-20 17:41
    回复
      第二章 恐惧的源头
      二、  Chapter Two
        The Origin of Fear
      心理形式的恐惧其实和任何具体、真实的紧迫危险无关。它会以多种形式出现:不安、忧愁、焦虑、紧张、压力、害怕、恐惧症等等。这种心理上的恐惧总是来自可能发生的事,而不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你在此时此地,你的心智却在未来——这创造了一个焦虑的间隙。而如果你认同你的心智,且无法与当下的力量和它的单纯性连结上的话,那个焦虑的间隙就会与你长相左右。你可以应付在当下时刻发生的事,但是对于心智投射出的未来,你束手无策。
        此外,只要你与心智认同,小我就掌控你的人生。小我因为它虚幻的本性,即使有精心打造的防御机制,还是非常脆弱,且充满不安全感,时时都认为自己正遭受威胁,就算外表看起来非常有自信,内在一样如此。我们刚刚说过,情绪是身体对心智的反应。那么,身体从小我——这个心智制造的虚幻自我——那里,不断收到什么样的讯息呢?危险!我正遭受威胁!而这个连续不断的讯息会导致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恐惧。
      恐惧看起来似乎有很多肇因。害怕失去、害怕失败、害怕受伤害等等,但最终所有的恐惧都是小我害怕死亡、害怕被消灭的恐惧。对小我来说,死亡始终随侍在侧。在这个与心智认同的状态下,对死亡的恐惧会影响你生活的每个面向。
        比方说,在与人争辩时,很多人强迫性地需要让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就是为自己认同的心理立场辩护。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且“正常”的小事,就是小我对死亡的恐惧造成的。如果你认同一个心理立场,而你错了,那么你建立在心智之上的自我感就受到灭顶的严重威胁。所以,作为小我的你是无法承认错误的,因为承认错误就意味着死亡。很多战争都是因此而起,无数的人际关系也因此破裂。
        一旦你不再认同你的心智,无论你是对是错,一点也不会影响你的自我感。因此,“自己必须是对的”这种极端强迫性且深度无意识的需求(其实是某种形式的暴力)就不存在了。你可以清楚且明确地陈述你的感受或想法,但其中不会有攻击或防卫。因此,你的自我感会来自内在一个更深、更真实的空间,而不是来自你的心智。
      注意看看你的内在是否有任何形式的防卫。你在防卫什么呢?一个虚幻的身份,一个心智中的形象,一个假想的实体。当你意识到这个防卫模式,藉由观察它,你就不再与它认同了。在你的意识之光中,无意识的模式很快就会瓦解。
        这就是所有争辩和权力斗争的终结——而争辩和权力斗争对人际关系有极大的破坏力。以权力凌驾他人之上,其实是一种伪装坚强的脆弱。真正的力量蕴藏于内在,而且你在当下就可以取用。
      心智总是企图否定当下、逃离当下。换句话说,你愈是与心智认同,就愈受苦。或者你也可以这么说:你愈是能够推崇、接纳当下,就愈能从痛苦和受苦当中、从小我的心智当中解脱。
      【上一页】  【返回目录页】  【下一页】第二章 恐惧的源头(2)如果你不想再为自己和其他人制造痛苦,如果你不想为那些还存活在你之内的残余旧痛添薪加柴,就不要制造更多时间,至少在生活的实际需要之外,不要再创造更多时间。那么,要如何停止制造时间呢?
        深刻地了解到:此时此刻是你所能拥有的全部。让当下这一刻成为你生活的主要焦点。
        也许以前你常常停驻在时间当中,只是偶尔拜访一下眼前的时刻;现在不如转而多安住在当下,然后只在应付生活情境的实际所需时,才去短暂拜访过去和未来。
        永远对当下时刻说:“是!”
      终结时间的幻相
      不再认同心智的关键在于:终结时间的幻相。时间和心智是密不可分的,把时间从心智中移除,它就停止了——除非你选择使用它。
        当你与心智认同时,就被时间束缚,然后你会强迫性地几乎完全经由记忆和期望而活。这会使得你无止境地被过去和未来占据,让你无法尊重和认可当下时刻,并允许它如实存在。过去能给你一个身份认同,而未来则有着解脱和各种圆满成就的希望,因此你会强迫性地认同它们,但这两者都是幻相。
        你愈是聚焦在时间上(时间指的是过去和未来),就愈会错失当下——世上最宝贵的事物。
        为什么当下是最宝贵的事物?首先,因为它是唯一,也是所有你能拥有的。你的整个生命就是在这个永恒当下的空间之中展开的,而这个永恒的当下也是唯一不变的常数。生命就是当下,你的生命从来没有一刻不是在当下,将来也不会有。
      其次,当下是唯一能够带领你超越心智局限的切入点,它让你可以进入无时间性且无形无相的本体范畴。
        你可曾在当下以外经历过、做过、想过或感觉过任何事物?你认为你将来可能会有这种经验吗?在当下之外,可能有任何事物发生或存在吗?答案十分明显,不是吗?
