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show吧 关注:17贴子:746
  • 7回复贴,共1

【节拍好贴】陶吧的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陶吧历史(the history of David Tao Pub) 


1楼2007-12-06 13:31回复
    这是我复制来的.
    此刻那些依旧在陶吧里或快乐或悲伤或忍俊或叹息的准备回复的和不予理睬的以及继续潜水的人们大概很少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是谁第一个开辟了这块“土地”? 
     从现有的调查来看,百度贴吧建立于2003年底,因为连续走访了几个贴吧之后发现最早的帖子都在2003年12月中旬。百度建立贴吧的本意就是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中文平台,这个平台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性化设计之一,在我看来就是可以匿名留言。当然,作为一点点必须付出的小小代价,在匿名留言者的留言后面会显示他本人的隐匿了最后一组数字的IP地址。 
     很遗憾的,由于对历史缺乏足够的重视与起码的责任感,我们在今天已经无法知道是谁创立了陶吧。如今能找到的时间最早的帖子是一个来自河北廊坊的匿名者留下的,这个帖子题为《陶喆你好棒!我喜欢你的声音》。不难想象,在贴吧的初期这样的帖子是很具有号召力的,而事实也是这样,这个写于2003年12月17日的帖子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复。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这个帖子匿名的作者(即楼主)在内,前六位留言者均为匿名,八楼的这位ID为“水晶鱼8286”的注册用户留言时间是2004年1月16日,与楼主发帖的时间刚好差了30天。 
    贴吧创立之后是一段漫长的平台期,此时的主帖和回复大多数是匿名者留下的,仅有的几位最初的注册用户成分也很复杂,单纯从ID上几乎可以猜出很多人其实是从别的贴吧知道大概有陶吧这么个地方才有求而来,他们或者是偶尔听到陶喆的一首歌来发表一下看法,或者是为了解决一个疑问而来到这里。我们今天应该对这些人的这种行为从另外一个方面进行理解:这些有名可查的陶吧最初的注册用户虽然不一定是坚定的陶的支持者,但他们从客观上汇聚了陶吧最初的人气,而且也成为了宣传陶吧的第一批人;同时,他们身着马甲留言的行为本身就是对陶吧初期占大多数的匿名者的小小的敦促。于是,在这些马甲的刺激之下,第一批具有明显“倾陶”性质的ID出现了。在这两部分人的带动下陶吧迎来了第一个繁荣期。我们现在仍然可以在厚厚的故纸堆中找到那些在这里的第一批“定居者”的名字,让我们对他们致以敬意,而且特别感谢当时的吧主扎辫子猪猪的坚守。 
     不得不承认,贴吧当时的吧员大部分比较缺乏对陶喆音乐的深层次理解,他们多数只是讨论陶喆的个人资料,交流一些与陶喆有关的信息。诚然,陶喆的常识性资料应当在贴吧普及,这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应该被鼓励的。但是,一个贴吧的长期发展是不能仅凭这些来支持的。有一小部分人也试图讨论更深一点的能触及陶喆音乐本质的东西,但是这些尝试并没有收到很好的实质性效果。在一个浮躁的环境之下,大多数人很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些有关音乐的问题。陶吧的发展遭遇了瓶颈。


    2楼2007-12-06 13:32
    回复
      这时候,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出现了,她的ID是MaggieV。她几乎是瞬间在吧内贴出了五篇原创,这其中包括四篇乐评。这五篇文章我们如今仍然可以从精品区轻松的找到。(感谢当时的吧主)从这几篇文章的模式来看,这位女性大概是最早在陶吧实践“规范发文”的先行者,五篇文章的开头无一例外的用方括号加上了“原创”两个字。而且,仔细留心五篇文章的发帖时间,我个人认为她必定是早先写好,至少是酝酿好腹稿之后才发表在陶吧的。我们今天已经我所求证当时她是如何进行策划的,我们能做的唯有仔细揣度这其中的意义。作为一个刚刚接触贴吧的人来说,很难高屋建瓴地理解贴吧的功能,尤其是在贴吧并不为人熟知的地下状态下。换句话说,一般人很难在接触贴吧的第一时间就自发性地明白可以在贴吧说什么话,怎么做。想到这一点,我不禁对MaggieV在当时的努力肃然起敬。尽管我个人认为她的乐评似乎不怎么专业,而且她的所选曲目也都是《乐之路》这一张唱片里面的。作为一个铁杆的陶迷,我认为在策划的时候应该尽量收集多个专辑的曲目,她这么做似乎稍稍有些以偏概全。这大概是因为MaggieV在作为陶迷的同时也是容祖儿的歌迷。当然我们不愿意在此讨论对她本人而言到底倾向谁更多一些,但是我们似乎可以猜测“规范发文”应该是MaggieV借鉴容祖儿吧的做法。这是不是可以看作我们的一次对外学习? 
       MaggieV的乐评起到了很好的“启发民智”的作用,很多人一下子知道应该在陶吧讨论什么以及如何讨论了,我们陶吧今天似乎仍然按照这样的思路在发展。在当时的吧主(应该还是猪猪)适时的将这五篇文章加精之后(再次感谢当时的吧主!),文章的导向性马上显现出来了。吧内的气氛活跃了,吧员也开始讨论涉及音乐的话题,陶吧的青铜时代到来。


