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个西方国家根据联合国气候大会 公约,经谈判确定的碳排放量是每 年100万吨。该国家就将这100万吨碳排 放量分解到各个企业。某个发电厂分解到 的年碳排放量额度是1万吨,这意味着当 该发电厂本年度碳排放量超过1万吨时, 就面临着向政府缴费的处罚,假如每超 排1吨碳气体就罚款1万美元,此即为制度 约束。此时,该发电厂要么缴罚款继续发 电,要么停止发电,当然,停止发电收入 会减少。但是,该发电厂还有两个办法解 决碳排放超额问题,一是使用创新技术, 让碳排放量降低,但新技术的研发需要资 金和时间,很难当下投入使用;三是在碳 汇市场掏钱购买碳排放额度。向谁购买 呢?允下文分解。
树林会吸收工氧化碳,即可以 捕捉碳,从而形成碳库或碳汇。一棵树在 成长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聚集碳量的过 程。树越大,碳汇越大。一片森林就是一 个大碳库。
假设中国有人或有个企业在最近几年种植 了1万亩芒果林,而且生长得郁郁葱葱。 这个植树过程被联合国气候组织任命的第 三方审计机构所确认,并计算出这片树林 每年能捕捉的碳排放量——假如是1万 吨,那么,这1万吨碳汇是可以换来银子 的。上文所说西方国家的那个发电厂,如 果该发电厂打算在某个年度多发电多赚 钱,已超过碳排放限额而多了1万吨,就 意味着要向政府缴罚款(假设是1百万美 元)。但各国政府已达成了一个协议,各 国企业可以就碳汇进行自由贸易。即政府 允许该发电厂不将罚款缴给政府,而是鼓 励发电厂到碳汇市场购买碳汇额度。如果 本国没有企业(一般是植树者)出售碳 汇,就可以到国际碳汇市场上去购买。那 么中国这个种植了1万亩芒果林的碳汇生 产者,就可以1百万没有(假设)的价格 将1万吨碳汇卖给国外的这家发电厂。
本来种植的是芒果林,但除了芒果可以赚 钱外,在碳汇市场得来一笔飞来之财。这 意味着什么呢?将激励全球的人去种树。
不过,不是谁种树就能在碳汇市场可以换 钱的。要换钱的种树行动,一定记着先要 向清洁能原机制的管理者申请,要填表登 记才行。
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如汇丰银行、花旗银 行等等,差不多都已成立碳交易部门,作 为中介机构(做市商)推动全球性碳汇交 易市场,并从中赚取中介费或差价。有人 预言,碳汇市场来来的交易规模,有可能 与外汇市场比肩,以兆亿级美元计算——只要人类的“补天”行动在进行。碳汇市场 诱人的趋势和前景,也佐证着低碳社会, 或低碳时代,或低碳文明的在莅临。