        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在过去发生,它只能在当时的当下发生;没有任何事物会在将来发生,它只会发生在当下。
        我话里的精髓无法被心智理解,但你一旦掌握了它,意识就会从心智转到本体,从时间转到临在。突然之间,所有事物都变得如此鲜活,散发出能量,绽放出本体。
        


      4楼2014-03-21 07:00
      回复
        第三章 进入当下
        三、  Chapter Three
          Entering the Now
          随着无时间性的向度(dimension)而来的,是一份截然不同的知晓,这份知晓不会扼杀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灵性,不会摧毁生命的神圣与神秘,反而对众生都有一份深沉的爱和敬意。但心智对这份知晓浑然不觉。
        学会破除那个否定和抗拒当下时刻的旧模式。当注意力不需要放在过去和未来时,练习将它收回来。在每日生活之中,尽可能跨出时间的向度。
          如果你觉得直接进入当下很困难,可以先去观察心智习惯逃离当下的倾向。你会观察到,心智通常把未来想象成比当下更好或更差。如果那个想象中的未来是更好的,它会带给你希望或愉悦的期待;如果更差,则创造了焦虑。但这两者都是幻相。
          经由自我观察,更多的临在就会自动注入你的生命之中。当你发现自己没有临在的那一刻,你就临在了。只要能够观察心智,就不会陷入其中,另外一个不属于心智的元素就会翩然来到,那就是:观察者的临在。
          以心智的观察者临在——观察你的思想、情绪,以及你在不同状况下的反应。你对自己的反应,至少要像你对激起你反应的情境或人那样关注。
          同时要觉察到,你的注意力有多常停驻在过去或未来。然后,不要批判或分析你观察到的,就只是看着你的思想、感受你的情绪、观察你的反应,而不要把它们变成个人问题。这样一来,你就会感受到比你观察到的那些更强而有力的某种东西——那个在你心智内容之后,宁静的观察者临在(静默的观察者)。
          当某些特定状况触动了比较强烈的情绪负荷时,高度的临在是非常必要的。特定的状况可能是:当你的自我形象受到威胁、生活中出现了一个触发你恐惧的挑战、事情出了差错,或是过去某个情结被挑起了。在这些状况中,你会倾向变成“无意识”,然后反应或情绪会接管你——你变成了它。你会把反应或情绪表现出来,你会辩护、控诉、攻击、防卫……但它并不是你,而只是一个反应模式,是处于惯性求生状态中的心智。
          与心智认同就赋予它更多能量,观察心智则可以将能量收回来;认同心智会创造更多时间,观察心智则会开启无时间性的向度,而从心智当中收回的能量就会转化为临在。一旦你能感受到临在究竟是什么,就能在实际生活上不需要时间的时候,轻易地选择从时间的向度中跨出来,而更深地进入当下。
          当你为了实际用途而需要用到时间(过去或未来)时,这么做并不会妨碍你运用它们的能力。它也不会减弱你使用心智的能力,事实上,这个能力还因此变强了。当你真的在使用心智时,它会更加清晰、更加聚焦。
          开悟的人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当下,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在“外围”,就像我们的眼睛聚焦在一件物体上的时候,还能看到周边的景物。换句话说,他们继续使用钟表时间,但能从心理时间当中解脱出来。
          放下心理上的时间
          学着在生活的实际面使用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钟表时间”),但当这个实际需求被满足之后,立即要回到当下时刻的觉知中。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心理时间的累积。所谓心理时间,就是经由认同过去,以及强迫性地持续投射到未来所产生的。
          如果你设定一个目标,并且努力向它迈进,就是在使用钟表时间。你知道要往哪里去,但尊重自己在当下采取的那一步,并且全神贯注在其中。如果你变得过度关注目标——也许是因为你在其中寻找快乐、成就或更加完整的自我感——那么当下就不再受到尊重,而被贬低为一个进入未来的踏脚石,本身不具价值。钟表时间因而被转换为心理时间,你生命的旅程就不再是一个奇妙的探险,而只是一个为了到达某处、得到某物、达成某事的强迫性需求。你无法再欣赏路旁的花朵或闻到花香,也无法察觉生命中的美好和奇迹。这些生命中的美好和奇迹,是随着你临在于当下而在你周围展开的。
          


        5楼2014-03-21 18:38
        回复
            第三章 进入当下(2)
            你是否总在试着要到达某处,而不是安住在你所在之处?你的所作所为大多是为了达到目标的手段吗?你的成就、满足感是否永远在转角处等待,或者仅限于短暂的欢愉,例如性爱、食物、酒精、药物,或是激动和狂喜?你是否总把注意力放在成为、达到、获得,或是追逐新的刺激或享受?你是否相信如果你获得更多,就会变得更圆满,才会觉得够了,或是心理上才能感觉完整?你是否在等待一个男人或女人为你的生命带来意义?
            对于与心智认同或未开悟的普通意识状态来说,蕴含于当下的无限创造潜能和力量完全被心理时间遮蔽。因此,你的生命不再有活力、不再生机勃勃,也失去了神奇感。思想、情绪、行为、反应和欲望的老旧模式就不断重复地演出你的心理剧本,这给你某种身份认同,却完全扭曲或遮盖了当下的实相。而因为未来可被视为逃离当下的手段,所以心智为了逃离令人不满的当下,就会对未来产生迷恋。
            而被你视为未来的,其实是你当下意识状态本质的一部分。如果你的心智背负着过去的沉重负担,那么你未来也会背负更重的担子,因为过去会透过临在的缺席而永续存活。能够塑造未来的是你此刻意识的质量,而未来,当然只能以当下的形式被经验。
            如果未来是由你在当下的意识质量决定,那么决定你意识质量的又是什么呢?就是你临在的程度。所以,唯一能让真正的改变发生,并让过去瓦解的地方,就是当下。
          你也许觉得,要承认是时间让你受苦或造成你的问题,可能有点困难。你认为你的痛苦和问题是你生命中某些特定的情境造成的,而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真的。但是除非你从制造问题的本源,也就是功能失调的心智着手(这里指的是心智对过去和未来的执著,以及对当下的否定),否则所有问题实际上是互相轮换的,转来转去都是一样的肇因。
            如果你所有的问题,或是被你视为痛苦或不幸的肇因都在今天奇迹般地消失了,但是你并没有变得更临在、更有意识,那么,你很快会发现自己又陷入一连串相同的问题或痛苦的肇因之中,它们如影随形地跟着你。因为问题终究只有一个:被时间局限的心智本身。
            时间当中不会有救赎,你无法在未来获得解脱。
            临在才是解脱的关键。所以,你只能在当下获得自由。
            在生命情境之下找到你的生命
            你所谓的生命,正确地说,应该叫做“生命情境”。它是心理时间——过去和未来。有些过去的事情没有按照你期望的方式呈现,你还在抗拒这些过去发生的事,然后你现在又在抗拒当下的本然(what is)。让你继续前进的动力是希望,但是希望也让你把焦点放在未来,而持续聚焦未来会让你不断地否认当下,也因此让你的不幸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要暂且忘却你的生命情境,把焦点放在生命上面。
            你的生命情境存在时间之中,生命则是当下。
            你的生命情境与心智有关,生命则是真相。
            找出“引导我们走向生命的窄门”,它的名字叫当下。把你的生命缩小为眼前这一刻。你的生命情境也许充满问题——大部分的生命情境都是如此——但是找找看你在当下时刻有没有任何问题。不是明天或十分钟以后,而是现在。你在这一刻有任何问题吗?
            当你充满问题的时候,就没有空间让新的事物进来,也没有解决问题的空间了。所以只要你能力所及,就腾出、创造一些空间,这样你就可以在生命情境之下找到你的生命。
            你可以充分使用你的感官觉受。留意此时此地,环顾四周,光看就好,不要阐释。看着光线、形状、颜色、质地,觉察到每一件事物寂静的临在,觉察到那个让所有事物得以存在的空间。


          6楼2014-03-21 18:38
          回复
              第三章 进入当下(3)
              倾听周遭的声响,但不要批判,而是去聆听声音之下的那份宁静。
              触摸某样东西——任何东西——然后感觉并认出它的本体。
              观察你呼吸的韵律,感受气息的进出,体会你身体内在的生命能量。允许所有事物如实存在,无论是内在或外在的。允许所有事物的“如是”(isness),然后深深地进入当下。
              此刻,你正把心智建构的、受制于时间的死寂世界抛诸脑后。你逃离了那个耗损你生命能量的病态心智,这个心智也逐渐地在毒化、摧毁地球。你从时间的大梦中苏醒,进入了临在。
              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智的幻相
              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然后告诉我,在这一刻,你有什么问题。
              你没有回答我,显然此刻你是没有问题的。当你全神贯注于当下,是不可能有问题的。如果一个情境发生了,你不是去处理它,就是去接纳它。何必把它变成一个问题呢?