      3楼2007-12-06 13:33
      回复
        原吧主引咎辞职了,吧主公选也举行了。在“革命时期”被请出山的曾经与loveyoyo↑同时代的吧主“金属引力”不但担任了过渡时期的执行吧主,而且顺利当选为民选吧主。一同当选的还有两名资历颇老并且也在“斗争时期”出谋划策的吧员:“Melodyの伤”和“1灵2风3”。 
        在事件平静之后审视整个过程,很多人会奇怪于最后当选的三位吧主中竟然没有“傲慢公主”的人。作为“打天下”的先锋人马,包括“熊猫小酒仙”在内的一部分“公主嫡系”并没有在紧接着的票选中得到多数吧民的认可。我对这个现象的看法是,吧民中的大多数人还是相当理性的看到建设者与革命者在贴吧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作用。就像丘吉尔在二战胜利后落选英相那样,再百废待兴的时候人们能有所依赖的是温和的领导者而非强权的领导者。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对前任吧主的“斗争”时使用了非常规手段也让广大吧民对“傲慢公主”一系人有了些许负面的评价。 
        这段历史中一个很不引人注意的细节是“傲慢公主”在作为一个“陶迷”的同时还是一位“玉米”。在总览整个百度贴吧的发展的时候,不得不说是超女的主流化将百度贴吧推到了一个前台的位置。很多超女吧的建立不只成为汇集人气组织活动的场所,也是很多猛料暴出的地方。而因为陶喆是这样一位与超女很有渊源的艺人,陶吧也受到了很多“笔迷”的关注,成了他们联络感情拉拢选票的必来之地。我个人觉得“傲慢公主”的“玉米”身份应该在反对原吧主的“斗争”中有着更不易察觉的影响。包括“玉米”在内的广大超女迷对拉风造势搞宣传者一套颇为熟悉甚至在行。所以,当大多数陶吧吧员对于该怎样“推翻”原吧主毫无概念的时候,“傲慢公主”及其嫡系已经形成了一套思路和方案并开始付诸行动了。而且,“傲慢公主”本身也是与大多数学生身份的吧员不同的职员身份,相对较多的与人交往的经验使得“傲慢公主”在操作整个事件时更显得驾轻就熟。实践证明“傲慢公主”的手段在当时十分奏效。


        6楼2007-12-06 13:34
        回复
          一场“革命”从形成想法到组织酝酿再到最后取得成功花费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或许是很迅速的,但一个吧民成分主要是学生的陶吧却是等不起的。暑假一过,随着大多数学生吧民的返校,原本刚刚显露生气的陶吧又归于平静了。比破坏旧秩序更困难的是建立新秩序,而比建立新秩序还要困难的是维持新秩序,可是新上任的吧主们面临着不需要维持新秩序的尴尬境地。吧里人少得可怜,帖子更是少得可怜,除去广告帖几乎所剩无几。此时吧内的人气主要依靠已经工作了的“傲慢公主”以及一部分进入高校的有时间的大学生维持。 
           一个偶然的契机,陶吧历史上第三个值得称颂的女性“JJ的美人鱼”来到了陶吧。他原本是林俊杰吧的吧主,据说因为某次俊杰吧争斗而到陶吧暂避其祸,她本人甚至忘记了选择来陶吧的原因。本身有着丰富的管理贴吧经验的她同样不满足于陶吧不温不火的状况。与MaggieV不同的是,“JJ的美人鱼”采用的方式是从不同渠道寻找与陶喆相关的新闻发布于陶吧,并且与MaggieV一样,她还试图规范吧内的发帖模式。可是后一个举措遭到了一些所谓不愿意“泯然众人矣”的老吧员的反对。而作为一些习惯了“无为之治”的管理者,吧主们也没有对规范发文表示支持,于是规范发文的倡议无疾而终。但是轰炸式的新闻对陶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JJ的美人鱼”在发布新闻的时候依旧采取规范发文的方式。当然她最初也对陶吧的高点击低回复抱怨过,不过有着职场经验的她很快“适应”了这种“只看不回”的陶吧作风。 
           “JJ的美人鱼”的发布新闻聚集人气的方式是陶吧更上一层楼的关建助力,在陶吧新生不久的非常时刻留住了大部分吧民,使得当初的吧民在这里看到了希望并留下来一起建设新陶吧。由于高的出镜率,“JJ的美人鱼”的人气在陶吧与日俱升,很多新吧员与她交上了朋友。


          8楼2007-12-06 13:35
          回复
            终于找到了陶吧的历史贴.真的很感谢所有对陶吧做出贡献的人.


            10楼2007-12-06 13:38
            回复
              不错


              IP属地:江西11楼2007-12-06 19:12
              回复
                12楼2009-09-23 2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