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三圣吧 关注:49贴子:277
  • 3回复贴,共1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业障果能消除吗?
答:这个成语原为佛教徒劝人修行的话,这里“成佛”是个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业障固然不能全消,但至少从今以后不做坏事了。
问:怎么样才能加入佛教?
答:皈依三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
要想成为真正的佛教徒,首先要起信(理解佛教、了解佛教、认同佛教),然后要发心(亲近三宝、信仰三宝、供养三宝),从而皈依三宝(择师、忏悔、受持三皈)。这就是加入佛教的三个步骤。因此,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首先应信奉三宝、皈依三宝。本刊编辑部正着手编辑有关的学习资料,对此将作详细说明。
问:我不敢受五戒,但决心按五戒来生活,这是否具有与受戒同样的功德?
答:不同。凡为佛子,第一大事便是受戒。凡受了三皈的人,应该继续发心,求受五戒。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是在家佛教徒对自己生活、修行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成佛、度众生基础的基础。
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证语。不受戒而按五戒生活,只是形式上的遵守,并无戒体的纳受,功德是有限的。皈依三宝之后的纳受佛戒,才是成佛之道的开始起步。
不敢受戒者,往往是担心受戒后犯戒而加重罪过,或者是对守戒有种种疑虑。佛法不违世法,佛教的戒律也不违背国家的法律,不是不受戒做了坏事就不担责任。一个人必须对自己的事进行负责。我们应通过学习五戒、受持五戒来树立慈悲的观念、道德的观念、智慧的观念,增进我们的道德情操,完成人格。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3-26 12:37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3-26 12:38
    回复
      随喜赞叹
      --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3-30 2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