              心智无意识地喜爱问题,因为问题会赋予你某种身份认同。这很常见,但也是病态。“问题”意味着你在心理上留驻在一个情境之中,并不真的想要,或是不认为有可能采取及时的行动,同时你是无意识地让问题成为你自我感的一部分。你被你的生命情境完全征服,以至于失去了生命感、本体感。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你脑子里背负了一百件你未来要做或可能会做的事,形成沉重的负担,却不把焦点放在一件你现在可以做的事情上面。
              当你创造问题时,也创造了痛苦。这不过就是一个简单的选择,一个简单的决定: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不会再为自己创造更多痛苦,也不会再制造更多问题。
              虽然这是个简单的选择,但也非常激进。除非你厌倦痛苦,受够了,否则不会如此选择。而除非你能取用当下的力量,否则也无法坚持下去。如果你不再为自己制造痛苦,就不会再为他人创造痛苦,然后也不会再以制造问题而产生的负面性来污染我们美丽的地球、你的内在空间,还有人类的集体心灵。
              假设有个需要你在当下处理的情境发生了,如果你采取的行动是从当下时刻的觉知中升起的,那它将会清晰而准确,而且极可能很有效。这个行动不会是从你心智过去受到的制约而来的反应,而是一个针对当下情境而起的直觉回应。在其他的情况中,当受时间局限的心智开始反应时,你会发现如果什么都不做,而只是在当下归于自己的中心,反而会更有效。
              本体的喜悦
              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又受到心理时间的掌控了,这也可以当做警惕。
              问你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让我感觉喜悦、安逸和轻松呢?”如果不是,那就表示当下时刻被时间遮盖了,生命因此被视为负累或挣扎。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到喜悦、安逸和轻松,并不意味你必须改变你所做的事,改变做事的方法可能就够了。做事的方法(how)永远比你做的事(what)来得重要。看看自己能否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做事”本身,而不是放在你想要透过做事而获致的结果上面。无论当下呈现出来的是什么,都全神贯注在其中。这意味着你也要完全接纳事物的本然,因为你不可能全力关注一件事,同时又抗拒它。
              只要你尊重当下时刻,所有的不快乐和挣扎就消融了,生命会开始流露出喜悦和安逸。当你的行动是出于当下时刻的觉知时,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带有质量,以及关怀与爱的感觉——即使是最简单的行动。
              不要关切你行动的果实,而是关注行动本身。瓜熟自然落地,行动的结果也自然会在最佳时刻呈现。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灵性修持。
              而当你不再强迫性地偏离当下,本体的喜悦就会流入你所做的每件事情当中。当你的注意力转向当下,你会感受到那份临在,那份定静,那份平安。你不再仰赖未来提供你成就和满足——你不会在未来之中寻找救赎。因此,你就不会执著于结果。无论失败或成功,都没有力量改变你本体的内在状态。你在生命情境之下找到了生命。
              在心理时间缺席的状况下,你的自我感会从本体衍生出来,而不是来自你个人的过去。因此,想改变自己现况的这种心理需求也不存在了。就俗世来说,在生命情境的层次,你是可以变得更加地富有、学识丰富、成功、自由自在,但是在更深的本体向度中,你在当下就已经是完整且圆满的。


            7楼2014-03-21 18:41
            回复
                第三章 进入当下(4)
                意识的无时间状态
                当你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如此临在,都能感觉到生命的律动,同时当你能够时时刻刻都感觉生命是本体的喜悦时,那你可以说是从时间当中解脱了。从时间当中解脱意味着不再有从过去汲取身份认同,以及在未来寻找圆满成就的心理需求。它代表你能想象得到、最深远的意识转化。
                当你初次瞥见意识的无时间状态时,你会开始在时间和临在的向度之间来回摆荡。首先,你会觉知到你的注意力真正放在当下的时候并不多,但光是知道你没有临在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了,因为这份知晓就是临在——即使它起初只会维持几秒钟的钟表时间,随即又消失。
                然后,随着次数增加,你会选择让你意识的焦点维持在当下,而不是在过去或未来。当你觉察到你又失去当下的时候,这次你就能够停留在那里,不仅仅是几秒钟,而是更长的时间——从钟表时间的外在观点来看。
                所以,在你能够稳定地在临在状态中安住下来之前——也就是说,在你能够全然地有意识之前——你会有一阵子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临在状态与心智认同状态之间来来回回转换。你会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当下,然后又转回去。最终,临在会成为你主要的状态。


              8楼2014-03-21 18:43
              回复
                  第四章 瓦解无意识(2)
                  你是一个惯于等候的人吗?你生活当中有多少时间是花在等待上面?在邮局排队、困在车阵中、在机场候机、等候他人到来、等着把工作做完等等,是我所谓“小规模的等待”。而“大规模的等待”,就包括了下一次的假期、一个更好的工作、孩子快快长大、一份真正有意义的亲密关系、成功、赚钱、成为重要人物、开悟等。有些人等了一辈子都还没好好开始生活,这也是很常见的。
                  等待是一种心智状态。基本上,它意味着你要的是未来,不要此时此刻;你不要你拥有的,要的是你没有的。无论何种等待,都会让你无意识地在两个状况之间创造内在分歧:一个是此时此地(你不想待的地方),另一个是投射出的未来(你想要去的地方)。这样一来,你会失去当下,也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例如很多人等待发财、丰盛,但它不会现身在未来。当你尊重、认可,并全然接纳你当下的实相——你所在之处、你是谁、你此刻在做什么——当你能全然接受你所拥有的,你会对拥有的这一切、对现状、对本体感到感激。而对当下和生命此刻的圆满感到感激,才是真正的丰盛。它无法在未来现身,然而随着时间的演进,那份丰盛会以不同的方式显化出来。
                  如果你对自己拥有的觉得不满意,或是对你现在的欠缺、不足感到挫败或愤怒,这可能会激励你去追求财富,但即使你真赚到了几千万,还是会继续经历内在匮乏的感觉,内心深处还是无法感到满足。你或许会有很多金钱可以买到的刺激经验,但它们来了又走,总是留给你空虚的感觉,反而会让你感到需要更多肉体或心理上的满足。你不曾安住在本体之中,因此也无法感受到此刻生命的圆满——光是这份圆满就是真正的丰盛了。
                  放下“等待”这种心智状态。当你逮到自己又陷入等待之中时,赶紧撤离,转而进入当下时刻。然后停留在当下,并且享受那个存在的状态。如果你处于临在状态,就根本不需要等待任何事物。
