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发生战乱,藏什么最保值?问了身边很多朋友,大部分人都说:黄金!因为超过90%的国人都这样说。如果黄金不保值,哪有前段时间疯狂抢金条的中国大妈?!对啊,我以前也这样想,但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为什么标题里要假设“发生战乱”?因为这是人们在社会生存中最坏的一种情况,如果一种东西在最坏的情况下依然保值,很明显它才是最值得拥有的,毕竟我们谁都不能排除有这种“万一”的可能性存在。而目前社会上公认的投资保值途径,包括买房、买股票、买基金、定期存款等,在战乱等极端情况下都有可能丧失价值或大幅贬值(例如在民国时期,就发生过1万元早上还可以买个鸡蛋,下午就只能买根火柴了)。
黄金真的保值吗?
黄金,是非常稀有的贵金属,国际公认为货币基础,遇天灾人祸,局势不定,也便于携带隐藏,可以兑现。因此千百年来,人们认定它是能保值的。也正是这个观念,才引发中国大妈抢购黄金。
之所以大胆质疑黄金的保值能力,是因为陈小C翻看历史数据发现,黄金的保值性是相对的,很多时候甚至有贬值的情况出现。例如1971年8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黄金的价格波动很大,1980年黄金每盎司613美元,到2001年却跌到了每盎司272美元,21年间,黄金价格不但未涨,竟然还贬值79.3%!如果把时机再拉长一点,在过去100年间,黄金依然是贬值的。例如假定有人在1912年购买186.5克黄金(这在当时可购买一座四合院),持有到现在出售,按照2014年2月20日黄金卖出价毎克257元人民币的价格计算,只能得到47930RMB,很明显这亏的太大了!
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如何携带财富?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族群。经过科学测试,其平均智力商数达到117以上, 远高于其他民族。 犹太人人口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 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7%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获得概率远高于其他各个民族, 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爱因斯坦,马克思,冯诺依曼等闪耀历史的天才都出自这人数不多的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犹太人在整个欧洲受到迫害,前往他乡,所有的财富都带不走,那么犹太人是怎样把自己的财富变化成可以带走的东西呢?他们疯狂地、也是不动声色地购买两种东西:
第一种是欧洲的古典油画,犹太人把油画卷起来变成一个个的油画筒,一个这样的筒里头可以卷十几张油画,逃难的时候就背着这个筒,筒里的画可能值几百甚至上千万。
第二种是邮票。据说邮票作为收藏品也是从犹太人开始的,小小的这么一枚邮票可以炒到几百万当时也是犹太人在中间运作的。他们为什么要把邮票变成这么昂贵的东西呢,就是因为它比油画还要便于携带。所以犹太人逃难的时候,每个人箱子里头都有一本稀有的邮票,那就是他们的财富。
有没有比邮票和油画更保值的东西?
那时候的犹太人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比油画和邮票更便于携带、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价值更大的东西, 那就是中国书画。例如几年前,齐白石的《松鹰图》拍出了4.4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如果都把它变成百元大钞,要用多少辆运钞车来运它?纸币的便携性很差。
如果这个收藏《松鹰图》的人在战乱中逃难的时候,把这张图放在水里一泡,揭裱,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了,就要那个画芯,一揭裱出来,晾干以后,七折八折,折到一个小小的信封里头,往衣服兜里头一放就带着走,而且它还在升值。这就是为什么纸制品被收藏界所看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纸质藏品的拍卖经常能创出天价,比其它品类例如瓷器等古董更受欢迎的深层原因。
纸的寿命有多长?
很多人觉得纸质的东西寿命短,保存不了多久,例如认为油画(亚麻布)比中国画(宣纸)耐用。其实从材料的耐久性来说,宣纸超过所有的亚麻布。古人说“纸寿千年”,意思是纸的寿命非常长,写在纸上的东西有一千年寿命,画在绢上的东西只有五百年的寿命,时间一到它自己就烂掉了。现在看来,纸的寿命比古人预测的还要跟长些,因为考古发掘出来的有一千多年甚至超过两千年的纸质文物。只要细心保存得当,纸张的寿命超乎我们想象。而绢的寿命短是因为它是蝉丝,含蛋白质,容易脆化,变成碎片。
投资国画和邮票有什么缺点?
相比起黄金来说,无论是油画、邮票还是上面说的国画,都有个弱点就是变现起来没那么快捷、鉴别和估价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无论收藏什么,陈小C都建议和个人兴趣相结合,不要盲目跟风和短线炒作,否则风险很高。谨记长线是金!
