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来想泥吧 关注:11贴子:3,484
  • 2回复贴,共1

天道酬勤 ----z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天道酬勤 

  

    古语有云:“天道酬勤。”勤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 

    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勤,是指一个人不停地做自己的正事。 

    人的一生也就百年吧,在这有限的一生中是应该怎样度过呢?任何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都应该想想这个——勤。 

    举个例子来探讨探讨吧,比如一个人知道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每天要做好几件事情。那么能够“勤而行之”的人就会不停得去一件又一件的去做,当然了,人为了生活还要工作、还要吃饭、睡觉……,当父母的还要当好父母,当社会的各种脚色都要在其中当好、做好,那么在空余的时间中,就是自己“勤”的范畴了。 

    只要一有空了,就去做自己的几件事情,不停的做着,这个就应该是勤了。 

    我们都听说过爱因斯坦的故事,说爱因斯坦就连走路、坐火车甚至吃饭,都在拿着笔在纸上写着、思考着他的科学题。这么勤的做着他的科学研究,想不成功都难。 

    再讲个现代人的故事,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人了,他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有一天在家里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贼,而曾国藩成为近代史上的成功人士。勤能补拙,那贼的记忆力是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但是遗憾的是,他只能是个——贼。 

    当代的成功学大师陈安之先生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份私底下的努力都会有倍增的回收。 

    总结一下,勤应该就是私底下不停的努力。那么人的一天24小时也就都被有效的使用了。 

    可是我不太喜欢“勤劳”这个词。因为“劳”通“牢”、通“老”、通“疲劳”。 

   “勤劳”这个词是谁给用出来的呢?奴隶主才会让奴隶勤劳,不用动脑只用卖力称之为“劳”。谁发明的自己去想。 

    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懒才有进步。”其实那也不是懒,比如说走路吧,有人就觉得一天走多久都走不太远,于是就有人不想走了,就说他“懒”了。但是他就发明了汽车、火车。其实那人一点也不懒,他有颗利益大家的心,他很“勤”的发明汽车。 

    其实,不愿意用自己正面的思考,而盲目的行动的人才懒。 

    天道酬勤,在成功的路上,特别是在闻道以后,更应该兢兢业业、“勤而行之”! 
 
 
  
 作者: 云的自在   2007-11-22 09:39    



1楼2007-12-04 02:57回复
    万事有因 强求不得 
     
     
      梁武帝在还没有显贵时,曾认识了一位很贫困的人。梁武帝即位后,一天在苑里游玩,发现以前认识的那个人正在岸上拉船。梁武帝便上前同他打招呼,得知此人现在还像原来那样穷困,于是说:“你明天去见我,我让你当个县令。” 

      第二天,这人前去见梁武帝,但没有见到。前后又去了很多次,但都因为遇到有什么事而无法通报。 

      很多人通过修炼出了功能,便可以看到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这贫困的人就认识这样一位僧人,于是他想去向这位僧人请教原因。 

      这人到了僧人那里后,还没开口说,僧人便已经知道他要问什么了,告诉他说:“你因为得不到县令之职来问我吗?你始终也不会得到啊!因为前世里,梁武帝曾经是位斋主,你当时曾写信答应要施舍给他五百钱,而最后却始终没有给他,所以现在他只是许诺给你官职,而你却始终得不到啊!” 

      这人明白了这段因缘,也就不再去找梁武帝了,而梁武帝也没有再找他。 

      难怪佛家说“人生活在迷中”。可见我们平常遇到的事可能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的,这只有开智开慧的修炼人才能看清看透。而且,很多事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无谓的争斗和痛苦执著除了自己造业偿还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所以为人处世还是应“敬天知命”、“随其自然”,不要过份执著和强求才好 
     
     
     
     
     作者: ★天晓☆‰ 2007-12-2 23:11


    5楼2007-12-04 03:16
    回复
      这家伙太行了


      6楼2007-12-04 03: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