                  所以下次有人跟你说:“抱歉让你久等了。”你可以回答:“没关系,我没有在等。我只是自己站在这里享受——在我自己的享受之中(Enjoy myself—in joy in my self)。”
                  有一些习惯用来否定当下的心智策略,都是普通无意识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如此稀松平常,已经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其中之一就是那个在背景之中,像静电干扰一样的恒常不满足。但如果你经常练习监督你内在的心智-情绪状态,一但自己又被困在过去或未来之中时,就很容易能发现。所谓被困在过去或未来之中,就是一种无意识。如果经常练习,你也很容易就能从时间的幻梦中觉醒,进入当下时刻。
                  但要注意的是,那个虚假、不快乐的自我(奠基于心智认同),是依赖时间为生的。它知道当下时刻就是它的死期,所以备感威胁。这个虚假自我会无所不用其极地把你带离当下,试图把你困在时间之中。
                  在某个观点上,临在的状态可以比喻做等待。临在是一种不同质量的等待,需要你全然地警觉。任何时刻都可能有某事发生,如果你不是完全地清醒、完全地定静,就会错过它。在那种状态中,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当下,没有做白日梦、思考、回忆和期待的余地,也没有紧张和恐惧,只有警觉地临在。你是用你整个本体、用你全身的每个细胞来临在。
                  在那种状态下,那个有着过去和未来的“你”(你可以称之为“人格”),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却未曾错失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你基本上还是自己,事实上,你比以前更加完整地成为自己——或是应该说,你现在才真正地成为自己。
                  过去无法在你的临在中生存
                  不管无意识的过去当中有什么是你必须知道的,目前生活上的挑战都会把它们带出来。如果你试图探究过去,它会成为一个无底洞,永远探究不完。也许你认为你需要更多时间去了解过去或从中解脱,换句话说,你认为未来终究会将你从过去之中释放出来——这是一个幻觉。只有当下才能将你从过去中释放,更多的时间不会让你从时间之中解脱。
                  取用当下的力量——这是关键。当下的力量就是你临在的力量,就是你那从思考模式中解脱出来的意识。所以,要在当下的层次中解决过去的事。你愈是关注过去,就赋予它更多能量,然后你很可能就会从中制造一个“自我”出来。


                10楼2014-03-22 09:22
                回复
                  第五章 美丽在你临在的定静中升起(1)
                  五、  Chapter Five
                    Beauty Arises in the Stillness of Your Presence
                    我们需要临在,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壮观和神圣。你是否曾在一个清朗的夜晚,凝视夜空的无限,对它绝对的寂静和不可思议的广大无垠感到无比敬畏?你是否曾经聆听,真正地聆听森林里山涧的声音?或是在寂静的夏日黄昏聆听一只黑鸟的歌声?
                    想对这些事情有所觉知,心智就必须定静。你必须把个人问题、过去和未来的包袱,以及所有的知识暂时放下来,否则你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全然的临在是必要的。
                    而在这些外相的美丽之外,有更多无以名之、无法形容的东西,一些深沉、内在、神圣的本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美丽存在,这个内在本质就会闪耀出来。而只有当你临在的时候,它才对你展露。
                    那么,你的临在是否有可能和这个无以名之的本质是合一且相同的呢?
                    没有你的临在,它还会存在吗?
                    深入它,自己去找出答案。
                    了解纯粹意识
                    当你观察心智时,就把意识从心智的形相中抽离了,然后撤离的意识就变成所谓的观察者或见证者。这样一来,观察者——超越形相的纯粹意识——就变得更强,而心智构造就变弱了。
                    当我们谈到观察心智时,其实是把一个深具宇宙意义的事件个人化了:经由你,意识从与形相认同的迷梦中觉醒,并从形相中撤离。这个觉醒预示了(甚至已经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件从时间演进的历史来看,可能还很久远的大事,这件大事被称为:世界末日。
                    在每日生活中保持临在,这样做可以帮助你在内在深深地扎根;要不然,有着不可思议动能的心智,就会像一条狂奔的大河一样拽着你往前走。
                    这也意味着你要完全进驻你的身体,始终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你内在身体的能量场之内,也就是说:要从内在感受你的身体。对身体的觉知会让你保持临在,让你安住于当下。
                    你可以看见和碰触到的身体无法带你进入本体。这个看得见的有形身体只是一个外在躯壳,或者可以说,它是对更深实相的一个有限、扭曲的观点。在与本体连结的自然状态下,每一刻你都可以透过无形的内在身体,也就是你内在鲜活无比的临在,去感受这个更深的实相。所以说,“进驻你的身体”就是从内在去感受身体,感受身体内的生命,因而了解你是超越外在形相的。
                    如果你的心智占据了你所有的注意力,你与本体之间的连结就被切断了。当这种状况发生时,你就不在你的身体里面——对很多人来说,这种状况不断发生。心智吸走你所有的意识,然后将它转化成脑袋里的东西,你因而无法停止思考。
                    为了觉察到本体,你必须从心智当中收回意识,这是你灵修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这样可以把先前困在无用的强迫思考中的大量意识释放出来。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效做到这点:把注意力的焦点从思考中收回,导入身体之中。因为当你收回意识时,在你的身体之内,本体就能以无形能量场的方式被感受到,而这个无形能量场就是你肉体生命力的来源。
                  与内在身体连结
                    现在就请试试看。一开始做这个练习时,闭上眼睛比较有帮助;一段时间之后,等到“停留在身体之中”已经变得自然而轻松,就不须闭上眼睛了。


                  11楼2014-03-22 09:24
                  回复
                      第五章 美丽在你临在的定静中升起(2)
                      把你的注意力导向身体,从内在去感受它。你的身体是活生生的吗?你的双手、双臂、两条腿、两只脚,以及腹部和胸腔之中,是否有生命?
                      你能否感受到一种微妙的能量场遍布全身,并且把鲜活的生命力带到每个器官、每个细胞之中?你能否同时在身体的所有部分感受到那个单一的能量场?