为什么标题里要假设“发生战乱”?因为这是人们在社会生存中最坏的一种情况,如果一种东西在最坏的情况下依然保值,很明显它才是最值得拥有的,毕竟我们谁都不能排除有这种“万一”的可能性存在。而目前社会上公认的投资保值途径,包括买房、买股票、买基金、定期存款等,在战乱等极端情况下都有可能丧失价值或大幅贬值(例如在民国时期,就发生过1万元早上还可以买个鸡蛋,下午就只能买根火柴了)。
黄金真的保值吗?
黄金,是非常稀有的贵金属,国际公认为货币基础,遇天灾人祸,局势不定,也便于携带隐藏,可以兑现。因此千百年来,人们认定它是能保值的。也正是这个观念,才引发中国大妈抢购黄金。
之所以大胆质疑黄金的保值能力,是因为陈小C翻看历史数据发现,黄金的保值性是相对的,很多时候甚至有贬值的情况出现。例如1971年8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黄金的价格波动很大,1980年黄金每盎司613美元,到2001年却跌到了每盎司272美元,21年间,黄金价格不但未涨,竟然还贬值79.3%!如果把时机再拉长一点,在过去100年间,黄金依然是贬值的。例如假定有人在1912年购买186.5克黄金(这在当时可购买一座四合院),持有到现在出售,按照2014年2月20日黄金卖出价毎克257元人民币的价格计算,只能得到47930RMB,很明显这亏的太大了!
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如何携带财富?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族群。经过科学测试,其平均智力商数达到117以上, 远高于其他民族。 犹太人人口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 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7%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获得概率远高于其他各个民族, 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爱因斯坦,马克思,冯诺依曼等闪耀历史的天才都出自这人数不多的民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犹太人在整个欧洲受到迫害,前往他乡,所有的财富都带不走,那么犹太人是怎样把自己的财富变化成可以带走的东西呢?他们疯狂地、也是不动声色地购买两种东西:
第一种是欧洲的古典油画,犹太人把油画卷起来变成一个个的油画筒,一个这样的筒里头可以卷十几张油画,逃难的时候就背着这个筒,筒里的画可能值几百甚至上千万。
第二种是邮票。据说邮票作为收藏品也是从犹太人开始的,小小的这么一枚邮票可以炒到几百万当时也是犹太人在中间运作的。他们为什么要把邮票变成这么昂贵的东西呢,就是因为它比油画还要便于携带。所以犹太人逃难的时候,每个人箱子里头都有一本稀有的邮票,那就是他们的财富。
有没有比邮票和油画更保值的东西?
那时候的犹太人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比油画和邮票更便于携带、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价值更大的东西, 那就是中国书画。例如几年前,齐白石的《松鹰图》拍出了4.4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如果都把它变成百元大钞,要用多少辆运钞车来运它?纸币的便携性很差。
如果这个收藏《松鹰图》的人在战乱中逃难的时候,把这张图放在水里一泡,揭裱,其他的东西都不要了,就要那个画芯,一揭裱出来,晾干以后,七折八折,折到一个小小的信封里头,往衣服兜里头一放就带着走,而且它还在升值。这就是为什么纸制品被收藏界所看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纸质藏品的拍卖经常能创出天价,比其它品类例如瓷器等古董更受欢迎的深层原因。
纸的寿命有多长?
很多人觉得纸质的东西寿命短,保存不了多久,例如认为油画(亚麻布)比中国画(宣纸)耐用。其实从材料的耐久性来说,宣纸超过所有的亚麻布。古人说“纸寿千年”,意思是纸的寿命非常长,写在纸上的东西有一千年寿命,画在绢上的东西只有五百年的寿命,时间一到它自己就烂掉了。现在看来,纸的寿命比古人预测的还要跟长些,因为考古发掘出来的有一千多年甚至超过两千年的纸质文物。只要细心保存得当,纸张的寿命超乎我们想象。而绢的寿命短是因为它是蝉丝,含蛋白质,容易脆化,变成碎片。
投资国画和邮票有什么缺点?
相比起黄金来说,无论是油画、邮票还是上面说的国画,都有个弱点就是变现起来没那么快捷、鉴别和估价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无论收藏什么,陈小C都建议和个人兴趣相结合,不要盲目跟风和短线炒作,否则风险很高。谨记长线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