                      花几分钟关注你内在身体的感受。不要开始思考它,只要感觉。
                      你愈是关注这种感受,它就会变得更清晰、更强烈。每个细胞感觉上好像都变得更有活力,而如果你视觉观想能力很强,也许还会看到你整个身体变得透明光亮。虽然这样的视像可以暂时帮助你,但请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感受上,而不是放在出现的任何视像上。一个视像,无论多么美丽或有力量,都已经被形相限定了,所以你深入的程度也会受限。
                      更深地进入身体
                      试试看下面这个静坐冥想,可以让你更深地进入身体。十到十五分的钟表时间就已足够。
                      首先要确定不会有任何让你分心的外在事物,例如电话铃声或其他人的干扰。然后坐在椅子上,但不要往后靠,而是让脊柱挺直,这样可以帮助你保持警觉。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冥想姿势。
                      确认身体非常放松。然后闭上眼睛,做几次深呼吸,感觉自己吸气到下腹部。观察你的下腹部是如何随着一呼一吸而微微地扩张和紧缩。
                      然后觉察整个身体的内在能量场——不是去想,而是去感觉。这样你就从心智当中收回了意识。你也可以试试前面提过的让身体透明发亮的观想——如果你觉得有帮助。
                      当你能够清晰地觉察到自己的内在身体是个单一的能量场时,如果可能,放下任何视觉影像,完全聚焦在感受上。而如果可以,也试着放下你对自己肉体还存有的任何心理印象。那么,现在仅存的就是临在或本体那种无所不容的感受,而内在身体感觉就像没有任何界限一样。


                    12楼2014-03-22 09:30
                    回复
                        然后,把你的注意力更深地带入那个感受之中,与它合一,与能量场融合。这样一来,介于观者与被观者、你和你的身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就不存在了。内在和外在的分界也在此刻消融,于是内在身体就不存在了。借着更深地进入身体,你超越了你的身体。
                        只要你觉得舒服,在这个纯粹本体的范畴中停留愈久愈好。然后再把觉知带回你的身体、你的呼吸、你的肉体觉受,并且张开眼睛,花几分钟用冥想的方式环顾四周。所谓冥想的方式,就是不在心里为事物贴上标签。这样做的时候,还是继续地感觉你的内在身体。
                      能够进入那个无形无相的范畴,是真正的解脱,它将你从形相和认同形相的桎梏之中解脱。我们可以称那种状态为“未显化的”、万事万物的无形源头、所有存在的本体。它是深沉寂静和平安的场域,却也充满喜悦和强烈的活力。每当你临在,在某种程度上你就对光变得“透明”——所谓光,就是从源头散发出来的纯粹意识。你也会了解到,这个光与你的本质(who you are)无法分离,并且组成了你的本质。
                      当你的意识被导向外在,心智和有形的世界就油然而生;若导向内在,它就领悟到自己的源头,回到未显化的状态,那里是它的家。
                        然后,当意识又回到显化的世界,你会重新采用刚刚暂时摆脱的形式认同。你有一个名字、一个过去、一个生命的情境、一个未来,但在某个重要层面上,你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了:你会在自己的内在瞥见一个实相,这个实相不是属世的,但它与这个俗世不可分,就像它和你也不可分一样。
                      第五章 美丽在你临在的定静中升起(3)现在,把下面这个方法当成你的灵性修持: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都放在外面的世界和你的心智当中,保留一部分在自己的内在。
                        从事每日例行活动时,特别是在人际互动和与大自然的联系中,随时感受自己的内在身体。感受它内在深层的那份定静,让进入本体的大门保持敞开。
                        在你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意识到未显化的状态。无论外在发生什么事,你都可以感受到背景之中那份深深的平安感,一份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定静。你成为已显化和未显化之间,以及神和这个世界之间的桥梁。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开悟——与源头连结的状态。
                        深深地根植内在
                      关键在于要与你的内在身体恒常连结——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它,这将会快速深化且转化你的生命。你将愈多意识导入内在身体,它的振动频率就会愈高,就像你把调光开关愈转愈大,灯就会愈亮,因为通过灯的电流增加了。在这个较高的能量层次,负面性不再影响你,而且你也会吸引能够反映这种较高频率的外在情境。
                        如果你尽可能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内部,你就可以安住于当下,而不会在外在世界、在心智中迷失自己。思想和情绪、恐惧和欲望也许或多或少还会存在,但它们再也无法掌控你了。
                        此刻,请检查一下你的注意力是在何处。你可能正在听我说,或者你正从一本书上读到这段文字,而这就是你目前注意的焦点。你约略会察觉到周遭的环境和其他人等等,再者,也许你正在倾听或阅读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以心理评论的方式出现的心智活动。
                        但是,不需要让以上这些活动吸走你全部的注意力。看看你能否在此同时接触你的内在身体,将一部分注意力留在内在,别让它全部流向外在。从内部去感受你的整个身体,感觉它是个单一的能量场,这就好像你是用整个身体在倾听或阅读一样。在接下来的几天和几个星期,好好练习这个方法。
                        别把你所有的注意力投入心智和外在世界。全力聚焦于你正在做的事情上,但同时要尽可能地觉察内在身体。保持根植内在,然后观察这样做会如何改变你的意识状态,以及你所做事情的质量。
                        不要盲目地听信或拒绝我所说的,请自己去试验看看。
                      强化免疫系统
                      当你觉得需要增强自己的免疫系统时,你可以做一个简单却极有效的自我疗愈冥想。如果你在刚开始感觉到生病征兆时就做的话,会格外有效。但如果已经生病了,只要你极度专注地多做几次,也同样有效。它也可以修补你能量场因为某种负面形式而导致的损坏。
                        但是,这个冥想无法取代随时进驻身体的练习,如果只单独做这个冥想,效果会很短暂。以下就是这个方法:
                        当你有几分钟空档,尤其是晚上入睡和清早起床前,用意识来“浇灌”你的身体:闭上眼睛,平躺下来。一开始短暂地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双手、双脚、手臂、双腿、腹部、胸膛、头部等等,尽可能感受这些部位之内的生命能量,愈深刻愈好。在每个部位停留大约十五秒。
                        然后,将你的注意力从脚到头,再从头到脚,像浪潮一样来回流遍全身几次,大约只需要一分钟。接下来,再感受内在身体的整体性,感觉它是个单一的能量场。在这种感觉之中停留几分钟。
                        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全然地临在,临在于身体的每个细胞当中。
                        如果你的心智偶尔成功地把你的注意力带出身体,而让你迷失在一些思绪中,也不要担心。一旦觉察这种情形,只要把注意力转回内在身体就好。
                      有创意地应用心智
                      如果你为了特定目的而必须使用心智,就在与内在身体连结的状态下使用它。唯有能够有意识而无思想,你才可能有创意地使用心智。而最容易进入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透过身体。
                        每当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解决方案,或一个创意时,停止思考一会儿,并把注意力放在你内在的能量场,觉察那份内在的定静。
                        当你重新开始思考,你的思考就会变得鲜活而有创意。进行任何思维活动时,养成习惯隔几分钟就在思考和内在定静(倾听内在)之间来回游走。
                        我们可以这样说:不要光用脑袋,而是要用你的全身来思考。
                      P71
                        “有创意地应用心智”
                        “如果你为了特定目的而必须使用心智,就在与内在身体连结的状态下使用它。只有能够有意识而无思想,你才有可能创意地使用心智。而最容易进入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透过身体。
                        每当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解决方案,或一个创意时,停止思考一会儿,并把注意力放在你内在的能量场,觉察那份内在的定静。
                        当你重新开始思考,你的思考就会变得鲜活而有创意。进行任何思维活动时,养成习惯隔几分钟就在思考和内在定静(倾听内在)之间来回游走。
                        我们可以这样说:不要光用脑袋,而是要用你的全身来思考。
                      让呼吸带你进入身体之中
                      每当你觉得很难连结内在身体时,通常先专注在呼吸上会比较容易。有意识的呼吸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冥想方式,它会逐渐将你与内在身体连系上。
                        让注意力随着呼吸流进、流出你的身体。把呼吸带入身体之中,感受你的腹部随着吸气和呼气而微微地扩张和收缩。
                        如果观想对你来说很容易,你可以闭上眼睛,观想自己被光环绕,或是浸润在透亮的物质之中——意识之海。然后把那个光吸进来,感受那个透亮的物质充满你的身体,让你的身体也变得透亮。
                        然后慢慢地更专注在感受上面,而不要执著于任何视觉影像。你现在就在身体之内,你已经取用了当下的力量。


                      13楼2014-03-22 09:32
                      回复
                        慈悲的本质
                        超越了心智创造的对立面之后,你就会成为一座深不可测的湖。你生命的外在情境(生命中发生的事),就是湖水的表面,随着周期和季节不同,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然而在湖的最深处,永远平静无波。你就是这整座湖,而不只是湖面,你与自己的内在的最深处相联,那儿永远是绝对的宁静。
                        你不会在心理上执著某种特定情境而抗拒改变,你内在的平安不依附外在状况。你安住在不变的、永恒的、永生的本体中,不再依赖诡谲多变的外在形相世界提供你圆满或快乐。你还是可以享受形相的世界,在其中嬉戏游玩,创造新的形相,欣赏所有形相之美,但你不需对任何事物产生执著。
                        如果你没有觉知到本体,就无法察觉别人的实相,因为你还未找到自己的实相。你的心智会对其他人的形相有好恶之别,不仅是他们的身体,也包括他们的心智。但只有在觉知到本体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挚的关系。
                        如果从本体出发,你会把他人的身体与心智仅仅当做一个屏幕(它本来就是),在这屏幕之后,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真正的实相,就像你能感受到自己的一样。因此,面对其他人的痛苦或无意识的行为时,你可以保持临在,并与本体连结,因而能看穿他们的形相,并透过自己的本体,感受到他人光亮和纯净的本体。
                        在本体的层次,所有受苦都被视为幻相。受苦是因为认同形相而起。疗愈的奇迹有时会经由这样的领悟发生——经由唤醒他人内在的本体意识——如果他们准备好的话。
                        慈悲就是觉知到你与众生之间那份深深的连结。下一次你再说“我跟这个人没有一点共通之处”时,要记得你们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几年之后——也许是两年,也许是七十年,没什么差别——你们俩都会化为枯骨,然后是一杯黄土,最后灰飞烟灭。这是一份清醒且谦卑的领悟,没有丝毫可骄傲之处。
                        这是一个负面思想吗?不,这是一个事实。为何你对它视而不见?在这个意义上,你和众生之间是完全平等的。
                        最有力量的一个灵性修持,就是深沉地冥想所有特质形相(包括你自己)最终都将面临毁灭。这就是所谓的“在死亡之前就先死了”。
                        深深地进入这样的冥想中:你的肉体形相正在瓦解,它不在了。然后下一刻就是所有心智形相可思想的终结。然而你还会在那里——作为一个神圣的临在,光芒四射,全然地觉醒。
                        凡真实的必不灭亡,会消失的是有名、有形的幻相。
                        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慈悲变成了最广义的疗愈。在这种状态中,你的疗愈能力主要不是来自你做了什么,而是来自你的存在。凡是与你接触的人都会被你的临在触动,也会被你散发出来的平安感动,无论他们有没有意识到。
                        当你全然临在,而你周围的人却表现出无意识的行为时,你不会有反应的冲动,所以你也不会赋予他们行为任何的真实性。你的平安是如此广大深远,任何不平安的事物都会消融在其中,好像从未存在过一样。这就打破了行动和反应之间的业力循环。
                        动物、树木、花朵都会感受到你的平安而有所回应。你透过你的存在、透过展现神的平安,而教化万物。
                          你成为“世界的光”,散发纯粹的意识,进面在“因”的层面消除了苦难的源头。你歼灭了这个世界的无意识。
                        臣服的智慧
                        你会经历到什么样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当下这一刻的意识质量,所以,臣服是引发正面改变最重要的一件事。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次要的,真正的下面行动是不会在不臣服的意识状态中升起的。
                        对某些人来说,臣服可能有些负面意义,暗示着挫败、放弃、无法随生活中的挑战、变得被动迟缓等等。然而,真正的臣服与上述状况截然不同。它并不是指要被动的忍受你所在的每个情境,什么都不做,也不意味着要停止计划,或是不采取正面行动。
                        臣服是简单却影响深远的智慧——顺随生命之流,而不是逆流而上,你唯一可以体验生命之流的时刻就在当下,所以臣服就是无条件地、毫无保留地接纳当下时刻。
                        它是放下对事物本然的内在抗拒。
                        内在抗拒就是透过心理批判和负面情绪对事物本然说“不”——当事情出差错时,这种情形尤其明显。所谓“出差错”,就是你的心智的要求或严苛的期望,与本然之间有了差距。这就是令人痛苦的差距。
                        如果你活得够久,就知道事情总是一天到晚会出差错。如果你想要把痛苦和悲伤从生活中排除的话,在事情出差错的时候更是需要练习臣服。接纳本然会立刻把你从心智认同中释放出来,因而让你重新后羿本体连结。抗拒就是心智。
                        臣服是一个纯粹的内在现象,它并不表示你不能在外在层面采取行动,并改变现况。
                        事实上,当你臣服时,你需要接纳的并不是那个整体情境,而是那个叫“当下”的微小片段。比方说,如果你深陷泥沼之中,你会说:“好吧,我认命,就这样困在泥巴中吧。”放弃不是臣服。
                        你不需接纳一个令人不快的生命情境,也不需欺骗自己说这样没什么不好。你可以全心全意地承认你想离开这个情境,然后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刻,而不要以任何方式为它贴上心理标签。
                        这意味着对当下没有任何批判,因而没有抗拒、没有负面情绪你接受了当下这一刻的“如是”。
                        然后你就可以采取行动,尽你所能让自己离开那个情境。
                        我称这样的行动是正向行为,它比来自愤怒、绝望或挫败的负向行为有效得多。在你达到自己想要的成果之前,要持续地透过不为当下贴标签,来练习臣服。
                        我用一个视觉化的比喻来说明我的观点。
                        深夜里,你走在一条小径上,被浓雾围绕。但是你有一个强力手电筒,它的光透过浓雾,在你前方创造了一个窄小而明亮的空间。这里的浓雾就是你的生命情境,包含了过去和未来;手电筒则是你有意识的临在;而明亮的空间就是当下。
                        不臣服会让你的心理形相(也就是你小我的外壳)更加顽强,因而创造了强烈的分离感。你周围的世界,尤其是周围的人,就会视为威胁,然后无意识地想要藉由批判而毁灭他人的冲动就会升起,竞争和操控的需求也出现了。甚至大自然都会变成你的敌人,而你阐释和理解事物的观点也会被恐惧所主宰。我们称为妄想症的心理疾病,只是这种常见却功能失调的意识状态稍微严重一点的形式而已。
                        在抗拒的情况下,不仅你的心理形相,就连你的物质形相——身体——都变得僵硬。
                        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出现紧张的情形,整个身体也会收缩,而对身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的生命能量之流也会大受限制,而无法在身体里自由流动。
                        身体工作和某些形式的物理治疗对恢复这个生命之流会有帮助,但是除非你在每日生活之中练习臣服,否则这些方法只能短暂地舒缓一些症状,因为病因——抗拒的模式——还没有拔除。
                        你的生命情境是由那些稍纵即逝的状况组成的,而你内在有个部分却不受这些影响。只有透过臣服,你才可能触及这个部分。那就是你的生命、你的核心本体,它永恒地存在当下的无时间领域中。
                        如果你觉得你的生命情境令人不悦,甚至难以忍受,只有先经由臣服,你才可能打破让这个情境持续存在的无意识抗拒模式。
                        臣服与采取行动、进行改变或达成目标,是完全并行不悖的。但在臣服的状态,会有一份完全不同质量的能量流入你的作为里。臣服将你与本体的能量源头重新连结,而如果你的作为中注入了本体,它就会成为一个生命能量的欢庆,带头你更深入当下。
                        经由不抗拒,你意识的质量会大幅度提升,你所作所为的质量连带地也会有所改变。然后,好的结果自然会呈现,并反映出那份质量。我们可以称之为“臣服中的行动”。
                        在臣服的状态下,你可以清楚地看见需要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动,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一次中专注一件事。
                        向大自然学习,看万物如何自然地完成动作,而生命又是如何在毫无不满或不悦的情况下展现奇迹。
                        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说:“看看野地里的百合花是如何生长的;它们既不劳苦,也不纺纱。”
                        如果你的整体情境令人不满或不悦,把眼前这一刻从那些情境中分离出来,然后向当下臣服。这就是穿透浓雾的手电筒。这样你的意识状态就不会被外在环境控制,你也不再基于反应和抗拒行事。
                        接下来,好好审视这个情境的细节,问自己:“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改善这个情境,或是让自己从中脱离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采取适当行动。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一百件你未来要做,或可能要做的事情上,而是要专注在一件此刻你可以做的事情。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作任何计划——计划很可能就是你此刻可以做的那一件事——但要确定你不会一直在脑海中播放电影,也就是不断把自己投射到未来,因而失去当下。你采取的任何行动也许都不会立刻有结果,但在结果出现前,不要抗拒本然。
                        如果此刻无你无法采取任何行动,也无法从这个情境中抽身而出,那就利用这个情境,让你更深入臣服的状态,更深入当下,更深入本体。
                        当你进入了临在的永恒向度,改变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而不需要你花费很多力气。生命会提供援助,而且非常配合。如果恐惧、内疚或懒惰之类的内在因素阻止你采取行动,它们也会在你意识临在的光芒中消融无踪。
                        不要把臣服跟“管他的”或“我一点也不在意”这两种态度混淆在一起。如果你仔细查看,会发现这两种态度被“隐藏的怨恨”这种形式的负面性污染了,所以它们根本不是臣服,而是伪装的抗拒。
                          当你臣服时,把你的注意力导向内在,去检查是否有任何抗拒的痕迹遗留在内。当你这么做的时候,要保持高度警觉,否则一小撮的抗拒可能会化身为思想或未被承认情绪,持续地藏匿在某个阴暗的角落。
                          


                        19楼2014-03-23 09:04
                        回复
                          从心智能量到灵性能量
                            先从承认自己内在有抗拒开始。当抗拒升起时,与它同在,去观察你的心智如何创造它,又如何为各种情境、你自己或其他人贴上标签。察看这其中的思考过程,感受情绪的能量。
                          藉由目睹抗拒,你会发现它毫无用处;藉由全神贯注在当下,无意识的抗拒就被意识到了,而这就是它的末日。
                          你无法既有意识又不快乐、既有意识又处在负面情绪中。负面性、不快乐或痛苦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意味着有抗拒存在,而抗拒总是无意识的。
                          你会选择不快乐吗?如果你没有选择不快乐,那它是如何发生的?它的目的是什么?是谁让它持续下去的?
                          即使你意识到自己不快乐的感受,但事实是你与这些感受认同了,并经由强迫性思考让这个过程持续下去。这一切都在无意识中进行。如果你有意识,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当下完全地临在,那么所胡的负面性几乎立刻会消失。它无法在你的临在中生存,只能在你缺席的时候存活。
                          即使是痛苦之身,也无法在你的临在中存活太久。赋予不快乐时间,就会让它持续下去,因为时间是不快乐赖以为生的要素。而透过对当下这一刻的强烈觉知,你可以移除时间,不快乐会就此终结。但是,你要它消失吗?你真的受够了吗?如果没有这个不快乐,你会是谁?
                          除非你好好修炼臣服,否则这个灵性的向度只会是你的阅读、谈论、为之兴奋、著书论述、思考、相信或不相信的事物罢了。它不会造成任何改变。
                          直到你能够真正地臣服,这个灵性向度才会成为你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实相。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散发出来的能量会主导你的生活,而这个能量的振动频率会比还在操控我们世界的心智能量高得多。
                          经由臣服,灵性能量来到了这个世界。它不会为你自己、为其他人类,或是为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创造任何痛苦。
                          在人际关系中臣服
                            只有当一个人无意识的时候,才会试图去利用或操控别人,这是真的。但同样的,真的也只有无意识的人才会被别人利用和操控。如果你抗拒或反击他人的无意识行为,自己也会变得无意识。
                          但是臣服并不意味着你允许自己被无意识的人利用,完全不是,你绝对有可能在内在完全臣服的状况下,同时又坚定而清楚地对一个人说“不”,或是从一个情境中撤离。
                          当你对一个人或一个情境说“不”的时候,别让这个“不”来自你的反应,而是来自深刻的理解,也就是说,在当下那一刻你清楚地知道,对你而言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
                          让这个“不”成为一个非惯性反应的“不”、一个高质量的“不”、一个不带任何负面性,因而不会创造更多痛苦的“不”。
                          如果你无法臣服,那就立刻采取行动:直言不讳,或是做些事情让你不喜欢的情境有所改变——或从情境中抽身而出,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别让负面性污染你的美丽、明亮的内在本体,也别让它污染地球,别让不快乐在你的内在有任何形式的落脚处。
                          如果你无法采取行动——例如你是蹲在监牢里——那你就只剩两个选择了:抗拒或臣服,束缚或不依附外在的内在自由,受苦或内在平安。
                          经由臣服,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有深远的改变。如果你始终无法接纳本然,那就意味着你无法接受任何人的本来面貌。你会批判、论断、贴标签、拒绝,或者试图改变他们。
                          此外,如果你一直把当下作为达到未来目标的手段,你也会如此看待所胡与你来往互动的人。那么,关系——人类——对你来说,只是交要的,或者根本不重要,你能从这段关系中攫取到的什么才是重点——无论是物质报酬、权力感、肉体的欢愉或其他形式的小我满足。
                          让我说明一下臣服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
                          当你与伴侣或亲近的人陷入争执,或是某种冲突情境之中,先观察当自己的立场被攻击时,你如何展开防卫,或者在你攻讦对方的立场时,感受一下自己攻击的力道。
                          观察你对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执著,感受在“要让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那个需求背后的心理——情绪能量,那就是小我心智的能量。经由认出小我心智,并且尽可能全然的感受它,你便将意识带入其中。
                          然后有一天,在争执当中,你会突然领悟到你是有选择的,而你也许决定放下自己的反应——只为了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臣服了。
                          我所谓的“放下反应”,指的不是嘴上说说:“好吧,你是对的。”但脸上的表情却在说:“我才不屑这些幼稚的无意识行为。”这保是把抗拒转换到另一个层次,但小我心智还是在当家做主、耀武扬威。我说的是完全放下你内在争权夺利的那个心理——情绪能量场。
                          小我是很狡猾的,所以你必须提高警觉,保持高度临在,然后完全诚实地面对自己,看看你是否真的放下了对某个心理立场的认同,因而让自己从心智当中解脱。
                          如果你突然感受到光亮、清明及深刻的平安,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迹象,说明你真的臣服了。然后你可以观察一下;当你不再透过抗拒对方的心理立场而赋予它能量之后,对方的心理立场会发生什么变化。当与心理立场的认同被排除以后,真正的沟通就展开了。
                          不抗拒并不一定指什么都不做,它指的是任何作为都不是从反应中产生的。切记东方武术中蕴含的尝试深度智慧:无须抵抗对手的力道,让而后胜。
                          这前说过,当你在一个强烈临在的状态下而“无为”时,对情境和人们来说,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转化和疗愈力量。
                          “无为”与一般意识状态,甚至是无意识状态下的“不对”截然不同,后来源于恐惧、惰性或犹豫不决。真正的“无为”意指内在的不抗拒和高度警觉。
                          另一方面,如果需要采取行动,你不会再从被制约的心智勇双全当中作出反应,而是会从有意识的临在中对当时的状况作出回应。在那个状态下,你的心智中没有任何概念,包括“非暴力”的概念。这样一来,谁能预测你的下一步是什么?
                          小我相信你的抗拒会带来力量,然而真相是,抗拒切断了你与本体的连结,而本体才是真正力量的唯一源头。抗拒其实是伪装成坚强的软弱和恐惧,而处于纯净、无邪和力量中的本体,却被小我视为软弱。也就是说,小我认为刚强的,其实很软弱,所以小我会存在于持续的抗拒模式中,并且假扮不责骂的角色来遮盖你的“软弱”,其实它眼中的软弱才是你的力量。
                          无意识的角色扮演在人类的互动中占了绝大部分,直到臣服出现,在臣服之中,你不再需要小我的防卫和假面具,你变得非常简单而真实。“这太危险了!”小我会说,“你会受到伤害,你会变得脆弱。”
                          当然,小我不知道的是:只有透过放下抗拒、变得脆弱,你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百害不侵的本质。


                          20楼2014-03-23 09:07
                          回复
                            受难之路
                              受难之路是旧有的开悟方式,但直到近代,它都是唯五的道路。不要贬低或小看了它的效力它依然很有用。
                            受难之路是一条完全颠覆的道路。它指出,你生命中最坏的事——你的受难——会转变成你生命中最美好的事。这个过程的发生,是经由迫使你臣服,进入“死亡”,迫使你一切皆空,因而变得像神一样,因为神的本质就是空无。
                            经由受苦而开悟——受难之路——意味着你是在拳打脚踢、哭号不休的状况下,被迫进入天国的。最后,你终于臣服了,因为你再也无法忍受痛苦。不过在你臣服之前,痛苦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有意识地选择开悟,就是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执著,并让当下成为你生活的焦点所在。
                            它指的是选择安住在临在的状态中,而不是在时间中游荡。
                            它指的是对当下本然说“是”。
                            这样一来你就不再需要痛苦了。
                            而你到底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够说:“我不会再创造痛苦,我不要再受苦了”?你到底还要再受多少苦,才能作出这个选择?
                            如果你认为你需要更多时间,你就会有更多时间——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痛苦,因为时间和痛苦密不可分。
                            选择的力量
                              选择意味着意识——一个高度的意识。没有意识,你就无从选择,从你不再认同于心智和它被制约的模式那一刻、从你变得临在的那一刻,选择就开始了。
                            在你到达那个境界之前,从灵性上来说,你还是无意识的。意思就是,你会在心智勇双全的制约之下,被近以某些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
                            没有人会选择功能失调、冲突和痛苦,也没有人会选择疯狂。这些之所以会发生,是因
                            为在你之内没有足够的临在去瓦解过去,也没有足够的光去驱逐黑暗。你不是完全地临在此地,也学没有完全觉醒。而当你没有完全临在、完全觉醒时,被制约的心智就会操控你的生命。
                            同样地,如果你和很多人一样,与父母之间还有些问题,如果你还是对父母做过或没做的事心怀怨恨,那么你就依然相信他们是有选择的——他们当时可以选择不一样的方法对待你。乍看之下,人们好像一直都有选择的自由,其实这是个假相。只要你的心智和它被制约的模式在掌控你的人生,只要你还是你的心智,那你会有什么选择呢?没有。你当时甚至人都不在那儿呢。与心智认同的状态是严重功能失调的。它是某种形式的疯狂。
                            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为上述这种病症所苦。当你恍然大悟的好一刻,就不会有任何怨憎了。你怎么会怨恨别人的疾病呢?一旦了然于心,你最适当的反应就是慈悲为怀。
                            如果你被心智所掌控,即使你没有选择,还是会为你无意识的后果受苦,也会继续创造更多痛苦。你会承受恐惧、冲突、问题和痛苦的重担,到了最后,这些被创造出来的痛苦会迫使你从无意识的状态中脱身而出。
                            只要你还从过去汲取自我感,你是无法真正宽恕自己、宽恕他人的。只有藉由取用当下的力量(这才是你真正的力量),才有真正宽恕的可能。这会使得过去不再有力量,而你也深切领悟到:你过去所做的,或是别人对你做的,根本一点也碰触不到你真实身份那光芒四射的本质。
                            当你臣服于当下本然而全然临在时,过去就不再有力量,你也不再需要它了。临在才是关键,当下才是重点。
                            既然抗拒与心智是无法分离的,放下抗拒——臣服——就使得心智无法再主宰你,或是冒名顶替你,成为假的神。所有的批判和负面性都瓦解了。
                            而一直以来被心智遮蔽的本体范畴,就会再度开启。
                            突然之间,你的内在会升起极大的定静——一种深不可测的平安感。
                            在那平安之中,有着极大的喜悦。
                            在那喜悦之中,有着爱。
                            而在最深处的核心,是神圣的、不可测量的、无以名之的“那个”
                            (全书完)


                            22楼2014-03-24 14:14
                            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3楼2014-03-24 14: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